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艰难的寻找20多年前,我所撰写的《彭德怀在三线》文稿即将出版时,责任编辑曾要求配发一张彭德怀在三线的照片,当时我多方打听,费尽周折也未能找到。1986年,《军工导报》连载我的《彭德怀在三线》,也想配上相关照片。为此,我向曾是彭德怀同志的警卫参谋景希珍、秘书綦魁英、司机赵凤池几位同志询问打听,但他们都称彭老总在三线时未见有人为他照过相,自然也就没有他在三线的照片。不仅是我在寻找,彭德怀同志的战友、曾担任西南三线建委常务副主任的程子华同志也在关注寻找当年彭德怀在三  相似文献   

2.
1959年7月14日下午,毛泽东收到了彭德怀写的要求认真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的一封长信,此信在庐山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的信上加上标题《彭德怀同志意见书》,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田家英时任中央办公厅政治秘书室主任并负责中央会务工作,他在信件发到与会人士之前就看到了这封信。他素来敬重彭德怀。当他读了彭德怀的  相似文献   

3.
《湘潮》1986,(4)
彭德怀同志为人刚直,坚持原则,敢于讲真话,是我党实事求是的典范。今年元月二十日全省党史工作会议期间我瞻仰了彭德怀同志故居,参观了故居陈列,为他那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所感动、所惊叹!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正当党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候,彭德怀同志在省委  相似文献   

4.
1950年,彭德怀同志为在大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邹平烈士亲笔写过一份证明材料。那年二月,刚刚解放的平江县着手筹备烈属委员会,组织力量调查在大革命中牺牲的本县烈士,摸清优抚对象  相似文献   

5.
马涛 《广东党史》2010,(11):17-21
<正>1978年,彭德怀被彻底平反昭雪。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庄重的彭德怀同志追悼大会。会后彭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  相似文献   

6.
彭德怀送去的信,毛泽东看后,没有立即作出评论。两天以后,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信上加上《彭德怀同志意见书》的题名,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7.
彭德怀同志耿直刚正,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堪称求是楷模。一 1950年11月24日,彭德怀在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回国述职期间,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见影印件一)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和彭德怀何载也许真理在你那边1965年9月23日,毛主席约彭德怀谈话,要彭德怀同志去西南担任建设第三线副总指挥时,彭德怀当时提出:“我在庐山会议时曾做过三条保证,最后一条是今后工作不好做了,要劳动生产,自食其力。”毛主席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对...  相似文献   

9.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激起了千层浪,后被错误批判为所谓右倾机会主义、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但就是这次会议在批判和斗争彭德怀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与会议主旋律不相和谐的插曲,反而为他澄清了一桩背了20多年的历史冤案,卸下了反毛泽东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件事是庐山会议上唯一让彭德怀聊以自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1935年毛泽东同志曾兴奋地写下了一首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短短24个字,既是写实,又浓缩地刻画出了彭德怀同志感震敌胆的英雄形象。彭德怀同志一生风云坎坷,有解放大西北的运筹帷幄,有抗美援朝的临危赴命,有庐山的直言敢谏,有如血残阳时的八载苦苦争斗,无论什么时候,彭老总那鲜明的个性和坚强的党性原则,都至今让我们缅怀。一、彭德怀同志既是一个高尚的人,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他的人格魁力永存。(一)多谋善断,智勇双全。彭德怀同志戎马一生,有些人把他看成是“一介武夫”,其实是极其肤浅…  相似文献   

11.
彭德怀同志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一生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本文记叙的是彭德怀同志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斗争的几个片段。  相似文献   

12.
会前毛泽东怒斥彭德怀1959年3月24日,彭德怀根据中央的通知,赴上海参加中共八届七中全会。4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全会上说明降低1959年钢产量的计划指标问题。翌日,毛泽东结合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作了长篇讲话。他首先讲了“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当机立断”、“与人通气”、“波浪式前进”等工作方法问题,接着在批评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工作时,突然疾言厉色,点名批评彭德怀。“彭德怀同志来了没有?”毛泽东的语气十分严厉,他犀利的目光扫到彭德怀的身上。“一个人没有人恨,是不堪设想的。我这个人是许多人恨的,特别是彭德怀同…  相似文献   

13.
李日方 《学习导报》2013,(20):25-26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同志曾两次回湖南考察,深入农村、厂矿、学校调查了解情况,接待群众,访贫问苦,凸显了他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公仆情怀。2011年3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调研时专程赴乌石瞻仰彭德怀故居,并饱含深情地说:“彭老总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个人,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宝贵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他的精神来激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好自己的事,为党、为人民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学习和弘扬彭总为民务实清廉精神,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4.
彭德怀这个名字,早在红军时期,在我们家乡湖南便妇孺皆知了。一生中,我有幸三次亲眼见到了彭德怀同志。第一次是1939年夏,我在太行山晋东南抗大一分校工作时,5月间,由校长何长工  相似文献   

15.
彭德怀与浦安修何载彭德怀同志离开我们整21年了.浦安修同志去世也5个年头了。这一对恩爱夫妻的革命生涯.昭昭在目,令人难忘。谨撰小文,略表缅怀。麻田祭吊威震敌胆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由3万多人发展到50多万人。在8年抗战中,他们解放了6000多万人民....  相似文献   

16.
彭德怀谪居吴家花园的2250日何定元帅挂甲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一封信引起了毛泽东的盛怒。经过半个月的猛烈批斗,一纸《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撤销了彭德怀的国防部长职务。之后,从8月16日到9月12日,中共中央军委扩大...  相似文献   

17.
今年10月24日,是彭德怀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彭德怀同志是深受我国人民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是献身革命,鞠躬尽瘁的一生,是毕生征战,功勋卓著的一生;是耿直刚正,无私无畏的一生;是忠心为党,尽心为民的一生,“山高路险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对彭德怀的高度赞扬,成为他一生的生动写照.彭德怀,原名彭德华.1898年10月24日诞生在湖南省潭县石潭乡乌石寨的一个贫苦农家.少年时代的彭德怀,只读过两年么塾,从11岁起就给地主放牛,童年生活处于悲惨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8,(9)
正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闲居于北京西郊吴家花园住地,一边劳动,一边在中央党校同志的帮助下阅读马列主义经典。经过两年学习,他看到中央采取措施纠"左",农村形势有所好转,便想到农村看看实际情况。1961年9月19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希望到  相似文献   

19.
鄢德全 《湘潮》2021,(3):28-29
彭德怀身边有一群“小同志”,他们是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的女儿黄岁新,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军攻打长沙时的前敌总指挥陈毅安的儿子陈晃明,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的女儿左太北,任弼时的儿子任远远……彭德怀对这些“小同志”视同己出,留下了一个个“父子”“父女”情深的故事。彭德怀与“小同志”黄岁新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1,(5)
正1935年10月21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于吴起镇打败马鸿逵的骑兵后,写了一首《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高度肯定,同时生动地展现了彭德怀的性格气质特征,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与湖湘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心忧天下的情怀彭德怀早年投身湘军时,就在《论立志》一文中写出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大意是:志不立,吾人无可成之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