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现领导干部决策行为的法制化,实质上就是要摒弃“人治”,确立“法治”。这涉及到领导思想、领导方法和领导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而又慎重地推进领导干部决策行为的法制化进程,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决策法律制度建设。笔者认为,目前应当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谢国旺 《求索》2013,(6):185-187
公共决策的本质、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要求公共决策要实现法制化。实现公共决策法制化是保证公共决策实现其决策目标的根本保障。由于公共决策主体的私利、权力缺乏制衡、缺乏问责制度等因素制约着公共决策法制化目标的实现。公共决策法制化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利益与观念共同构成了分析公共决策法制化改革动力机制的两个维度。将两种分析视角结合起来阐释我国公共决策法制化变革的动力机制是很有意义的。制度变迁、执政党观念的改变和制度创新、外部环境压力、权力制衡和监督等都推动着公共决策法制化的进程。政府主导的力量、外部压力、权力制衡和监督的力量、内部法制化力量共同构成公共决策法制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WTO协议对成员政府行为及其职能的约束WTO协议所约束和规范的主要是针对成员政府的涉外经济行为,而且这一涉外经济行为主要是指成员政府的决策与立法的实施过程,而不管其决策和立法的制定本身。也就是说,WTO作为一个成员主导和非权力决策的国际经济组织,它自身没有决策权和规则制定权,更没有对其成员的决策与立法进行指手画脚的权力。WTO所有的权力包括其作为正式组织的法律人格的行为权都是由成员政府所赋予的,它只是为各成员政府,准确地讲是为各成员谈判代表提供服务和法律咨询的机构,所以说WTO不是一个世界政府,也不是一个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以规律化为核心、抓住制度化这一关键环节是人大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的重点。人大重大事项决策权,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讨论、决定国家事务中的重大事项的权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规范行使重大事项决策权具有了更加显著的现实意义和根本性的制度意义。人大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是人大决策工作的重大命题和任务,是提高人大决策工作水平、有效地履行人  相似文献   

5.
所谓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运用法制的手段,使市场经济沿着法律的轨道有序地进行,克服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经济关系由法律界定和规范。第二、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及其权利义务由宪法和法律确认。第三、有一个适应市场竞争的良好的法制环境,包括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第四、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权力范围和手段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建立起一整套规定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一向只是提民主的法制化(即法律化和制度化),期望把民主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并用国家制度、国家权力来加以保障。这一点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有个重要的前提千万不能忘记: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它不可能摆脱“人”这个根本条件而独立实现和存在。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只是社会生活的运行方式和原则的政治抽象。这种政治抽象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关键取决于主体个人的观念行为如何。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尤其要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依法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是由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1.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国家事务,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当家做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要以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保障。根据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最好的形式。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在明确开展追责的主体上缺乏具体规定以及对重大决策事项缺少统一的界定标准。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需要遵循宏观的法律规范体系,严格把握制度的法理根源和法律思路,形成以行政法律法规为主框架,以民事、刑事法律法规为补充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梁璐 《人民政坛》2012,(12):18-1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权力正确运行。根据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建立健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机制,对于保障权力正确行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权力在制约下运行在我国,权力的横向配置上,有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种权力。这三种权力有着不同的权力主体,通过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宪法原则的体现,是最具权威性、法律地位最高的决策形式。五年来,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进一步完善了决定重大事项的职能,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行政权力主体的经济人假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在法律关系中 ,主体是指法律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 ,客体则指法律关系所指向的标的物。在本文中 ,行政权力主体则指凭借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行政权力拥有者 ,即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组织及其公务员。行政权力客体指行政权力所指向的相对人。就一般意义而言 ,行政活动的发生是法律也即公意的体现 ,是一种不含有个人利益取向及感情偏好的理性活动。因而 ,行政权力主体及其行政活动是合乎情理 ,合乎人们本意的 ;国家和政府作为最大的行政权力主体被认为是全能而至善的。这种理想化的认识在中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即使今天也不例外。这种理解…  相似文献   

12.
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由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的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代表作为人民利益的表达者、维护者、体现者 ,是人民选派到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光荣使者 ,他们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基本构成分子 ,又是国家权力机关活动的主体与操作者。不仅人大这架机器的运转需要人大代表按照法律设定的规则来推动 ,而且其行使法律赋予的立法权、重大问题的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权等重要权力 ,更要以人大代表的积极活动为…  相似文献   

13.
新警的执法主体的身份适格性有待商榷。在保障人权和依法行政的背景之下,因新警作为执法主体违反法律程序引起复议、诉讼的情形呈上升趋势。借鉴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人职业身份取得的法律规定,应当在《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中就新警的任职资格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相适应的新警任职身份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家权力机关的重大事项决定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策权,人民政府的行政事务决策权,这三者一般简称为决定权、领导权、行政权。如何理顺这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卷首语一个法制化的国家,不仅要看它有多少法律法规,更重要地要看它对法律法规的实施状况.看它对执法有何权威性保障措施。《关于提高执法检查监督实效的思考》针对当前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从严格界定执法检查的主体、对象和范围入手,堤出执法检查要同人大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6.
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划分.决策方式可划分为集权式决策与分权式决策:决策权集中在上级或少数人手中时.称之为集权决策。它的优点是:政令统一.标准一致;力量集中,统筹兼顾;层级节制,步调一致;截长补短、均衡发展:当决策权下放给基层或为多数人所拥有时,则被称之为分权决策。其优点是:分权决策.分层负责.分级治事;使个体易于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张扬个性、发挥特长.能随时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要求.形成千军万马、自由竞争的格局;能有效地防止权力垄断和少数决策人的独裁专制。  相似文献   

17.
权利和权力是法律上的一对基本关系。它们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由于行政权的渗透、扩张,忽视、无视甚至侵犯权利是我国现阶段权利和权力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立法决策中必须平衡权利和权力的关系,尤其要以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为本位,以行政权力服务于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为根本。第一,限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行政权的过度膨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其核心问题便是如何处置行政主体行使权力和市场主体实现权利之间的各自自由度。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统制,政府权力无所不能。因此,在保持权力的适度宏观控制和对某些领域中的具体干预的同时,必须放松乃至放弃对市场主体的某些控制。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发生在国有企业的案件虽然有所遏制,但势仍不乐观,这说明新形势下,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权力制约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建立和完善决策机、科学配置权力、规范权力运作程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1、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国有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工作规则和行政工规则,明确党委(常委)会、厂长(经理)办公会、党政席会等议事规则,规定不同会议的重点议题、程序、原及形成决议的方式。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决策制度,但要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内容、决策形式、决策程序和方、监督方式和责任追究等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部宪法的实施,都离不开健全的宪法监督制度。宪法监督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其他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公民实施宪法的行为和违宪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宪行为予以纠正和强制执行的活动。我国的宪法监督,是建立在人民主权、法治、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在现行的宪法和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宪法监督的主体、对象、程序、方式、法律后果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和问题,严重影响着宪法权威的发挥和宪法的顺利实施,所以,应当在理论研究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一、必须建立、健全立法决策民主机制,努力实现立法决策民主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在立法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即把人民作为立法决策的主体,让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广泛参与立法决策。为此:第一,必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立法权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一项重大职责就是参与制定法律法规。但近年来,在闭会期间国家和地方经常性的立法活动中,人大代表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影响了立法质量,也影响了法律法规制定后的实施。人大代表来自各条战线和社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