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隨着改革開放,西方文化的浪潮不斷拍打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我們各個方面都面臨着挑戰谥袊鴤鹘y畫這一歷史悠久的領域裏,中年女畫家杜衡勇敢地迎接了這一挑戰,摸索出一條中國民族傳統畫與世界文化相結合的新途徑,以別具一格的風貌爲畫壇所矚目。杜衡少年時便嶄露頭角,青年時期主攻中國山水畫,從師於秦仲文、關松房,蕭芬等名師。她臨摹過許多歷代山水畫大師的真迹,悉研過名家流派的表現技巧與繪畫論述,數十年如一日,奠定了中國山水晝技法理論的堅實基礎。  相似文献   

2.
青年畫家李愛國的性格頗有雙重性的味道:他是中國東北部的人,却沒有東北人特有的那種粗犷作風。从形貌和言談举止上看,他更像一位南國的文靜書生。他的畫有恢弘的意境和懾人魂魄的氣勢,但他選取的是工筆畫這一極為繁難、一般人不願或不敢染指的畫種。他為人、為畫的這種差異恰恰構成了他的畫的藝術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人才濟濟的中國畫壇上,吳團莨的名字對許多人還是陌生的。他今年三十六歲,是中國北方大草原上的少數民族——達斡爾族人。他的創作經歷下足十年,在藝術上却已顯示出獨特的個人風貌和民族特色。一九八二年在北京擧行的全國少數民族美展中,這位三十歲的畫家送展的《煙鄉秋色》獲得了佳作獎,並由民族文化宮收藏。這件作品嚴格評論起來藝術特色尚不突出,但却題示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國際機場候機大樓裹的大型壁畫羣中,有一幅以中國民間傳奇故事白蛇傳為題材的大型壁畫,以其獨特的構圖,優美的造型、淡雅的色彩,吸引着許許多多過往的中外旅客。這幅巨畫的作者就是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夫婦壁畫家李化吉和權正環。在首都新落成的燕京飯店大廳裹,他們根據神話故事創作的《精衛填海》壁畫,同樣使人流連忘返。他們繪製的六米長的巨作《牛郎織女》,還遠涉重洋展現在紐約華商  相似文献   

5.
一位出色的當代女畫家,擱下畫筆,幾乎以半生的時間去為别人掛畫。这對她個人來講,無疑是一大憾事,但又是我們時代特有的美談,因為顯示出畫家的性格和捨己為人的胸襟,也體現了中國進步的藝術家以奉獻為樂的美德。畫家郁風就是這樣一位以奉献為樂的人。為了幫助他人,她長時期放下自己心愛的畫筆。為了祖國的文化事業,她多次改行:她當過話劇演員,採編合一的新聞記者,又作過宣傳畫,編過副刊,還是‘展覽工作者’——如果有這個名词的話。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至七日,在北京展覽館擧辦了第二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這是由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主辦的。本屆博覽會受到各國出版界的注目,有三十六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代表着一千四百三十家中、外出版社,展出各類圖書、畫册九萬種(中國三萬種,外國六萬種),展出佔地一萬二千八百平方米,有四百四十四個展出攤位。展覽會期間,參觀人數達  相似文献   

7.
我的画     
二十七年前的春夏之交,正值我考慮報考大學的時候,父親的一位朋友偶然來訪,話題不免轉到了高考的事情上。於是,這位長輩和我之間就開始了以下一段簡短的對話——‘有什麼愛好麽?’‘畫畫。’‘考美院怎麼樣?’‘不行,没有正規訓練。’‘那就學建築吧!學建築也要學畫畫的。’ [……] 我的專業選擇就這樣‘一語定乾坤’。 繪畫領域的‘游擊隊員’  相似文献   

