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乡村生活的巨大变化,乡土利益的重新配置以及乡村社会分层化、利益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促使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基层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呈现出新的态势和特点。基层自治作为党领导人民在基层扩大民主、实现民主管理而构建起的基本政治结构,它应当适应农村市场化的变革和转型,在转型期继...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的民主、法治、权利和平等的思想与观念逐渐增强,现有的农村治理结构和民主政治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村民对于农村政治事务空前的热情和希望的需要,农村基层的治理模式和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是最能实现人类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政治制度.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应当朝着宪政的目标,探索和挖掘其鲜明的的宪政内涵与宪政特性.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对农村基层的政治资源和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代表着农村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与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村民自治 ,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先导 ,带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必须认真研究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 ,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实现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4.
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宪政应当是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基层治理的创新和变革具有鲜明的宪政内涵和宪政特性。基层的治理变革既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调整和组合,更需要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进行自治制度的革新。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独特的宪政路径和明确的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基层的治理变革既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调整和组合,更需要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进行自治制度的革新。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自身鲜明的制度本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余个年头 ,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一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 ,探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 ,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依法治国、依法治村步伐明显加快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如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领导、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搞好村民自治的根本保证 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适应农村改革的形势,重新组织农民、团结农民、领导农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村民自治是在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的自治,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是相互统一的。实行村民自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也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坚持和实现党的领导是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  相似文献   

8.
《海南人大》2009,(6):1-1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保持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民心的凝结核,是中央政策的落实者,是民众意愿的汇聚点,是党整体形象的辐 射源。但在当今村民自治背景下,原有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其作用没有发挥到应有的程 度。为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就成为必需。为此,基层党组织的领 导必须以村民自治原则为前提,做到权责明确、有法可依;"抓大放小"、确保重点;民主监督、科学管理;提高素质、 优化形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农村基层实行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在对影响和制约农村民主管理的难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对如何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两大原则统一于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实践路径,着重从领导体制与制度载体两个层面,提出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四权四让”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是农村管理体制的巨大变革,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但在村民自治实践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村党支部与村民自治机关的村委会之间往往出现不协调状况,它妨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在村民自治在法规中如何准确定位、怎样处理好“两委”的关系,已成为当村民自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乡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带来农村社会整体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全面变迁,这一社会背景和发展体制的根本性转换影响了乡村民主政治的体制结构和农民的日常政治生活。农村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使农民的民主思维、政治理念、法治观念、权利意识等开始萌芽并逐步稳固化,对乡村社会具体事务管理和政治运行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农民的政治思维逐步变化,呈现出政治态度由封闭僵化走向开放,政治人格由较强的人身依附性走向独立性,政治精神由保守落后走向积极进取,政治信念由视政治为特权转为民众享有的民权等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张晓燕 《理论前沿》2001,(15):32-33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村民自治及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 ,文章认为 ,村民自治直接推动和促进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 ,是扩大基层民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同时 ,村民自治也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必须转变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是一个自发的基于市场化改革而产生的社会宏观变迁,是一个涵盖基层治理和农村政治在内的系统改革过程.基层治理变革和乡村民主政治转型已成必然,成为了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系统的有机构成,它的变革既是农村市场化改革发展的配套举措,更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系统环节.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行政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杰 《理论前沿》2004,(13):31-33
党的领导与依法行政既有内在一致性又有明显区别。按着十六大精神,既要确定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作用,又要坚持党政职能分开,政府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对于更好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7.
赫鲁晓夫在苏共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在其执政时期,有过辉煌,也犯过错误。从国内党的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国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个大的角度来深入分析、探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的过失,可以对我们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救国、建国、兴国、富国、强国,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新时代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高继文 《工会论坛》2004,10(5):98-99
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相统一的 ,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党的理论、政策和主张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灵魂 ,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体现 ,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行民主政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基础 ,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依法执政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 ,依法治国要求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通过法律途径行使领导权 ,改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等。但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笔者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