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4,(1):6-6
孩子是今后的接班人,但你看看一些孩子,冬天穿两件衣服,穿的胶鞋还有窟窿,我们起码要让他们穿暖、吃饱,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这么受苦,他们这么苦怎么学习?  相似文献   

2.
兰溪 《民主与法制》2014,(25):54-56
每年寒暑假前夕,家长们或多或少都会收到几张关于夏令营的宣传单,各种各样的名头,让人眼花缭乱。主办方都宣称是量身定制的训练课程,会让孩子终身受益,甚至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情商、德商。  相似文献   

3.
蒋毅 《半月谈》2004,(15):64-64
又迎来了长达两个月的暑假,这个本应该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假日,却正逐步演变成孩子的第三学期。要问孩子会去哪里,看看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学习班、补习班、兴趣班的广告,想来对他们的去向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就笔者所带班级而言,学生在暑假比正常上课还要忙。严重的,一个星期只有周六半天可以休息,而一天最多时要赶四个场。这其中既有号称“增加艺术涵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8日《光明日报》刊登李玉兰的文章,近几年,每逢九月,教师节送礼的话题便是舆论的热点。一些家长觉得送礼可以让孩子得到特殊照顾,而不送则会让孩子受委屈。还有一些家长觉得送一点礼物给老师表达感谢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人认为送礼是歪风邪气,不能助长。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学业压力又很大,社交能力有限。作为家长,我有自己的“笔友”,在工作学习中可以互相切磋帮助。后来我想,何不让我们“大笔友”的孩子也结成“小笔友呢”?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日前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派遣上万名中小学校长到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培训,学习发达国家在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减负、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任何教育对教育对象来说都有最佳时机,何时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呢?新学期开始或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的时候。此时,孩子会有一种新的意识和新的动力,家长若能注意因势利导,会旗开得胜。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家长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进一步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孩子会以此为目的。自觉去努力。感到委屈的时候。家长以冷静、宽容、同情的态度去帮助解释,孩子就会产生感激之情,并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在困难、失败的时候。家长应先肯定成绩,然后对不足之处给予点拨,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对某一事物怀有浓厚兴趣的时候。这时应积…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一些家境富裕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为买新玩具而撒娇时,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却在为交不起学费而默默流泪……,贫困家庭的孩子牵动着和平区体育馆街区人大代表的心。“绝不能让辖区任何一个孩子因为缺钱而失去学习的机会。”这是体育馆街人大代表组全体代表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犹太家庭的 特色教育 在每个犹太人家里,知识和学问受到高度重视。当幼儿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让孩子去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的。犹太人每家的书柜都要放在床头,而不是放在床尾,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他们在墓园中也常常放有书本,寓意生命有结束之时,求知却永无止境。以色列人均拥有的图书量和人均读书的比例为世界之最。 在犹太人家庭,每个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自家的房子被烧毁,财产被掠夺,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呢?”如果孩子的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  相似文献   

10.
观点集粹     
《半月谈》2005,(6):60-62
有些家长陪读,是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会玩疯,不好好学习,甚至有可能变坏。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我们不妨平等地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一些有益的引导。孩子能够明辨是非,自然就能抵御来自周围的不良诱惑,心无旁骛地学习。我想这才是抓住了根本。  相似文献   

11.
10多年的特教工作生活,如果用几个字概括,就是:平凡、平常、真实、充实。如果说聂品华做了点什么的话,就是和同事们一道,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让更多的孩子分享特教资源,让孩子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孩子们在社会上活得有尊严尽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中国,幼儿园教育的中心都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塑造孩子的性格,对孩子进行社会教育,当然,还少不了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去做游戏。在德国,幼儿园学前教育强调的是: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去学习。因而孩子们一边玩玩具,一边跟老师说出玩具的名称,听老师讲故事。当德国的孩子在幼儿园可以尽情地好戏、玩耍的时候,中国的孩子不管是在学前班,还是在大班,都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开始扳着小手指数起数来,并模仿老师的口形和发音,读汉语拼音,五颜六色的书包里背着的不再只是布娃娃和小手枪,更多的是书本,…  相似文献   

13.
刘德春 《政策》2008,(11):58-58
目前,许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经商,将孩子留给老人或亲朋好友照看,在家乡接受教育。这些在家乡的孩子远离父母,成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照应、行为管教、学习辅导、心理沟通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常坤 《半月谈》2005,(9):70-70
父母不管因为为什么离婚,夹在中间的孩子都是无辜的。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看得见的是生活、学习上的不便:看不见的,也是最大的伤害,那就是心灵朗创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尽快走出生活的阴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勇敢走好今后的每一步。要给孩子讲明事理,让他们正视现实,家庭的破裂对孩子是沉重的打击,但要教育孩子把打击看作考验,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落叶     
我向来不赞同将城市里的落叶扫掉,落叶扫净了也许能让市容看起来更整洁些,但这同时会让一个城市少了多少温情和诗意呀。树是大自然的生命,落叶也是,它们是树的孩子,我不认为这些有生命的东西会肮脏了城市,即使是生命枯萎之后的陨落。  相似文献   

16.
在家庭暴力中对儿童和老人的虐待与遗弃也不容忽视。 山东省一煤矿洗选厂下岗女工工积明,婚后一直未生育。1995年她领养了一女孩取名陈莹。1999年7月7日,王积明让5岁的女儿默写1到10的阿拉伯数字,孩子却想看 《还珠格格》。王用苍蝇拍朝孩子的肩膀、背部抽打,后又用拇指粗的排面根抽打孩子的头部、后背。大腿,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凌晨4点时王发现孩子嘴唇冰凉,送人医院一切为时已晚。 王积明说,我给孩子穿好吃好,就是太看重孩子的学习了,我就怕她学习不好。 贵州的洪顺敏、刘科群夫妇为生个男孩,把三个亲生女孩都…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当我来到上海读书的那一刻,我看到的是大城市的繁荣和奢华,周围的同学穿的、用的都是名牌。有时候,我会感到自己低人一等,经济上的困难让我分心,但是‘云华’助学金及时地给了我坚实的后盾,让我能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自南洋模范中学陈同学的发言道出了每一个出身贫寒的孩子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温家宝总理关于“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和“一定要让进城务工农民的孩子有书读、有学  相似文献   

19.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弓l,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当今,孩子的学习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为了孩子,家长几乎想尽了办法,倾尽了心血,正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由于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科学,家庭教育陷入了误区,所以,孩子的学习情况仍不尽如人意。那么,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