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峰 《福建乡土》2009,(5):30-31
嘿哟,嘿哟,哊哟--,嘿哟,嘿哟,哊哟--;整齐有力的吆喝声穿透蔗城区霍童山下村的夜。当年幼小的黄齐家每每听到这个带着节奏的响亮声音,就知道不远处的油坊打出桐油了,这已是五十年代初的记忆了。  相似文献   

2.
李开周 《中国减灾》2012,(8X):48-48
<正>"耐饥丸"清朝有一种方便食品叫"耐饥丸",做法如下:整半锅糯米,炒到发黄,倒石臼里晾着,再整半锅红枣,蒸熟后,去皮去核,也倒到石臼里晾着。然后用大杵使劲捣,把石臼里的糯米和红枣捣烂捣匀,捣成糊状,再挖出来,团成鸡蛋大的丸子,铺在苇叶上晒干。清朝人李化楠说,这种耐饥丸最能耐饥,吃一丸,保  相似文献   

3.
正"嘿!远方啊,贵宾耶,欢迎你到羌寨来,请你哟,歇一歇,喝杯哟,甘甜的羌家酒,再把那个酒歌听一曲……"在离"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不远的青山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石椅羌寨。每每有客人拾级登山接近寨门,便会有悠扬的歌声响起。寨里的羌族姑娘们将羌红系在客人的手腕上,声声礼炮,阵阵鸣锣,杯杯甜酒,欢迎着来自  相似文献   

4.
炎热的天气里,窝在家里整理过去淘的碟,偶然翻到了《刘三姐》的磁带,下意识地哼起了那句著名的山歌:“嘿,什么水面打跟斗嘞,嘿了了啰!什么水面起高楼勒,嘿了了啰……”,电影《刘三姐》里三姐唱着歌和乡亲们对山歌斗地主的情景,犹如一张张老照片,一遍又一遍的闪现在眼前。忍不住,趁着放假,邀了三五个人,去了趟刘三姐的故乡——宜州。  相似文献   

5.
谢群山 《世纪行》2014,(2):41-41,47
<正>"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众所周知,这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歌,名曰"映山红"。这是我观看的首部彩色电影,其中一树树映山红,连绵而来,逼眼而来;一片片红,灿如云霞,撼人心魄。那时,我还小,生活在华中三峡江南的半山腰,每到盛春,一出家门,即可看到四周山上的映山红,虽然在万  相似文献   

6.
碓是什么?—久居城市的人会问。——很久很久以前,城市人若买到成块的锅底盐时,必会从厨房一角拿出一个用青石打凿的小石臼来,用同样以青石凿成的小石杵来把锅底盐舂碎舂细,当然,这小石臼也不只是用来舂盐,也用来舂蒜泥、舂花椒、八角等等;中药房里用来舂药的药臼,虽然形状近似,却不是石的而是黄铜的了……碓,从主体外形看,就近似放大了的家用石臼和药房里的铜药臼。这种曾在西南边疆各民族中有着悠久历史的加工工具,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的发展,已逐渐消失。但是,在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无论脚碓、手碓、水碓,不仅现在还能看到,而且…  相似文献   

7.
王君宏 《公民导刊》2012,(10):14-15
"贵州有个老干妈,重庆也要出个谭妹子。——题记市人大代表,石柱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建兰"太阳出来罗嘞,喜洋洋罗郎罗/挑起扁担郎郎采,光采上山岗吆后/太阳出来喜洋洋/………../走了一山又一山嘿吆/这山去了那山来吆/只要我们多勤快嘿吆/不愁吃来郎郎采,光采不愁穿。"一曲诞生于石柱土家族的民歌唱红了大江南北。这嘹亮的歌喉,抒发情志与情怀,唱出了土家族儿女粗犷豪放的秉性。2011年1月,重庆市第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谭  相似文献   

8.
记得在六十年前,初中音乐老师教了我们多首进步歌曲,其中最让我向往的是一首名为《山那边哟好地方》的歌:"山那边哟好地方,一片稻田黄又黄,大家唱歌来耕地哟,万担谷子堆满仓,  相似文献   

9.
双语笑话     
小男孩儿看完牙医,面带微笑地回到家。“嘿,妈妈,牙医说,我一颗蛀牙也没有。” 妈妈惊讶地瞪大眼睛“不可能——你睡觉前都把巧克力盒子里的糖吃得精光,而且从来不刷牙!” 这时,男孩儿张开了嘴巴——他的牙已经全被拔光了。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以一首歌使一个小城名扬千里的事不多。而这首歌从50年代起就让我魂牵梦绕,长达近半个世纪久。儿时听母亲唱《康定情歌》,觉得非常动听:“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优美的旋律仿佛将我带入一...  相似文献   

