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发展中国为主题和现实目标的历史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升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想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初步实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化和具体化。科学发展观之“科学”是马克思关于科学的本质是“人学”的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人学”的现实形态。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应该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定位,要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3,(2):21-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它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次伟大变革。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于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奎 《求实》2006,3(9):7-10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4.
余卫国 《探索》2011,(4):187-191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智慧,以哲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加以提炼和升华,使之真正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为主线,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创新理论为依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实践为框架,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为一体,既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精神,又能充分反映当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既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又面向世界的开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5.
卢大有 《党史文苑》2007,(12):36-37
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的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统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本文结合江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黄宗良 《前线》2008,(2):19-21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十六大以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定位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很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科学性突出表现在把共产党人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呼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称呼言简意赅而又准确深刻。这里,首先是“当代”,说的是时代性,即时间条件;其次是“中国”,说的是地域性,即空间条件;第三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主词,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定性,而“当代中国”则是它的限制语。合起来说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更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这个特殊的时空条件下的一个特殊形态。阐明其中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思想、理论内容,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四位一体”、“五个统筹”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的新内涵:关于“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的观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持续论的新境界: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系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它的新贡献可以概括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吸收了当代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民族文化优秀成果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中,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主题是其动力源泉和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理论主体,同中国民族文化优秀成果相融相合是其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党刊文摘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掌握方法李崇富在《党政干部学刊》(辽宁)2005年第12期撰文指出,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最切近的哲学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发展观。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第三,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论领会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一是要关注其全面发展的哲学思考。提“全面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片面发展”而言的。所谓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具有一种彻底批判精神,它不仅以批判的精神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而且以批判的态度思考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把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一切都看作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也从来不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完美无缺、凝固不变的,相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需要改革的社会。“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邓小平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改革理论。研读《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可以看出,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改革的性质和意义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要认识科学的发展观,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作出理论概括,其次要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有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具体化为“以人为本”的新的理念,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光辉历程,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反思、探索、创新的历程,是走出传统社会主义的思维框架和现实模式,赋予社会主义以现代新形态的历程。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科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它的主题或基本问题,乃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形态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的理论创新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依据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实践,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的定位,即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确定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且写进了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涵盖了当代中国各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完整、准确地把握它的特色,对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南,深化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  相似文献   

19.
陈琳 《湘潮》2007,(10)
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刘永鹏 《世纪桥》2009,(15):5-5,17
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包括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列宁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前提下,回答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问题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即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但它又包含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这一“典型形态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