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到了关键阶段,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又提出了许多新任务。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必须着力完成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着力解决国有企业整体脱困问题国有企业当前的突出问题就是脱困。实现三年脱困目标,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在三年内脱困 ,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在“九五”时期完成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证明 :江西国有工业通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进行了改革和战略性调整 ,加上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的推动 ,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整体扭亏脱困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三年脱困仅是一个阶段性目标 ,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 ,必须在制度创新、产权改革、建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方面深化改革 ,使国有工业企业从根本上摆脱困扰  相似文献   

3.
白津夫 《新视野》2000,(5):25-27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到了关键阶段,既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又提出许多新的任务,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着力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要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突出问题。国有企业当前的突出问题就是解决脱困问题,实现三年脱困目标,这是国有企业改革摆在面前的第一位任务。当前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来说,实现脱困目标既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第一,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国有企业脱困的基本条件。一是在宏观经济方面,尽管受到…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九届四次人大会上,朱基总理宣布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脱困”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国有企业改革今后仍将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一、“三年脱困”的主要成效国企整体经营情况趋势良好、效益好转。截止到2000年8月底,全国31个省区中,有28个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经济效益好转,其中17个地区利润同比增加,6个地区扭亏为盈,5个地区净亏损减少。到2000年8月底止,1997年底的659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已有3853户正在实现脱困,占亏损企业总户数的58.4%。二、“三年脱困”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在坚定信心、明确意义、方向、要求上不断深化认识,并且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勇于实践,扎实工作。 1.要坚定信心.这方面应把握好两个要点—— 一是正确看待国有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深层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部分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进程的要求,特别是跟不上由供需关系发生的根本变化而引起的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  相似文献   

6.
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国特大型煤炭工业企业、全省60户国有重点企业之一的阜新矿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和再就业”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从煤炭企业实现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大局出发,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再就业工作,被辽宁省委、省政府评为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江西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涉及面广,历史包袱重,遗留问题多,情况十分复杂,改革工作量之大、触及矛盾之多、处理遗留问题之难甚于前两年的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但江西硬生生地将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近日,来自省七个系统国企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消息说:我省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截至5月底,共有1779户企业完成改制,安置在职职工34.91万人。  相似文献   

9.
通过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任务。着力改革整个企业制度,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这样才能完成企业改革的任务。本文拟就有关重建国有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对国有企业目前状况的估计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具备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已进行二十年,时至今日,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江泽民总书记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确保国有企业这一改革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努力解决企业富余人员过多的问题”。江总书记又说:“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这项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指导方针和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根据中央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重新确定了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即到2000年三季度末,使100户国有大中型重点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同时要消化新亏企业,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降到20以下。二是到2000年三季度末,80%的国有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实现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到2000年末,国有工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四是到2010年,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任务,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全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安排上,突出发展这个主题,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改革目标愈加明确,各地广泛开展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目前来看,企业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重手加以解决,以确保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见效目标的实现。 当前,企业改革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一个不规范”、“二个不到位”、“三个不配套”上。具体地讲:  相似文献   

13.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概括地说,要做到:国有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亏损面降到正常水平,富余职工得到分流安置,基本淘汰长期性亏损企业;能够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机制基本得到转变。具体来说,在企业脱困方面,按照中央1997年提出三年目标时的情况,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6874户,其中亏损企业6599户,亏损面为39.1%。经过三年的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14.
在全省率先进行国企改革的通化市,今年再举改革大旗,向最后71座“堡垒”冲刺。截止到2005年6月末,全市共有51户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改制重组任务或依法进入破产程序,占71户总数的71.8%。共安置职工13219人,涉及改革总成本48287万元,其余20户企业改制重组工作正在进行过程中。与此同时,全市278户非工业国有企业改革也正在按计划、按步骤推进。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省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迈出了较大步伐。1994年至1997年底,先后进行了抓好300户大中型企业落实经营自主权和清产核资,200户小型企业实行公有民营,50户企业落实《监管条例》委派监事会,15户、55户、107户企业分年度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株洲、长沙、湘潭、岳阳4个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等一系列改革;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企业联合兼并、中小型企业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当前我省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形势有…  相似文献   

16.
田合生 《学习论坛》2001,(12):43-46
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之后,下一步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就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仍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本文在分析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存在的重要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友苏 《求实》2000,(2):32-33
中国经济改革是采用渐进改革的方式,也就是改革进程“先易后难”、“先外围后攻坚”。时至今日,国有企业改革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无疑会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把党的决议落实到行动上,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一、知识经济的挑战。人类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和300年的工业经济时代,又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知识产业是主导产业。这个时代的到来,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遇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呈现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认真领会“决定”的精神,具体地分析、把握目前国企改革的一些新特点、新趋势,选择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操作策略,对于有效地推动改革的深化,确保国有企业到世纪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基本摆脱困境这“两大目标”的实…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党中央作出了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同样符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按照决策精神,结合国有企业的现状,我认为,搞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三讲”教育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国有企业也需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第一,在国有企业中加强“三讲”教育,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党和国家制定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确立了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三年左右实现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再用较长时间完成对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0.
职工医疗保险改革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将于1999年初开始启动,于1999年底基本完成。这一项改革,可谓众人关注的焦点,改革的大盘已敲定了,到底怎么改,还有待今年的细化,对于这一方案,百姓是十分关注的。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3年脱困如何实施,这一重任落在1999年的肩上。1999年国有企业改革将紧紧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扭亏增盈,加大调整与改组的力度,纺织行业要基本完成压锭1000万、分流安置职工120万和减亏60亿元的目标。煤炭行业要完成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煤矿2.58万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