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宁 《今日海南》2006,(1):36-36
2004年11月,杨祖光出任海南省电子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面对企业的“烂摊子”,杨祖光深知其中艰难,更知责任重大,他不但接下这个在别人看来是个烫手的“山竽”,而且不当“维持会长”,和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起,抓维持生存、保局面稳定、促改革发展。现在,企业的生存困难已基本缓解,正在实施以收购抵债资产,进而实现整体改革发展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大论坛》2006,(9):F0004-F0004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贵阳办事处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包括:收购境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追偿不良资产项下的债权,不良资产转让,资产(含资本金项下固定资产)租赁:债务重组,资产重组,企业重组,债权转股权(含自主债转股),股权管理;对收购资产形成的抵债实物资产进行投资;代理境内金融机构关闭清算和资产管理,处置;财务及法律咨询;资产及项目评估;经公司授权经营的其他业务。  相似文献   

3.
梁建忠 《传承》2010,(30):164-165
当前,广西国有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企业包袱沉重、国有企业已改制但土地资产未作处置、自治区直属企业无法享受地方企业所享有的待遇等。推动广西国有企业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工作应灵活选择土地资产处置方案,降低企业改制成本,建立收储机制对土地进行收购储备,妥善处理自治区直属企业的待遇问题,充分利用政策,推行宽松的土地资产处置政策。  相似文献   

4.
论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兼并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市场机制解决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劣势企业实现低成本的规模扩张,或优势企业兼并另一优势企业实现资产整合,不仅是增进经济效益,摆脱国有企业困境的一条重要渠道。而且,企业兼并表现出来的资本集中所释放出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公司兼并收购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对推进企业兼并收购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一、现阶段我国企业兼并收购的特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在发展初期,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兼并收购制度相比,我国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以房抵债案件的数量高速增长,但由于不同法官对于以房抵债协议的性质认定不一,而屡屡出现"同案不同判"、甚至"同案相反判"的情况。为解决这一审理困境,明确以房抵债协议的性质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并无法律明确规定以房抵债协议的性质,因此应将目前以房抵债协议性质争议进行梳理,并针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以房抵债协议是一种非典型担保,其中起到担保作用的是债权而非物权,将其性质解释为代物清偿预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孟艳玲  张俊瑞 《求索》2013,(11):12-14,180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更加关注上市公司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与以往文献关注宏观层面流动性不同的是,更关注于微观层面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以及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借鉴相关文献对流动性的不同定义,构建了资产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以2010年和2011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资产流动性与资本结构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资产流动性、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而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是相关性不大。提出了优化资本结构的建议:合理控制资产流动、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壮大公司资产规模、促进资本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7.
寿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寿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本身存在着大量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产品经营风险、资产经营风险、外部风险和人为风险等。因此 ,加强寿险公司的风险防范是保证我国寿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沈荣法 《群众》2000,(2):42-43
苏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反腐倡廉贯穿于企业改制的全过程,促进了全市企业改制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80%以上的国有、集体企业已顺利完成改制。一、严格监管资产的评估与运行,防止公有资产流失资产评估是企业改制中防止公有资产流  相似文献   

9.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其标志之一就是依据市场规则让一些严重亏损、资不抵债、没有发展潜力的国有中小企业破产,而其中难点之一就是尽快转让其有效资产,实现企业资产变现用以安置职工及偿债,使这类企业有序退出。实现破产企业有效资产变现的关键一步是确定合理的资产定价。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 ,它是企业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企业为获得目标企业 (即被兼并或收购的企业 )的控制权 (全部或部分 )而运用自身可控制的资产 (现金、证券及实物资产 )去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实物资产 ,从而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行为。我国企业的并购始于 1 984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当时伴随企业产权的转让 ,开始出现了企业并购活动。进入 90年代后 ,企业并购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形式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 ,以及加入世…  相似文献   

