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2.
重要言论     
《当代贵州》2011,(15):6
温家宝:强化政府防灾减灾职责完善应急机制5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座谈会时强调,要全面加强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各级政府防灾减灾职责,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加强渔业防灾减灾工作是实现渔区人民财产安全、促进渔区经济社会繁荣的迫切需要。文章在认真调研福建海洋灾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对福建渔业防灾减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思考,提出科学把握渔业防灾减灾规律,加快构建渔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防控体系建设,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构建"平安中国""幸福中国""美丽中国"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决策机制建设,要遵循自然灾害预警决策依据的原则、掌握自然灾害预警决策的方法.加强自然灾害预警运行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运行的系统、畅通自然灾害预警运行的处理流程.要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加强自然灾害预警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9,(10)
正近年来,四子王旗气象局以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防灾减灾能力为中心,以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为支撑,紧紧围绕四子王旗生态旅游、清洁能源、"三农三牧"发展实际,积极推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气象监测、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为全旗的农牧业生产、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做出了重要贡献。四子王旗作为"神舟"系列飞船的主着陆场,气象局还承担着神舟飞船主着陆场的气象保  相似文献   

8.
高层的声音     
《当代贵州》2011,(15):6-6
温家宝:强化政府防灾减灾职责完善应急机制 5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座谈会时强调,要全面加强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各级政府防灾减灾职责,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强对山洪、泥石流、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体等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的综合治理。二是加快生态修复和保护。要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力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三是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9,(4)
正赤峰市气象局秉承着"开放、融合、精准、普惠、卓越、奉献"的气象精神和不懈追求,观气象风云,强防灾减灾,助经济发展,保民生福祉,全力打造以智慧气象为标志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治理体系,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和"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砥砺奋进,担防灾减灾重任赤峰市气象局共建设15个国家级观测站、26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部天气雷达,形成完备的天地空监测网。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实现苏木乡镇气象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沿线的南亚国家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且多数国家应对经验不足。从韧性减灾视角来看,成都建城三千年以来,城址未迁、城名未变,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少有的"韧性城市",城市的抗灾力、适应力、学习力和恢复力均经过了历史的考验。通过成都与南亚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合作交流和互相借鉴,将成都在都江堰防洪和汶川地震等灾难中积累的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经验以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减灾文化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利于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灾害科学防治、应急救援精准高效、灾后重建安全韧性提供科学指导,为保障沿线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交通道路运输通畅、经济发展稳健持续提供科技和能力保障,为建设更具韧性的"一带一路"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1.
曹新风 《学习月刊》2012,(18):59-6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自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应急管理在我国具有迫切而广泛的现实需要,加强我国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战胜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70年来的灾害应急管理历程中,因历史背景、灾害情况和应对措施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有其经验或教训,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四师边境团场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要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二要申请特克斯河北岸引水工程项目,建立76、77团农田灌溉体系。三要建立和完善多方位机制,提高职工抗灾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突发事件的预防、减少、应对和恢复过程中,政府如何正确地对外宣传并成功引导社会舆论,就成为政府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个重大公共治理课题。1.将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宣传工作纳入常态机制建设。目前,民政、气象、农业等各部门开展了一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但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总理的周恩来多次不避艰险、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导,并形成了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注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化解风险隐患,寻找规律总结防范方法;尽最大可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引导安抚群众情绪,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战胜危机;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推动形成党和政府为主导、军队为重要力量、群众生产自救的救灾格局;要求干部深入实际、靠前指挥、敢于担当,不断提高干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并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干部考核评价。这些思想对新中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伟 《世纪桥》2012,(17):149+151-149,151
21世纪初,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干旱灾害频发,且程度加重,对农业的影响很大,使粮食安全生产受到威胁。至今为止,土壤墒情监测业务在传感器研发及应用方面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防灾减灾监测体系移动式监测业务还不完善。针对粮食安全生产及农业气象事业和基础工程建设的自身发展,考虑自然气候特点及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科学、全面、客观建立防灾减灾移动式监测系统,项目建设具有先进性、经济性、适用性,可为当地的生态建设和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农业气象科学依据,从而为特色农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业气象保障,在指导农业生产及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政府日前出台《辽宁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详细阐述辽宁省未来防灾救灾的思路和措施。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防灾减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预防为主、综合减灾。3年内,全省将基本建成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全省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户率达到98%以上。创建200个减灾示范社区;确保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能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贵州大力推进北斗大数据融合应用,加快实施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工程,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在防灾减灾、交通运输、旅游服务"三大板块"领域,应用示范成效明显。2月17日,凌晨5点,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兴义市马岭镇龙井村九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发出红色预警。5点53分,此隐患点发生大面积滑坡。因之前进  相似文献   

19.
动态     
“5·12”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成功举行 为检验我省防灾救灾体系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防灾救灾能力,5月11日下午,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四川省2012年‘5·12’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正式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省委书记刘奇葆强调,要把防灾救灾工作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防灾减灾并重、兴利除害结合、治标治本兼顾。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面对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贵州面临怎样的形势,又有哪些应对举措?近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就此专访了贵州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柴劲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