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期间,我区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快速发展。2000年全区桑园面积仅30万亩,蚕茧产量2.95 万吨,全国排名第六位。2005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41.01万亩,年产蚕茧14.03万吨,均比2000年增加了3.7倍;蚕桑业总产值60.61亿元,其中农民卖茧收入27.72亿元、蚕茧收烘及加工产值31.36亿元,全区蚕种、桑种桑苗产值1.6亿元,蚕茧年产量跃升全国第一位,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25%左右。蚕桑产业已成为我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兴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2.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6,(11):50-51
一根甘蔗让广西农民甜了二三十年,并有文章越做越大的趋势,如今广西制糖业已经形成产业链,其产值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首位;而新兴的桑蚕业也让广西农民尝到了甜头,并喜摘蚕茧产量全国第一的桂冠。按此势头,广西的桑蚕产业有望发展成为继蔗糖之后,在全国乃至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3.
回顾广西桑蚕业十年发展历程,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区将桑蚕业列入广西农业重点加快发展的新兴优势产业之首,明确把桑蚕业打造成为继糖料蔗产业之后在全国乃至全球有较强竞争的产业。通过多年的努力,广西成为了全国桑蚕业第一大省(区),并向全国桑蚕强省迈进,业内权威专家称"广西已成为中国蚕业发展典范"。  相似文献   

4.
2012年,我区桑蚕产业实现了"六个全国第一",创造了中国蚕业的"广西现象"。如果把广西桑蚕产业比作一辆高速运行的汽车,那科技便是驱动汽车快速运行的"发动机"。我区桑蚕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初从外地引进的蚕种并不适应我区高温多湿的气候,致使蚕茧产量低、质量差、发病多。结合广西气候特点,我区坚持自主创新,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桑蚕良种。"两广二号"是我区培育出的全国推广量最大的夏秋用家蚕品种,"桂桑优62""桂桑优12"等5个桑树优良品种,亩桑产叶均达到3500公斤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近年来,我区还先后培育出抗高温型、多湿型、抗脓病型、耐氟型、强健高产型、高产优质型等家蚕品种,开  相似文献   

5.
"十五"以来,广西桑蚕业抓住"东桑西移"良好契机,铆足干劲,逆势发力,以惊人的速度实现重大突破,2012年摘取六个"全国第一":蚕茧产量从2005年起连续8年全国第一,桑园面积从2006年起连续7年全国第一,蚕种产量全国第一,亩桑园产量全国第一,生丝产量全国第一,桑枝栽培食用菌产量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蚕业发展的"广西现象"。逆势发展"破局"多年来,广西桑园面积长期维持在30万亩上下,蚕茧产量一直排在全国第六名之后。"后进生"广西在行业低迷中,不灰心,不懈怠,以一种看好将来的"隐形经济"理念,坚持把桑蚕业作为优势产业积极推动,终于迎来了逆势"破局"的第一缕  相似文献   

6.
张明沛 《当代广西》2005,(14):53-53
当前,我区桑蚕产业遇上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我们要以发展 生态蚕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桑蚕产业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我省是蚕业资源大省和全国优质蚕茧产地。近几年,全省蚕业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在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省自 1989年实施“蚕桑工程”以来 ,蚕桑生产曾有过辉煌的一页。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外茧丝市场持续低迷 ,出口受阻 ,产品积压 ,价格大跌 ,我省的蚕桑生产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经历了一次大起大落。近两年国家加大了对这一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 ,实施了厂丝储备制度和出口最低限价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使这一行业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轨。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复苏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 ,国内外茧丝绸市场行情近来有了较大的转机 ,目前干茧和厂丝价格已接近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预示着蚕桑生产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一、蚕桑丝…  相似文献   

9.
2011年英国威廉王子婚礼的特供礼品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石?世界顶级豪车?还是奢侈的名表?都不是,而是经广西优质蚕丝加工而成的精美丝绸产品。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010年,广西生丝产量位居全国榜首。十年之内,广西茧丝绸业两次赶超跨越,缔造了中国茧丝绸业的"广西现象",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紧接着,随着"东绸西移"拉开序幕,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迈着强劲的步伐,在转型升级之路上继续奋力前行。"东绸西移"拉开序幕随着"东桑西移"花落广西,"东丝西移"初具规模,拉开"东绸西移"序幕是解决  相似文献   

10.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顺应改革潮流,对标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为广西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分析广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借鉴国内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挑战、新需求,提出新时代广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6日-11日,第21届广西科技活动周在南宁举行。本届广西科技活动周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重点展示了广西自主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钟禾 《当代广西》2009,(6):23-23
2009年.广西全面实施《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下称《规定》),从产业支持、财税支持、土地使用支持、金融支持、外经贸发展、人力资源和科技开发、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标志着广西落实国家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政策措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3.
王艳群 《今日广西》2008,(17):11-12
广西不仅盛产水果,也是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调查显示,广西水果的消费水平在逐年增长,也更加趋于精细化发展。在市场上,消费者不仅对水果的价格有所考虑,对其品种、产地以及新鲜程度也十分看重。面对水果行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去引导广西水果业走向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也是从业者以及消费者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随着广西经济的迅速发展,广西水果贸易的前景也十分被看好,更值得消费者期待。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产业对接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产物,产业转移方可借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国际经营战略目标;产业承接方可借此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对接有利于合作各方发挥比较优势,促  相似文献   

15.
王勉  闫祥岭 《今日广西》2008,(20):19-19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作为中国连接东盟的桥头堡,广西正在为中国与东盟文化产业合作探路。  相似文献   

16.
《同舟共进》2013,(8):1
悠悠西江河畔、巍巍云雾山下,云浮西江新城——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正拔地而起。西江新城,以云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核心,承载着云浮全市人民的希望,肩负着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使命,引领地域特色产业发展。它在推动园城互融的同时,正积极创建生态发展试验区,即将成为云浮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规划建设中的云浮新区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7.
张家寿 《桂海论丛》2011,27(4):36-41
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面向东盟的广西农机综合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面临诸多的挑战。因此,应对挑战,加快和促进面向东盟的广西农机综合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政策创新和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包括: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树立农机综合产业发展的生态理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政策;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和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农机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钟振 《当代广西》2013,(6):24-25
“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十五”以来,广西蚕业在风起云涌的产业承接大潮中力拔头筹,“十五”期末全区蚕茧产量已登上全国榜首,到“十一五”期末更是创造了“6个全国第一”的佳绩:蚕茧产量、桑园面积、蚕种产量、亩桑园产量、生丝产量以及2011年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8000多万棒,产鲜菇4万多吨,产量全国第一。目前,广西己形成了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桑蚕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19.
钟振 《当代广西》2012,(18):40-41
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升,推动形成了食品、汽车、冶金、石化、机械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区推动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9月29日举行的全区科技创新大会上,我区就建设创新型广西作出周密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目标任务:“到2020年,我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