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曦 《民主与法制》2011,(10):46-48
跪,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深的积淀和渊源。《释名》云:“跪,危也,两膝隐地体危阢也。”足字旁表达足不能立地,足不能立地则屈膝,危在右表达惊惊恐恐的神态和身态,形象地将一个人两膝着地、卑恭的姿态呈现。  相似文献   

2.
据说跪是从汉代前的“席地而坐”发展起来的,那时古人的坐不像我们现在的盘腿大坐,而是双腿弯曲的跪坐,来了客人伸直腰接待就成了跪形。汉以后发明了桌椅,不“席地而坐”了,但将跪坐接待的礼仪留了下来,臣见君,小官见大官,奴才见主人,下辈见上辈等都要下跪,从此为礼节,表现了尊贵的礼貌,形成了中华民族礼仪的文明,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种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文明的礼节取代了下跪这种尊卑贵贱的礼仪,人们平等相待,下跪成了耻辱,卑躬屈膝就是这个意思。而现今跪拜的陋习却又抬头了,如见了领导低头哈腰,卑躬屈膝,表示跪拜的;有上访下跪求觐见…  相似文献   

3.
曾听说过一个有关乞讨者尊严的故事。讲的是有位年迈的老乞丐在向一位年轻人乞讨时,只见这位年轻人轻蔑地瞥了老人一眼,掏出一元硬币,丢入旁边的臭水沟,傲慢地说:“喂,老鬼,还不快去捡起它?”老乞丐平静地说道:“先生,虽然我不过是一个乞丐,但请你明白,乞丐也有他的尊严。”听完这个小故事后,我不禁为之感动,为尊严而感动。不错,人应该都是有尊严的,而这尊严,应该是不分贫富贵贱的。就算你的地位再卑微,就算你不过是个乞丐,但是如果你维护了自己的尊严,那么,你也是一个大写的人。每次在电视里看到西方国家街头的那些拉小提琴的流浪者时,心中…  相似文献   

4.
从下跪说起     
丁爱萍 《人大研究》2003,(12):21-21
在古典小说及电影电视剧中 ,下跪不是一种鲜见的场景。归纳起来 ,一种是缘于礼俗 ,君臣等尊卑之间的跪礼 ;二是小民求助官老爷喊冤鸣屈 ,通过下跪期望良心发现 ,伸张正义 ,重见天日。人类社会不断文明进步 ,许多下跪弊俗渐渐一去不复返了 ,至今日 ,虽然没有销声匿迹 ,即便偶有发生 ,极有可能是一桩不大不小的新闻。前不久 ,《家庭》、《南方周末》披露了一桩耸人听闻的新闻 ,湖南一名叫段英的 12岁女童 ,正是不谙世事安坐学堂的年龄 ,被辗转卖到岳阳火车站廖家坡淫窝里 ,短短 3个月时间 ,竟遭受 75 0余人蹂躏和强暴 ,身染多种性病。当其父亲…  相似文献   

5.
有一则小故事说,在一座非常破旧的古庙里,住着一个贫病交加的乞丐。他每天都要风雨无阻地出外乞讨,还是常常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他于是便常常对着古庙里供奉的天神跪地祈祷:“天神呀,求求你发发慈悲,让我发财吧。如果你保佑我发了大财,我一定要为你重修庙宇,重塑金身……”有一天,天神奉命到人间巡查,恰好听到了乞丐这番祈祷的话,于是,天神便来到乞丐的身边,对他说:“可怜的人,就让我来满足你的这个愿望吧。”天神从身上掏出一个钱袋递给乞丐,并告诉他说:“我送给你一个拥有魔力的钱袋,钱袋里永远会有一枚金币…  相似文献   

6.
一个过去不太引人注目的社会群体,成了近几个月街谈巷议的话题,这就是乞丐.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自从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以后,我国对乞丐的做法由收容遣送改为社会救助.这一改,改得好!这一改动进一步体现了我们的"以人为本".人,不分贵人、贱人都是人,不论穷人、富人都是立国之本.乞丐古已有之,今天在各大洲都有,在纽约的曼哈顿有乞丐,在罗马梵蒂冈教堂旁边有乞丐,在莫斯科的红场上有乞丐.地球上还有一个跑到许多国家行乞的吉普赛人.只要贫富差距大了,就难免出现乞丐.因此,能不能善待行乞者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7.
雪夜哨声     
他的手紧攥着衣袋里的铜哨子。 他姓陆名永康,是黔南深山腹地里的一名普普通通山村教师。他这个山村教师普通而不同:他出生9个月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却有幸成了羊福乡中心小学第一个跪着给学生上课的民办教师——开始了他“跪教”36载的生涯。此时以膝代步的他正“走”在大雪纷飞的冬夜里。山区冬夜的雪.除了漫无目的地下,再就,静静躺在大山僻地泛着淡淡白白的光。借着雪光,他仿佛一尊慢慢位移的塑像。  相似文献   

8.
朱一平 《公民导刊》2016,(10):54-56
正是什么驱使他们非要去看那个传说中的大迁徙?是什么驱使动物们非要去到那个传说中的草原?就是那种致命的诱惑,让人纠结、让人不舍、让人激动、让人流连忘返。走一趟肯尼亚,亲眼目睹动物们的大迁徙,蓦然觉得冥冥之中,一切都有神秘力量在左右,不管是我们还是东非草原上的动物们。之前,我对去还是不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纠结过,就如草原上的动物们,到底过还是不过何时过马赛马拉河?纠结着。去吧,那通过蚊子传播的黄热病霍乱疟疾让人恐怖,而且花的银子可以走两趟欧洲四国。不去吧,那  相似文献   

