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说,“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胡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说: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这个提法,同过去常说的这一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  相似文献   

2.
八、关于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那么,这一段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呢?史学界有三种意  相似文献   

3.
1951年,前屿村在郑依牳的带领下,组织了“临时互助组”,这是我省最早成立的互助组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4.
《陈云文选(一九四九——一九五六)》(下简称《文选》)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并且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记录了我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斗争的光辉历程,同时还提出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新中国成立初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明确为一个历史阶段。有学者据此肯定新中国初三年是既要使社会主义因素迅速增长,又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生长。于光远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概念,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三年间的社会形态,是独立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性质之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1))。薄一波肯定:"我们党在立国之初,要搞一段新民主主义,是真心实意的",力图证实中共新民主主义思想与政策在各地的落  相似文献   

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一页,开始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随着革命性质和任务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毛泽东有关农业互助合作的思想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正(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目前我国正处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进入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过去的六年中,前三年的工作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前一革命阶段中没有完成的各项社会改革,主要是土地改革。从去年夏季以来,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了国际共运史上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和进程估计偏高的经验教训,冷静地分析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十二大报告和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都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初级阶段。今年三月十三日,赵紫阳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再次强调这个问题,指出:“要从中国  相似文献   

9.
吴萍 《党的文献》2002,(1):94-95
由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的《1 953 -1 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是继《1 949-1 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之后出版的第二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档案资料 ,作为国家“八五”重点项目 ,凝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许多同志的心血。1 953 -1 957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阶段。在此期间 ,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由此给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变化。就经济发展和体制演变来说 ,这个时期我国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展开大规模…  相似文献   

10.
《求实》1982,(9)
《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收集了陈云同志一九四九年八月至一九五六年七月间的49篇文章、电报和讲话。这卷文稿准确而生动地记载了我党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在经济战线上由乱到治、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深刻地总结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丰富经验。认真学习这卷文稿,总结这段历史经验,将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夺取四化建设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阶段性的演进。从新中国成立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两次社会转型。三大历史发展阶段就是:新民主主义、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社会转型是指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社会转型是指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从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从人治转向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三)关于建国后党史的分期 编写建国后的党史,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划分历史的分期。历史决议将建国后32年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从1949到1956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从1956到1966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从1966到1976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从1976年10月以后是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将1949至1978年的历史分为五编:第一编从1949到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党的新民主主义纲领在全国的实施;第二编从195…  相似文献   

13.
略论邓小平初级社会主义阶段的论断郑德荣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1981年邓小平同志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是对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所作...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11):35-36
如何评价党领导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即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直是党史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问题。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了明确结论。《决议》认为,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五十年,就是半个世纪。相对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来说,五十年时间不算长。但这五十年却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最快的一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年中,我国的社会向前跨越了三大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解放战争继续推进,解放了中南、西南、西北大片国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改革和城市的民主改革,使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面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通过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又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改…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L达自年的帝国主义、封建上又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厂,中国的历史掀开厂崭新的负。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有步骤地实现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本义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顺利完成片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这一伟大进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阶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第一:阶段是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完成对农业、手_11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17.
梁伟 《党史博采》2015,(2):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周恩来的基本思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必要并应较长存在的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应当采取和平的方式。与毛泽东和刘少奇相比,周恩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虽然有不少共同点,但亦有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阶段论的提出过程“新民主主义阶段”作为一个概念和理论 ,是刘少奇1951年7月在对中央马列学院学员的报告即《春耦斋讲话》中提出来的。他说 :“新民主主义阶段是过渡阶段也是准备阶段 ,即准备进入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最少10年 ,10年建设再加3年准备是13年 ,到那时看情形怎样 ,或再搞个五年计划 ,进入社会主义。①在《春耦斋讲话》之前 ,1950年5月 ,刘少奇为供销合作社问题给薄一波、刘澜涛写了一封短信 ,其中有两处使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提法 :“也不能说 ,创办合作社免除商人的中间剥削 ,在新民主主义阶…  相似文献   

19.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国初期 ,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重要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然而 ,国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存在多长时间 ?中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刘少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他认为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大约要经过 1 5年至 2 0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以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再逐步稳妥地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观点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主张以及《…  相似文献   

20.
《共同纲领》的全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的总纲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开始国家任务是建设新民主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共同纲领》为什么没写“社会主义”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