8.
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南的琉璃廠,是條有名的古文化街,兩旁經營中國字畫、珠寶、陶瓷、玉器的商店鱗次櫛此,是北京文化藝術界人士經常光顧的地方。近十年來,北京的旅遊業有了很大發展,外國人、港澳台同胞、華僑,甚至國內其他各地的來京旅遊者,也大多慕名而去;對許多人來說,彷彿只有“朝拜”了琉璃廠之後,才算領略過北京舊都的風貌。但是,誰也不能只玩不吃飯呀!一些有頭腦的人開始在這塊風水寶地上修飯莊、蓋酒樓了湓诹鹆S街與南新華街交叉口附近的香滿樓酒家有限公司就是這樣同北京人見面的。  相似文献   

9.
去年夏季,有一位來自台灣的藝術收藏家,風塵僕僕地逕往瀋陽,到魯迅美術學院登門求見四位著名老教授:鍾質夫、晏少翔、季觀之、郭西河。他不僅要素畫,還希望親見他們揮毫作畫時的風姿。鍾、晏、季三位年逾古稀的畫家應遠方客人之請,欣然到畫室聯袂爲其當場作了一幅  相似文献   

10.
去年夏天,中國象棋邀請賽在遼寧省丹東市舉行。中央美術學院畫家李琦教授躬逢其盛,主辦人請他為赴賽的中國象棋特級大師胡榮華晝一肖像,特邀李胡二人到家作客。當時李琦沒帶晝具。比賽結束後的幾天,他把一幅胡榮華的畫像從北京寄到了一千公里外的丹東。晝上有字敍述因由:「中國象棋大王胡榮華。幸會於丹東,默寫於北京。」原來此畫是李琦教授憑印象所作。看着這幅惟妙惟肖的畫像,觀畫人連聲稱讚:「好像喲,傳神極了!」後來畫像在《棋友》雜誌上發表了。比這稍前,在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香港著名畫家趙世光先生的文章《神乎其技——李琦的默像藝術》。文章描述了李  相似文献   

11.
畫家吳忠翰的大作《白雪曠野》,三十年前就在我的記憶中刻下難忘的印象。他描繪當時雪地行軍的小型套色木刻,畫幅雖小,可場景之大,構圖之妙,色彩之和諧,刀法之鏗鏘有力,無不使我感動。這幅畫連同另兩幅緊扣時局的套色木刻《牧馬》與《秋騎》,均是一九四三年參加全國木展時被選送英、美、蘇、印等國展覽之名作。早在抗戰初期,他就讀梅州中學時,團結了二十多位同學組織‘抗戰漫畫木刻宣傳隊’,後又在國立厦門大學組織木刻研究會。堅持新現實主義的道路,進行創作  相似文献   

12.
從唐玄宗開元元年(七一三年)至唐代宗大曆元年(七六六年)的盛唐時期,詩人輩出,百花爭艷。除李白、杜甫以外,其餘詩人的作品,就其题材和風格特點而言,大體上可分為邊塞詩和山水田園詩兩個主要流派。邊塞詩派的作品,主要以邊塞戰爭和塞上風光為題材,表現出報國安邊的悲壯和奮發進取精神。在這一詩派中,高適和岑參的成就最高,故有人又稱之為高岑詩派。王昌齡(六九八?——七五六?年)也是這一詩派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公司和台灣隔山畫館共同擧辦了“中國兒童水墨畫大賽作品展”。這個展覽經過一年時間的籌備,並由海峽兩岸兒童美術教育家和畫家共同組成的評  相似文献   

