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国青 《人权》2010,(5):44-47
一、联合国人权工作的改革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主要包括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机构和国际人权条约机构。联合国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但同时也负有促成经济社会发展与增进全体人类之人权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人权问题最初只是一个国内问题,人权的法律保护最初也只是属于国内法范畴。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造成大规模摧残,人权问题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通过的(联合国宪章》明确宣布,联合国的基本宗旨之一就是保护人权,规定联合国各会员国有义务同联合国合作,共同促进国际范围内的人权发展。对人权的国际法保护及其研究已发展成为国际法的重要分支之──—国际人权法,亦即产生了国际人权和人权的国际法保护。那么,人权的国内法保护与国际法保护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世界人权之争因由探析徐俊忠世界性的人权之争已经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一些西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大打人权棍棒,并且借助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业已形成的人权机制,使人权之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人权这一曾经令人激动不已的理念,正在日益被工具化,即被当作某种政治...  相似文献   

4.
高心满 《人权》2014,(1):44-4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社会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因各种冲突引发的人权问题。其中,联合国主导的建设和平行动与维持和平行动一样,是联合国保护人权行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联合国主导的冲突后建设和平行动,着眼于从社会发展这一根源解决冲突问题,对于帮助刚摆脱冲突的国家实现持久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全球化时代共同难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庄严承诺和独特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将全面促进国际人权价值、国际人权理论、国际人权规范以及国际人权合作的新发展。新时代中国应顺势而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联合国人权机制,形成国际人权对话合作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话语体系,深度参与全球人权治理,讲好中国人权故事,切实提高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权法与中国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规定在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文件中,成为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国际准则.我国已签署、加入了一系列的国际人权公约,并且,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33条加入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内容.刑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具有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双重机能.国家承担的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义务,在修订后的刑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在少年司法的理念上,西方法治国家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少年司法的目的是保护、教育和矫治违法青少年,少年司法强调实质公正而非形式公正,强调国家和社会责任.而在"教育为主、感化为辅"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少年司法中,少年权利的特殊保护、教育与矫正等理念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强调.  相似文献   

8.
喻中 《人权》2004,(5):15-17
理论界在讨论人权问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认为,人权保护主要是国家与政府的职责范围。当代西方一些国家时不时挥舞的人权大棒,指向的对象也主要是他们认定的“侵犯了人权”的主权国家。但是,并非只有主权国家或政府才可能侵犯人权。2001年12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法学院的史迪芬·R·拉特纳(Steven R.Ratner)教授在《耶鲁法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文《企业与人权:一个法律责任的理论》,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跨国企业侵犯人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为我们认识当代人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推进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人权保护事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权》2013,(6):57-57
10月22日至25日,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罗艳华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了由乌国家人权中心主办的“国家人权保护制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国际研讨会。来自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法国外交部、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等机构  相似文献   

10.
浅谈人权的国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保护是自二战后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的,国际人权保护现今已经是国际人权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国际人权的保护在领域上不断扩大、保护机制上逐渐完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权保障的实现仍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杨宇冠 《人权》2006,(6):47-49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联合国和其他组织制定了大量人权或与人权有关的国际公约或条约。其中联合国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6个专门的人权公约,还有几十个与人权有关的国际公约;欧洲国家也制定了《欧洲人权公约》和几十个与人权有关的国际公约。人权和与人权有关的国际公约在  相似文献   

12.
保护的责任对现代国际法规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豪 《求索》2007,(1):101-103
“保护的责任”肯定在国家保护本国人民的责任缺位或失效时,由国际社会采取相应行动进行代位保护。“保护的责任”缘起于冷战结束后集体安全从“保护国家安全”转向“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全并重”所面临的尴尬与挑战。经前后四个阶段的发展完善,“保护的责任”已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项重要政策规范。“责任”代表了新世纪国际安全、人权领域的重要进展,对现代国际法律秩序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人权是指人们在实际中享有的并为法律规范确认的权利和自由。人权保护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社会主义国家也讲人权保护。文章还阐述了刑事侦查与人权保护的关系、存在的错误倾向及刑事侦查保护人权的意义,进而对刑事侦查的立案、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与检查等各个不同侦查阶段保护人权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徐莉 《求索》2010,(11):179-181
国际药品贸易中受专利权保护的药品价格远远超出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购买能力,从而侵犯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基本人权——生命权和健康权。TRIPS协议相关规则为实现药品贸易中的人权保护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不少缺陷,在完善和创新TRIPS协议的同时,亦可探索一些新的协调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宪政道路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走下去,不能寄望毕其功于一役。"人权"入宪给中国宪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我们基本同意这样的观点:宪政和人权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所内生的一种现象,是西方社会、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这其中没有夹杂任何有关期望将其作为解决国家危机、民族生存的工具性要求。然而,中国对于宪政和人权的思考却是西方国家坚船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一方面长期抵制和反对联合国的人权宣言和人权公约,一方面却屡屡对别的国家发起“人权攻势”。战后美国历届政府都宣称:“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美国和西方国家发动的“人权攻势”,主要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人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盛开 《人权》2006,(6):42-46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路易斯.阿博尔(Louise Ar- bour)在2004年“世界人权日”发表声明说,人权教育是推动“人人享有人权”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是发展人权文化的基本手段,是促进平等和促使人民在民主机制下参与决策的工具,也是防止侵犯人权和暴力冲突发生的一种投资。人权教育受到联合国专门性人权机构如此重视,与其赋权特性以及其在人权体系中的功能价值密不可分,也是其实践效果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杜社会 《前沿》2014,(9):206-209
从国际人权的视角考察,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历经了两个发展阶段:反歧视保护阶段与差别权利保护阶段。前一阶段的法律原理是反歧视制度中的弱势纠偏原则,其价值理念体现为对弱势群体“实质平等”的保障,这一阶段因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道德合法性未获得广泛认同,导致了政策实施的争议和困境。第二阶段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在少数民族差别价值和差别权利理论证成前提下的深化,其价值目标更多体现对少数民族“差别价值”的保障,这一阶段因差别权利理论提出其道德的合法性因而变得无可争议,并继而逐渐演变为所在国国家人权(实施)义务。  相似文献   

19.
刘佳佳 《人权》2008,(5):35-39
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广泛性的综合性国际组织,其人权保护机制自然倍受世人瞩目。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和变革,联合国系统内俨然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人权体系。这个体系不但包括设于秘书处的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专门处理人权事务的人权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促进和保护人权小组委员会、经社理事会下属的妇女地位委员会等等,  相似文献   

20.
子荷 《中国减灾》2013,(8X):23-24
<正>善待孩子,这是成人世界应承担的责任;孩子的命运也是在考验一个社会的良心。本刊记者搜罗了国外在孤儿监护、校园安全、校车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国家是孤儿的最终监护人从中世纪开始,一些西方国家便开始确立儿童保护"国家家长"的原则,这种理念演变为近代以来"国家亲权"的法律原则,即国家才是儿童的最终监护人,如果父母不能监护好孩子,国家有权力也有责任接管父母的监护权。因此,欧美的孤儿院,不但收留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孤儿;那些因家庭暴力或父母被剥夺监护资格的儿童,也会被政府机构强制带到孤儿院。孤儿院大部分支出由政府拨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