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从1992年3月19日开始至1992年6月23日止,已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第一期培训,完成了上级规定的《简明行政学》等四门公共必修课的学习任务.安排参加第一期的岗位培训的人数为356人,通过四门公共必修课的考试,达到及格.为今后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搞好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培训,我们主要体会有:(一)领导重视,全面规划.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培训,是提高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2.
<正> 行政奖励,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表现突出或有特殊贡献的工作人员授予荣誉或物质利益的一种措施。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激励后进,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相继恢复执行《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积极开展行政奖励工作,对有功人员给予奖励,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建设“四化”的热情,珠海市自一九八二年以来,给予行政奖励共计7376人。其中,给予奖品或奖金奖励的6509人;给予记功的607  相似文献   

3.
<正> 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录用办法,是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1989年,人事部、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后,同年5月,广东省人事局会同广东省委组织部转发了这一文件,并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贯彻意见,对县以上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考试的对象、办法、内容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近二年来,各级人事部门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据统计,1989年到  相似文献   

4.
行政申诉(复议)是行政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和建立行政申诉制度,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克服官僚主义,防止行政专横,改进和完善行政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行政争议的概念和特征行政争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在行政执法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所引起的纠纷。一般来说,行政争议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其中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管理主体,即指国家行政机关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行政监察是指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等法律规范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的行为。尽管《公务员法》扩大了国家公务员的范围,但行政监察机关无权监察政党、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国家公务员。同时,行政监察机关有权监察拥有行政职权的其他组织的所有正式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6.
<正> 如何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健康地进行,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任务?如何使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学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和活力,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有较大的收获,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我们的主要做法与体会如下:一、领导重视,认真落实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是上级的指示和布置.对此,省市区各级领导很重视,把它作为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促进深化改革,提高工作效率的大事好事来抓.省人事局、市人事局、区有关领导都亲自参加培训班的的开学与结业典礼.区委、区政府比较重视,关心和支持岗位培训工作,及时研究决定,印发文件,提出具体要求,及时解决场地和部分经费等实质性问题.区人事局把它作  相似文献   

7.
家行政赔偿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因故意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由国家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一、国家行政赔偿的法律依据国家行政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宪法、基本法律和某些特别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第3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这里所指的国家机关侵权赔偿  相似文献   

8.
依法行政的推进必须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观念转变和法律素质提高形成良性互动;应当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素质的培育,不断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使依法行政真正成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我国行政处分的实践运用和理论研究入手.结合行政的定义,可以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行政处分定义:行政处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纪律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所实施的制裁措施。广义的行政处分是指有权做出行政处分决定的机关或事业单位对所管辖的国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和制度所实施的制裁措施。狭义的行政处分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广义的行政处分对象是所有国家公务员和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狭义的行政处分研究的许多结论,对广义的行政处分也具有借鉴和适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彭真同志说过:“在我国,人人受监督,人人参加监督。”这就是说,在我国存在着一个广泛而严密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系统,这个民主监督系统已由宪法作了基本的规定。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在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系统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管理活动包含着监督活动,它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对被管理的对象实施切实的监督;另一方面,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职权行为又必须接受党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和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进行法律监督应表现在两个方面: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直接监督;检察机关通过对行政诉讼的监督,间接规范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家公务员指行政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前,称之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他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和执行者。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一)加强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建设是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政府公务员形象的重要措施。行政机关是一个多层次、多部门的复杂结构体系,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一样,行政机关构成要素中包含着这样一些基本方面:人员组织结构、追求目标体系、权威领导体系、物质技术设备和制度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毫无疑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她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使公民和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依法起诉行政机关,并从程序上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同行政机关以平等诉讼地位接受法律的裁决.这不仅维护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且能使行政机关在较大的范围内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从而真正促进廉政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不断地增强行政机关的权威性.然而实施行政诉讼法,毕竟是一项新的工作,在一度时期内难免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阻力和干扰.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克服和排除各种有碍于行政诉讼法实施的思想阻力和干扰,才能切实保障行政诉讼法的施行.一、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依法行政的意识.长期以来,我国由于没有实行行政诉讼制度,一些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行政专横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因而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或轻或重地损害了一些国家行政机关的形象.现在我国已制订了行政诉讼法,党和政府再也不容许行政专横的现象存在了.无疑,  相似文献   

14.
所谓行政责任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任何行政违法或不当均引起相应的行政责任。追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时 ,应遵循过责法定、过罚相当、责任自负、惩教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中包含着行政执法的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此,笔者就公安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994年 5月 1 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标志着我国因国家违法行使其权力而导致的赔偿责任制度的正式确立。然而我国至今未有一部对行政补偿制度作出专门规定的法律。因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合法行使其权力 ,而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的损失补偿问题尚未解决。本文结合实情况 ,试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加以分析与探讨。一、行政补偿的概念界定行政补偿 ,又称行政损失补偿 ,是指因行政主体 (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的合法行政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损失 ,依…  相似文献   

17.
一、法院有必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确立了人民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制度,即我国的司法审查制。 “司法审查”来源于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学说,其目的是企图通过行政与司法相互牵制和制约,保持国家权力的平衡,防止某一机关或个人独断专行而赋予法院对行政措施予以维持或变更、撤销的权力。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基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宗旨而确立。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权力。为了有效地管理好国家行政事务,使国家行政法规、规章、命令、决定得到贯彻和遵守,行政权被授予了一定的独立性和强制性。也正是因为行政权具有强制性,所以必须对行政权实行监督,其中一种监督就是运用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克服官僚主义,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公正、合理的保护;使正确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有效的维护,使违法和  相似文献   

18.
<正>乡镇是国家行政管理的最低层次,是国家政权的基层单位,也是实现行政任务的前沿阵地。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政治体制和行政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乡镇行政机构改革是全国党政机构改革这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李鹏总理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乡镇一级要结合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完善农村服务体系进行精简,减少脱产人员”的要求,与县级党政机构改革同步进行,切实搞好。搞好乡镇机构改革,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甚为关键和棘手的问题是人员的分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合理分流机关工作人员,关系到各项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核心环节之一,关系到能否走出精简——膨涨——再精简——再膨涨的怪圈,关系到机构改革的成败。再次,从实现机关工作人员自我价值角度来看,分流机关工作人员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必须予以重视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各项社会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依法行政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依法行政为诚信友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依法行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完善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强化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完善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乡镇行政制度作为乡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治理乡村社会事务的一套规则体系。其结构的有序性和功能的确定性,决定着政府行政系统的良性运转以及乡村民众对行政系统输出的合理预期,进而影响着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从结构——功能的角度来透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