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作出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绘就了库区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库区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作方面与之相似的渝东南民族地区,如何才能破解“产业空虚”这一共性难题,进—步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已是势所必然和势所必为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06,(4):9-9
将在今年六七月份召开的市委二届九次全会,要从战略的高度部署移民与库区发展工作。这标志着,库区产业大发展的号角吹响。随着二期移民任务圆满完成,三峡电站顺利发电,另一个问题横亘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如何解决库区产业空虚,确保移民安稳致富。库区发展的重要性恰如市委书记汪洋所言:“移民是立市之本,加快发展库区经济是统筹城乡之量和富民兴渝之要!”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06,(7):7-7
一、6月中旬召开了市委二届九次全会,作出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本期在“特别报道”栏目刊登了《举全市之力建设新库区》、《产业和就业:建设新库区的两大抓手》等文章。希望各级党组织参考本刊文章,组织党员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4.
《红岩春秋》2014,(11):52-53
三峡移民,一部壮丽雄浑的史诗。1984年,伴随着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成立,三峡工程库区淹没调查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亦随之成立。漫漫移民路,悠悠家国情。30年来,万千移民舍小家、保大家,拉开了移民搬迁的幕布。30年来,移民干部顾大家、忘小家,夯实了移民产业的发展。30年来,各级政府为大家,保国家,促进了移民增收的可持续。库区群众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5.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同志在库区调研时曾指出:“对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较为空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说,劳务经济是投入少、产出多的产业,一定要把发展劳务经济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强化措施,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重庆这样一个典型的大工业带大农业的城市,不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比较差,尤其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正日益突出,依靠农业结构调整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劳务输出是很多地方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垫江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长万高速公路开通、垫利高速公路动工修建、长垫梁铁路启动规划等给垫江发展构筑了新的优势。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东部地区产业发展急需寻求新的空间,产业西移己成为一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垫江来说,又是一大契机。中央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和进一步加大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有力地推动库区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功能再造,从而促进和推动垫江县经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直辖以来,重庆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但是,如果横向比较,库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明显低于渝西经济走廊、都市发达经济圈和全市均额。去年库区人均GDP仅为都市发达经济圈的1/3;与渝西地区和都市发达经济圈相比,库区大多数区县缺乏二三产业支撑,凸显产业空虚。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淹没工矿企业1397户,在移民迁建中关破重组减少1008户,现存规模以上企业仅有400多户;库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全市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破解库区产业空虚难题,加快移民安稳致富进程,促进库区长治久安,是摆在库区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是库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紧迫的任务之一。对此,结合工作实践作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黎小华  孟新福 《探索》2007,(2):172-174
三峡工程给库区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导致产业空心化及就业难等系列问题。因此,库区政府应当努力构建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大学生到库区来创业,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也能促进库区产业空心化、移民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问题的解决,实现多赢。本文在分析三峡库区就业环境现状、构建三峡库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重要意义及在库区创业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良好创业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产业培植与集群化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卿泽  王小明 《探索》2006,(3):151-154
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已成为制约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理论界极为关注,解决好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已刻不容缓。本文就此对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的原因、库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等进行了分析,并应用产业发展的理论,提出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做好移民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完成移民搬迁工作,促进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安稳致富的前提和基础。历年来,江北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移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移民工作的生命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切实代表最广大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解决移民的思想问题入手,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将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后靠移民搬迁、产业发展、安稳致富的全过程,使全区移民工作形成了“很快搬得出、长期稳得住、初步能致富”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三峡库区已完成90%的移民搬迁任务,大规模移民迁建已基本结束,库区移民工作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搬得出”,而是确保移民“稳得住”和“逐步能致富”。如何确保移民“稳得住”和“逐步能致富”,关键是要解决好移民就业问题。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库区工作的重心从移民搬迁为主转向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方面这一全新的定位,市委汪洋书记在库区调研时也指出:“不解决移民就业,就很难让移民稳得住,更谈不上逐步能致富”。由此可见,移民就业问题是库区区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指出,工业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差的巫山等县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汪洋书记在巫山调研时强调,对巫山等地处库区腹心、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十分脆弱的贫困县来说,把发展劳务经济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是有针对性的,也是十分紧迫的。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后,巫山迅速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着力营造劳务经济是巫山第一经济的发展环境,大力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曾贞 《当代党员》2007,(7):42-43
去年以来。市委书记汪洋在库区调研时,多次强调在工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差的地方,要把劳动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劳务输出作为第一产业。有关区县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市劳务经济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最近,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劳务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劳务经济打造为农村“第一经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还下发了《关于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城乡统筹的意见》。本期特别组织了这3篇稿件,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志修 《党史博采》2009,(12):21-22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发展退耕还林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建设布局,提出促进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退耕还林产业发展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28日,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明确我省发展改革系统将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它们分别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集聚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福建理论学习》2012,(8):I0003-I0003
我县立足区位、产业、资源、侨乡、库区等优势,大力实施“融入环三核心区,打造省会后花园”的发展战略,按照“项目主导、主动对接、提速增效、奋力赶超”的发展思路.抓好“工业提速、农业增效、旅游突破、城市提升、民生优先、保障有力”六大发展举措,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努力建设优美幸福、宜居宜业的新古田。  相似文献   

18.
张彪 《理论建设》2011,(6):14-19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摆在全党、全国经济生活中大事,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后发展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促进转型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是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以发展伊宁市的幸福产业--旅游业为出发点,围绕伊宁市建设幸福伊宁的目标,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旅游就业致富,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力度和援疆旅游合作等方面,将旅游业培育成伊宁市真正的民生产业、富民产业和各族群众的幸福产业。  相似文献   

20.
王伟 《探索》2006,(5):157-160
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已成为制约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理论界极为关注,解决好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已刻不容缓。本文从三峡库区成库后将形成长达700余公里、水面面积1084平方公里的巨型水库,并将新出现涪陵湖、石宝湖、万州湖、白帝湖、巫山湖等11个大的湖面和白帝岛、石宝岛、隍华岛、广阳岛等14个大型岛屿入手,对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使之成为三峡库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