11.
于浩 《中国人大》2012,(5):42-44
资产评估到底有多重要?对于国有资产,“我们的信用资产作价有1个多亿,但一家投资商在收购企业时,居然想以2千万买过去,要不是大伙反对,国有资产就这么白自流失了”;对于个人资产,“同一处房产,事务所能估价出不同的价格……”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资产评估法草案时,常委会委员在说起评估行业中屡遭诟病的乱象时,认为对资产评估立法不仅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到了十分必要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公司信用是公司履行义务的能力和行为的社会评价,其信用结构包括静态信用结构和动态信结构。静态信用结构包括:履行义务的能力、履行义务的意思、履行义务的行为、社会评价;动态信用结构包括:公司信用的开始、公司信用的变动、公司信用的结束。公司信用基础是公司资产,资产的范围包括:公司自有资产及他人为公司履行债务提供担保的资产。公司资产信用的理论基础就是公司独立人格理论及债的担保理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企业通过破产、兼并、股份制改造、合资、合作、独资、控股等形式,加速企业在产权、经营权及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一些企业借转制之机赖债抵债、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也较多发生,严重地威胁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并造成国家资金不应有的流失.面对这一情况,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工作中,应当以强化银行依法经营行为,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为重点,特别针对企业改制中避债行为的形式和特点,寻找银行依法保护自身利益的途径.第一,采取将企业裂变出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的作法,悬空银行债务.在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裂变出来的子公司以各种名目瓜分了母企业用信贷资金形成的资产,而银行债务却留在实际缺乏偿还能力的母企业身上,造成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分离.这样,表面上看来银行的债权还在,也有明确的债务承担者,但实际上债务已无偿还保证,信贷资金已发生流失.  相似文献   

14.
何谓人力资本的合伙人制度 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曾说过:“优秀的企业一定要经营好五大资产(资本):文化资产、制度资产、人才资产、客户资产、品牌资产。”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才资产。因为,所有的资产都需要通过人来经营。现实中,那些善于运用人才资产的企业都得到了不错的发展,比如谷歌、华为、阿里巴巴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一、化险主体不同 ,利弊风险各异债转股一方面有利于化解银行的风险 ,增强企业活力 ,减轻财政负担 ,但另一方面又会加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1 对于银行而言 ,由于大量呆帐、坏帐存在 ,造成资产质量和效益下降 ,这已成为威胁金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对贷款实行债务重组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全银行资产 ,减少损失 ,化解银行风险。同时 ,有利于推进银行体制改革 ,提高国有银行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并加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银企关系。2 对于企业而言 ,债转股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企业对债转股的响应也是很积极…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中 ,国务院作出决定 ,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依法处置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同时 ,为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 ,企业相应增资减债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这是解决国有亏损企业脱困、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的重要举措。所谓债转股 ,就是由国有商业银行组建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收购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信贷资产 (基本上都是对国有企业的贷款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此不良信贷资产由原来的国有商业银行持有的对国有企业的债权 ,转变为金融…  相似文献   

17.
陈庚 《学习与实践》2012,(7):113-121
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既是当前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政策要求,也是国有文化企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建构,以两权分离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具有明确的实践价值指向与学理伸展空间及重要的成果集成创新意义;同时,又以国家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政策要求和现实进程为实践逻辑,具有实践意义上的逻辑自洽性。解决"文资办"的定位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划分两大核心问题,需要遵循"模仿"和"自主"两种技术路线,这将是建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兼并指两家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一家企业: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股票或者债券等支付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该企业控制权的行为.但"并购"在我国不是一个界定清晰的概念,而是一个包含了兼并、收购、托管、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借壳、买壳等行为的模糊概念.重组涉及调整企业经营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剥离、股权出售、分立、股份置换和股本分散等.我国的"重组"是一个与兼并收购相关联的概念,是有关兼并、收购、托管、资产置换、借壳、买壳等一类行为的总称,有关企业重大非经营性或非正常性的变化和调整都可以被表述为重组.  相似文献   

19.
MBO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平 《湖湘论坛》2002,15(2):49-51
一、MBO的涵义通过借债融资来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相应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的资产结构,称为杠杆收购(LBO,即LeveragedBuyout)。而当运用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时,就形成了所谓的经理层融资收购(MBO,即ManagementBuyout)。可见,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一般来说,利用杠杆收购来重组目标公司的经济主体,既可以是其它公司、合伙组织、个人或机构投资者等目标公司的外部人,也可以是目标公司的经理层这样的内部人。当运用杠杆收购的主…  相似文献   

20.
某县制鞋厂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将其所属位于县城西街街面的二楼一层仓库及所属土地以]2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陈某等三位私人老板,并签订了买卖合同。在此之前,按照县里资产处置意见是由县国资公司以110万元的价格予以收购。正当国资公司运作报批支付该价款时,陈某等三位老板用高出10万的价格将其楼房购买,购买后未办理相关的房产和土地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