14.
中年書家楊光華,以開创中國水墨畫新技法而聞名畫壇。最近,在北京美術館,舉辦了他的第二次個人畫展。观众雲集,都為他精美、独待的作品所陶醉。杨光華以新的創作方法,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意境。以《奔腾》這幅山水畫為例,作者描繪了雨后长江三峽,高山流水傾瀉而下及江水奔腾的情景。以往的中國畫,表現流水等白色物象時,只能用白紛或其他顏料精描細琢,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六年,一份阿里古格王朝遺址文物考察報告和一張照片擺在了我的案頭。古格王朝是公元十一世紀至十七世紀的西藏阿里地方政權z址中有三百米高的土山崖,依勢疊起的風化古堡、迷宮、暗道、窑洞和寺院,還有被世界譽爲“古格畫派”的壁畫藝術……它們統統屹立在中國西藏最西部?挝迩滓陨系陌⒗锏貐^。那裹最新統計的人口約爲五點五萬,而總共三十六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中有大片的無人區。西藏,阿里,古格王國,這對我來說,太陌生,太神秘而又具有吸引力了。我當時是北京中國美術報的一名編輯。這一發現調動起我對阿里的巨大藝術衝動妒俏议_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畫廊擧辦的《阿傅的版畫展》,是一次新颖的藝術展覽。所謂新颖,一方面指這次展出的阿傅近期創作的四十六幅版畫所表现的技法,另一方面也是就這位藝術家作品的境界和内容而言的。這次展覽是在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靳尚誼教授等藝術家支持下擧辦的。從開幕到畫展結束,冒着刺骨的寒風趕來欣賞阿傅新作的人羣中,既有首都的藝術界前輩和同行们,也有在北京的外籍藝術家、評論家、收藏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佐治市。冬天的陽光照在皇室酒店的屋宇上,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寬敞明亮的宴會廳裏,衣香鬢影,冠蓋如雲。國會議員、政府部長、銀行家、移民局局長、市長都光臨了這個歡樂的酒會。酒店的總經理走到麥克風前朗聲宣布:“在一九八九年全省幾千個酒店評選中,我們獲得了最佳酒店稱號。”他提議向集團總裁、酒店的主人鄭昭明先生祝賀,並感謝他對酒店的領導珗稣坡暲讋?氣氛高揚。這時,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從市長手裏接過了一把金光閃閃的佐治市鑰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節,在中央電視台播放的多台文藝節目中,普遍受到歡迎的,是北京中老年時裝表演隊的時裝表演大獎賽現場直播。三月,一個風和日麗的週末,北京中老年時装表演隊召開了一次熱烈而又富於情趣的迎新會诰┘徆拘陆ǔ傻牡叵虏蛷d裹,這個表演隊的三十五名老隊員和它的創始人陸士英女士、副隊長王淑玉女士,都以喜悅的心情,向通過考試獲准入隊的十三名新模特兒,表示由衷的歡迎。對於這個開創只不過三年的時裝表演隊來說,這樣大規模的“添丁進口”還是第一次。應邀蒞會的還有北京服裝研究所所長陳富美,以及中國服裝研究中心的高級服裝設計師李欣女士。前者是一位由日本歸國的華僑,以美化人們的服飾,“把青春還給廣大中老年人”為夙願的著名服裝設計師。她在服裝設計方面,既有創新,又處處考慮  相似文献   

19.
我國嶺南畫派,始基於清末廣東名家居古泉氏。高劍父、陳樹人先生,均古泉高弟,其後劍父、奇峯兄弟及陳樹人先生留學日本,得以接觸東、西洋畫法,因以其渾厚之中國畫基礎,參照東、西新法,遂創爲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畫之新風。其始曰‘折衷派’,然國人均以‘嶺南畫派’稱之,以其發源於辛亥革命策源地之廣東故也。嶺南畫派以最早吸收外來技法使中國畫面目一新震動當時。今二高弟子若方人定、關山月、黎雄才等,均有聲國際,而趙  相似文献   

20.
‘你看,這是一幅來自台灣的彩照。’七十五歲的老畫家潘懋勛對記者說。照片上,有一對身穿結婚禮服的青年,背景是一幅中堂畫,竹花並茂,幾隻剛出殼的小鷄簇擁在母鷄周圍,題款是‘團圓’。這對新人仰慕潘先生大作,輾轉託人求畫,先生贈此幅中堂。舉行婚禮時,他們特意於畫前合影,寄贈潘老致謝。丹青繪彩橋 潘懋勛治藝垂六十餘載,中西畫、書法、篆刻俱佳,國畫猶擅長魚、馬、鶴。他曾先後執教十校,桃李滿天下,有許多同窗故舊和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