9.
顾客:一个星期就好了,一个星期……"老板:(态度坚决)我说了多少遍了,我们的优惠期已经过了。"顾客:(跪地拉着老板的裤管乞求)大哥,大哥啊……"旁白:幸好麦当劳了解我错失良机的心痛,给我365天的优惠……"麦当劳的这则新广告,竟然让中国的消费者向麦当劳下跪求折扣。"麦当劳赚着中国人的大把钞票,却让中国的消费者为之下跪,对如此侮辱国人的广告片,麦当劳(中国)餐厅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连称“误会”:麦当劳了解顾客天天都想拿到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所以才设计了这个故事情节,下跪的细节是为了让广告显得轻松和幽默,绝对没有贬低消费者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孩子们大都不知道"跪"为何物了。什么叫"跪",人为什么还"跪"?过去时代的孩子可不同,从小接受"跪文化"的熏陶和传授。春节来临,给父母长辈们拜年,便要行跪拜礼。我小时候怕过春节,多半就由于怕过这道关。到别人家拜年,或有长者来家坐,都要跪下叩头。  相似文献   

11.
高阳 《民主与法制》2008,(14):61-64
一只神奇可爱的小黄狗,用它瘦小的身体帮主人拉起比它身体重10倍的重物奋力前行,演绎了“狗不嫌家贫”的古训与不离不弃的忠诚; 一个双腿截肢的残疾人,用他赢弱的残躯双膝着地一步一挪非常吃力地跪行着卖货,演绎了与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与自立自强的骨气; 他们,是这个城市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是这个冬天里一个不老的童话——  相似文献   

12.
贾宏声走了,以他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走了。他是坠楼而亡。而理解他的人看到的却是他在天空中孤傲的飞翔。只是这一次,他飞得更远了。就像《苏州河》里周迅演的牡丹,梳着两只清纯的小辫,纵身一跃,飞进苏州河里。她说,如果我死了,我要变成美人鱼回来找你。贾宏声会不会变成一只飞鸟,回到爱他的人中间?  相似文献   

13.
赖东进 《两岸关系》2002,(11):61-61
他曾经是人人嘲笑的乞丐,父亲是瞎子、母亲与大弟精神异常又重度智障,一家12个孩子,全靠他讨饭乞食。他在坟墓里睡了10年,忍受了20年的讥讽、耻笑与鄙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意志,他向世人证明,乞丐也有出头的一天!  相似文献   

14.
有梦就好     
人生而爱做梦,照虚无主义者的话说,人生就是一场大梦。人生若梦,转眼就是百年。说着话的人,目的是告诉人要及时行乐,不然就枉来一世。对人生如梦的说法,历来争论很多,将人生视为梦境,我们一向把它看做消极的表现。人来到世上,怎么可以浑浑噩噩?混日子不是一个人应该做的,那样的话和动物也就没什么两样。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主动的思维,有理想和有抱负,正是这点,决定了人和动物走着完全不同的路。据说动物也有梦,是仪器从它们的脑电波中测出来的,只是我们没办法进入它们的梦境。但可以猜想,为生存为食物为争抢配偶的打斗和厮杀,在动物…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9,(5):59-59
问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过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结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这样会丧失权力;第二条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于是,第三条路可以走了,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而自己又可发号施令,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同理两个助手也会仿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最高的人生与社会境界,具有美的价值。我本人就写过《和:审美理想之维》的著作。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将“和”与“同”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加以区别,这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和谐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孔子在谈到朋友交往时就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君子交往时是有原则的,充许不同的意见成立,而不是不讲原则,沆瀣一气,这就是“和而不同”:而小人则“同而不和”,即不分是非,只求同一。所谓“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哲人从天地自然的生长与发展中悟出的的素朴而…  相似文献   

17.
我只知道,为了自己的过失或罪行而下跪的,我还知道,曾经有人只是为了一只小鸟而下跪。是两年前,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网球公开赛中,一只小鸟突然飞进正在激烈比赛的赛场,非常不凑巧,简直就像是一滴雨水正好掉进了瓶子里一样,被击打得飞速腾空的网球,正好打在小鸟的身上,小鸟当场落地身亡。击中小鸟的那位运动员,立即终止了比赛,走到小鸟的身旁,当着那么多观众的面,为自己的这一过失,虔诚而毫不犹豫地跪倒在这只小鸟的面前。这位运动员让我非常感动。在我看来,虽然一只小鸟和无数因战争无辜而死的人无法相比,但是,它和他们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上是…  相似文献   

18.
面对同行的人的脱颖而出,人们只能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我也赶上去”,另一种是“把他拉下来”。决心“赶上去”的大多数赶上去了自己也脱颖而出了,决心把走在前面脱颖而出的人“拉下来”的人同时自己也真正被“拉下来”了。后一种人永生不会脱颖而出永生不会干成大事业,因为他的聪明才智都用到把别人“拉下来”而从未用到“我也赶上去”,怎么能走到前面呢? 世界很大也很复杂,世界的人很多也很复杂,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人:“把前进者拉下  相似文献   

19.
其实,“短期关系”是多数,而寻找“婚姻可能”的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有婚姻了吧,有婚姻的人,如果不到山穷水尽万不得已不会弄到家庭破裂。想在婚姻之外寻求一份刺激,一种不同以往的体验,就像没坐过过山车的小孩想坐一下过山车一样。坐过了,有的小孩会觉得这过山车也不过如此,很快就失去了兴致;有的小孩可能觉得这过山车蛮好玩的,可以再坐一次,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孩子对过山车始终保持兴趣。  相似文献   

20.
智言睿语     
1.乞丐就是一种向你的良心征税的人。2.所谓大难不死,有时指遇了灾祸之后,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莫名其妙的祝贺。3.处在社交圈中是一种烦恼,而超脱出来似乎又是一场悲剧。4.厌倦,就是一个人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后对盘子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