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防范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防范和控制恐怖主义犯罪的首要问题是 ,国际社会必须统一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 ,消除双重标准 ,为国际反恐合作奠定基础 ;并且每个国家均应完善刑事立法、健全反恐机制和加强多途径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当代邪教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类型恐怖主义犯罪由邪教组织实施,是严重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极端邪教犯罪。邪教恐怖主义的雏形是邪教犯罪,邪教犯罪的严重程度达到极为恐怖、极端、暴力的程度时,最终就演变为恐怖主义犯罪。当代邪教犯罪逐渐走向恐怖主义的趋势日益加强。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因各国针对邪教、邪教犯罪、邪教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和所持态度不统一,所以国际上加强国际法和国家间协作打击治理邪教恐怖主义极为困难。虽然我国不是邪教恐怖主义犯罪的重灾区,但是面对国际化的邪教犯罪,寻求一个国际性的和符合我国的打击与预防邪教犯罪、邪教恐怖主义犯罪的方案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恐怖主义犯罪惩治应坚持法律制裁、预防和控制相结合,遵循国际法原则,加强集体安全合作观念。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反恐法,增设罪名,注意法律之间的协调配合,构建严密的反恐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恐怖主义犯罪给国际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和巨大挑战。基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将"恐怖主义犯罪滋生的土壤""个体嬗变的心理机制"以及"抑制过程的合理化机制"三方面相结合,探讨分析了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其中,追求独立的民族主义土壤、精神控制的极端宗教土壤和权益不公的政治社会土壤组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犯罪的恶土;利于恐怖主义犯罪的个体特征和楼梯模型,将普通人向恐怖分子转变再向实施恐怖主义犯罪这一过程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合理化机制是如何抑制恐怖主义犯罪前的心理阻止机制。对成因的分析启示:要解决恐怖主义犯罪的暴力根源还需处理潜在不公正的问题,从而争取更多民心,一旦政府赢得了民心支持,恐怖主义犯罪必然会降低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的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灾难。我国的恐怖主义犯罪主要是由民族主义引发的,突出表现为西藏“独立”和新疆“东突”问题。在防范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中,政治和刑法手段只能治标,而社会政策才能治本。通过完善和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经济、语言、教育、移民和宗教等社会政策,瓦解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思想基础的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6.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自美国“9.11”事件后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相应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中国一贯坚持反恐立场,在刑法中也有明文规定,但需补充和完善。针对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呈上升趋势,各国应确立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集体安全观,联合国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国际立法与合作,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7.
乌兹别克斯坦自1998年以来恐怖主义犯罪不绝如缕,其特点有:恐怖主义组织有很强的宗教色彩,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网络全球化的趋势明显,犯罪人极力反对现行的世俗政权,攻击目标多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领导人,行为人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严重,犯罪资金来源国际化等。犯罪的原因包括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负面影响;国家发展建设中所出现的负面问题,为宗教激进主义分子所利用;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在加强;中亚毒品走私活动猖獗;费尔干纳问题的影响等。犯罪的预防措施包括注重对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打击;采取舆论宣传等措施去暴力极端化;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建设,完善街区委员会社会功能;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严防宗教极端思想蔓延;努力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发展,压缩恐怖主义生存空间;突出重点地区治理,促进恐怖主义犯罪的预防;加强地区与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与防范:现状、问题与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恐怖活动和恐怖主义犯罪的存在和蔓延,严重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目前尚存诸多削弱惩治与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因素。国际社会应致力于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公约,以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发挥超国家机构的作用,并完善国内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9.
反恐怖情报是制定反恐决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恐怖主义活动日趋智能化、恶性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现代社会,加强反恐情报工作更为重要和迫切。通过借鉴国外的反恐情报收集系统,搜集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情报,建立相应的情报信息机构,组建专门的技术力量,加强国际情报交流与合作,遏制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亚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生产和转运中心之一,且与恐怖主义活动存在紧密的联系。毒品犯罪和极端宗教、恐怖主义相互交织,不仅破坏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该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因此,我国有必要强化禁毒执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预防中亚毒品渗透的协作机制,以有效控制中亚地区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