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化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央政治局4月23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指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此,必须加大网络文化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文介绍了网络文化的特点,探讨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而且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全球化发展,网络文化已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景致,也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市民社会,但网络文化在引起种种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文化侵略,这 就要求各个民族文化都发扬自己的优势,并在强大西方文化的攻势下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本文试图从文化传统、经济制度等方面阐明中华文化的优势,从而指明中华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虽然出现了裂痕,但其内核依旧,她不仅面临挑战,同时也获得了学习、借鉴、发扬光大的机遇,其生命力是强大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校园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高等学校已成为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前沿。网络文化全方位走进了大学生的世界,其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方面正受着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论述了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和科学把握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齐慧颖 《法制与社会》2010,(12):245-245
近年来,网络文化已走进大学校园,建设对大学生形成良好教育的校园网络文化,首先要知其成因,然后通过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师生互动、积极管理等有效策略,创建良好的高校网络文化氛围。这对于大学生、高校以及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婉莹 《法制与社会》2010,(33):194-196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网络文化吸纳了社会的阴暗面,与青少年网瘾的形成也存在密切联系。青少年由于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寻找到认同感和成就感,而寄情于网络,沉溺于网络。鉴于此,尽管采取行政手段净化网络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主要还是要依靠积极构建学校文化、家庭文化,引导青少年成长,关爱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才能使青少年避免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避免因为网络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优秀的企业都有吸引人的企业文化,巨人网络作为当今新兴文化产业中强势崛起的典型,史玉柱和他的企业团队所建立的企业文化又是怎么样的,为何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值得我们探究一下。  相似文献   

9.
朱文科 《法制与社会》2010,(23):208-209
网络文化是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它通过其自身的优越性,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网络文化的技术特征、后现代性主义文化特征和前现代性特征,有助于克服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和一元性。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扬长避短,借鉴网络文化的先进方面,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发展都有其进步和积极的一面,同时在使用、利用网络资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服务的过程中,必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避免和消除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恶搞现今已是网络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从kuso演变而来的恶搞,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可归结于人类的世俗性的娱乐需求、后现代思潮、市场经济以及现代传媒科技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其发展还需加以疏导,其理想发展方向应该是对世俗关怀和终极关怀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的崛起,引发了从法律行为方式到法律行为规则、从法律观念直至法律制度以及法律文化特征的一系列变化,而建立于这些变异中的观念、价值、行为、制度之上的法律文化,昭示着涌动网络信息流的法律社会必将在变革中选择其合乎历史发展的新的文化皈依。同时,变化中的行为与改变中的法律行为文化,以及弱化的法律控制与变革中的法律制度文化,正在向我们揭示网络亚文化的道德与法律分析的某种结果,或许由此可以帮助我们找寻出网络社会中法律文化变异的一些痕迹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戴诗 《法制与社会》2013,(5):221-222
说起"网络文化",那么就不得不提出一个与它相关联的概念——大众文化,网络文化是包含在大众文化之内的一种文化形态。网络的出现,总体上提高并拓展了大众文化,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小,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既有区别又高度相联。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化具有的时代特征进行阐述,并与大众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网络文化时代对于当代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对于网络文化的社会学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锋 《政法论丛》2013,(6):101-107
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推广,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新兴信息传播媒体,和传统媒体一样,互联网对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共事务的正常运转,起到重要的监督作用.通过法律文化视角对这种网络舆论监督机制进行审视,并对目前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戴仁荣 《行政与法》2013,(12):22-27
网络反腐已成为我国反腐的一大利器,但网络反腐又是一把双刃剑.针对网络反腐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以法治文化为理论机理,通过建设网络反腐法律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基础设施和组织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逐步培育网络反腐主体正确和自觉的网络反腐法治文化观念,唯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实现网路反腐的制度化和法治化,消除网络反腐善治过程中的“人治”文化阻碍.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个人化信息资料的利用与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资料,一般是指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职业、健康、财务情况、社会活动及其他足以用来识别该个人的资料 1。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是信息资料,它不仅可以为信息的提供者带来经济利益,而且还是网络信息资料使用者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重要资源。网络环境使得信息资料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得利用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而这些数以亿计的网络信息资料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有经济价值的,是网络个人化信息资料,这是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网络定位服务的必然要求。 网络个人化信息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正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舆论普遍认为:互联网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首要因素。但本文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只是工具性的,它只是提供一个文化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是一种传播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而直接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是不良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朱文科 《法制与社会》2010,(24):232-233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大学生首当其冲成为受网络文化影响最大的群体。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有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和高效性,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连网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场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与实惠的同时,也伴随诸多负面的效应。本文就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影响进行探究,并试图构建相应的应对方案来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工具,阻却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小硕 《法制与社会》2012,(36):164-165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家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各大高校都建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以特定网民群体为对象,融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为一体、融现实生活空间和虚拟空间为一体的网络文化生活空间.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样化生活、多样化服务为载体构建网上精神家园的虚拟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