11.
“采茶阿妹唱茶歌,唱得古茶抽新芽,咿呀嘿呀咿呀嘿,采好茶呐采好茶,富裕满茶乡,凌云白毫茶……”4月29日上午,在凌云县茶山金字塔景区的万亩茶园里,1000多名身着各色民族服饰的群众一边采茶一边唱起了悠扬的采茶歌,壮观的场面,让前来参加凌云县第四届茶文化旅游节的嘉宾和客商们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2.
陈敏 《公民导刊》2021,(1):54-56
乡村普法有"梗阻点" "山上的红豆杉,就是大家平时叫的紫柏树,结红色的籽籽,千万不要去挖哟!这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挖一株都要遭哟!"院坝里的篝火越烧越旺,朱丽沙讲起不久前发生在涪陵的一个真实案例:涉案村民觉得红豆杉外形好看,又听说它结的果子泡水喝可以抗癌,便上山挖了几棵种在自家房屋前.此后不久,涉案村民被涪陵区人民...  相似文献   

13.
下满的围棋     
《创造》2016,(6)
正公园里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感到不耐烦。第一位老人说:"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们在下棋?我们一招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你们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旁边的老人起哄:"拿自己比林海峰?"第二位老人看起来很有修养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下棋。何况,当第一个棋子落下,一盘棋就开始走向  相似文献   

14.
何仲 《北京观察》2012,(3):67-69
"回来了吗?""结束了?""哟,瘦了。""嗯,黑了。""基层怎么样?活多吗?累吗?"……刚回机关上班两天,楼道里,电梯中,食堂。  相似文献   

15.
<正>一摞200多公斤重的垃圾桶突然砸下,千钧一发之际,来自基层一线的环卫工作者、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侯艳梅毫不犹豫地推开身边的同事,自己被砸倒身受重伤。侯艳梅代表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普遍赞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和副委员长王晨、沈跃跃、秘书长杨振武等领导向她表示慰问。省领导多次看望慰问她。侯艳梅被授予"最美劳动者""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的一段时间里,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总机和110报警电话的接听量猛增——先后有300多名市民来电"告状",称"义乌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先后给他们打去电话,称他们牵涉到各类经济案件和刑事案件。3月21日下午2时许,义乌的骆先生在医院里正忙得不可开交——一名朋友遭遇车祸,他忙前  相似文献   

17.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多少年前,我们耳边经常有这样的口号喊响,但口号喊了许多年,我们眼里的农村仍然贫穷落后。于是我们就有些怀疑: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其能有所作为吗?当建设新郊区新农村的号角吹响后,有人试图把这个问号搬开。嘿!他们还真做到了。  相似文献   

18.
蓝博洲 《台声》2023,(4):84-93
<正>山上的荒地是什么人来开?地里的鲜花是什么人来栽?什么花儿开放呀结出了自由的果?什么花儿开出呵幸呀幸福来?山上的荒地是我们大伙儿开,地里的鲜花是我们大伙儿栽,民主花儿开放呀结出了自由的果,和平花儿开出幸福呵幸福来。嘿呀嘿呀嘿呀嘿呀嘿呀嘿呀,和平民主的鲜花开,自由幸福的日子来,咱们大伙儿多自在,快来看好花果树呀,让它好好的站起来!站起来呀!站起来!别让它遭灾害!别让它遭灾害!嘿呀,别让它遭灾害!  相似文献   

19.
芳草园     
一个人间仙景。 一位远古诗人的想象。 有多少人寻踪,有多少人探源。远离荒漠,远离饥饿,远离硝烟,远离苦难。 是武陵渔郎,闯入桃源,闯入王维、陆游的牍简,闯入唐诗宋词的意境。 秦人古洞浓缩了—个民族的历史,伸延了—个民族的期冀。 不辨仙源,仙源已变。 种桃处处,处处桃花。 十里桃花,十里红哟,红了桃花山,红了桃花水,红了辈出的诗人,红了整个中国。 ——世外桃源。 ——世内桃源。  相似文献   

20.
<正>"山歌不唱哟就不开怀哟,娇阿依……"伴随着重庆彭水县苗族民歌《娇阿依》,5月10日至16日,第7届"两岸一家亲—渝台少数民族交流活动"在重庆拉开序幕。来自台湾6个县市、5个族群的37名少数民族同胞走进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启了为期7天的参访交流行程。"两岸一家亲—渝台少数民族交流活动"作为渝台交流品牌项目,自2013年起已成功举办7届,累计邀请台湾多县市、多族群、多领域300余名少数民族代表来渝,先后促成台湾南投、台东、新北等县市与重庆彭水、酉阳、石柱、秀山等区县少数民族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