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文艺创作,文化自信进一步彰显,文艺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同时,我也意识到,当前的文艺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益求精、潜心磨砺,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不断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文艺应该为谁服务?今天我们重提这个问题,并非老调重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生产出一大批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反映人民火热生活的精品力作。文艺作品的思想高度、艺术水准广受好评,文艺市场活跃有序、生机勃勃,文艺队伍人才辈出、充满活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盛世气象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4.
裴余庆 《前进》2016,(10):51-53
正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使我们更加明确了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情暖小康路"——脱贫攻坚专场文艺演出在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6年之际上演,具有浓重的纪念意义。广西舞台艺术家积极地实践毛泽东同志"文艺为人民服务"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理念,把根扎进八桂大地的红色土壤里,扎入各族人民的火热生活中,从脱贫攻坚战中汲取创作源泉,奉献这台专场演出,彰显出鲜明的为人民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6.
王兴东 《北京观察》2016,(10):32-34
正文艺这个战线,需要我们把人民当作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天职,把构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作为文艺创作的根本大业。讲好中国故事,先要写好中国故事,有了文化自信的笔杆子,才能撑起中国文艺的腰杆子。两年前的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作为文艺界的政协委员,不仅要在学习中领悟,还要在创作中践行,更要在议政中建言。  相似文献   

7.
重要言论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守正创新融入贯穿到文艺创作实践全过程,努力打造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筑就新时代的文艺高峰。  相似文献   

8.
文艺原创力是文艺创新的核心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升文艺原创力并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整体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文艺原创力具有丰富的时代内蕴:是对文艺内在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对文艺作品的创新设计,是对文艺创作方法的独特运用,是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顺应。提升文艺原创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切实要求,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提升文艺原创力应该从五个方面下功夫: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扎根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创新文艺工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党的十八大继续明确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这是符合作家艺术家理论修养要求的,是符合文艺发展方向的。我是从生活底层走来的作家,曾经在草原深处和农牧民们一起悲欢离合过;进城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发展文艺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抓落实。把以"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的23集电视剧《山海情》宣传好,既是今年初福建省文联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锤炼过硬队伍的...  相似文献   

11.
刘容 《重庆行政》2022,(1):102-105
2021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指导,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凝聚共识,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活力,创作舞台艺术佳作,不断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演出为中心"激发国有文艺院团生机和活力,为当前重庆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线,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的创作方向,培育一支心系人民、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队伍,大力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14,(11):20-21
正在此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中心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等论述,如响鼓重锤、振聋发聩。曾几何时,争风吃醋的宫斗戏、肢解历史的戏说剧充斥荧屏,"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论调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黄金档节目中。文化艺术的"人民性",在市场化浪潮的裹挟中,不时被束之高阁,无视漠视,并逐渐与高票房、高收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是文艺工作极具跨时代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文艺事业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作为一名从事文艺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江苏省演艺集团注重唱响中国精神的正气歌、中国道路的进行曲、中国力量的交响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秀作品的创作生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评判标准,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现状与审美需要,将时代发展、观念演变、文化流变融入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艺术展现中。此外,电视剧创作还要坚持创新性,关注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注重题材与艺术表现形式的新颖性,强调宣传与播出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贺咏莉 《前进》2016,(8):55-57
正早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调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在今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坚持",即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其中再一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而且用词由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15,(12)
<正>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最近,《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单行本,重新研读讲话精神,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突出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精品导向。一年来,有良知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于为人民书写的伟大事业之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一步增强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创作的自觉性。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实践语境下转化、形成和发展的话语体系。从历时性考察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包含以阶级解放为目标的革命话语(1921-1949)、以生产方式解放为目标的建设话语(1949-1978)、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改革话语(1978-2012)、以梦想实现为目标的复兴话语(2012年至今)。从共时性考察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始终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为轴心,积累了一系列"代言"经验:从话语"内化"来看,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辩证统一;从话语原则来看,要坚持党性导向、人民导向、问题导向辩证统一;从话语"外化"来看,要坚持历史视野、时代视野、世界视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全区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具体举措。南宁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热烈响应,背起行囊来到田间地头、工地厂矿,观察感悟火热的生活,传送优秀文艺作品,辅导群众文艺团队,采风随笔、实践创作,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风起南方,向坚实大地汲取艺术滋养2015年,南宁市启动了"美丽南方·多  相似文献   

20.
正【调研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作为中国话剧领域的排头兵之一,安徽省话剧院自建院以来共创作和移植演出话剧近百台,多次在全国及安徽省戏剧调演中获奖,其中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主线的大型史诗情景剧《脊梁》,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奋斗历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安徽省话剧院一系列繁荣文艺创作创新的举措,实现了文化惠民和企业发展的高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促企、以艺活企的道路,其经验值得提炼总结、研究推广。为深入了解安徽省话剧院的实践经验,2018年8月16日至18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赴安徽合肥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