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日益引起我国各界的关注 ,有颂扬 ,也有批评 ,而更多的却是显示出人们对此不甚了解。本文从新教育观入手研究了大学生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导向。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变化轨迹与规律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荣伍 《前沿》2010,(11):25-27
在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生群体思想呈现出变化轨迹。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变化发展,发掘其中所蕴涵着的主要规律,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变化发展状况,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李瑞瑞 《前进》2016,(6):56-58
正当代大学生是拥有比较系统全面知识体系和较高综合素养的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就是在高度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也仍旧是我们培养下一代的宝贵财富。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4.
知与行的背离: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思想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能树立健康向上的正确人生观,注意全面发展,关心自身成长,但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具体行动上存在实用主义的倾向,目标与行动出现不统一。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错位表现在:学生以国家为重,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为主调的价值取向突出,但渗透着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思...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是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处于全球化时代与改革开放深化时期,我国大学生文化观念经历着震荡与碰撞,承受着困惑与撕裂、领悟着交融与整合。修正、完善并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观念,以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观武装自身和引领行动,既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又善于汲取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研究应从内外两方面入手,从外在来看对大学生研究应着重于社会大文化对其的影响,从内在来看应主要着重于青年个体内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具体表现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特征以及生理、心理等方面.在广阔的社会大文化与大学生个体内在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大学生文化.何谓大学生文化大学生文化包括年龄与地域两方面的特指,具体地说是代表一群16、17岁至30岁左右的大学生在以高校为主要阵地面向社会的心态、行为特征、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方式.由于这是一群在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大多数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尚未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群体,因此,在心态与行为特征上表现出一些大学生特有的气质."校园歌曲"表现了大学生的纯真、活泼,抒发了他们的向往与情怀;  相似文献   

7.
叶圆 《传承》2008,(12):72-73
研究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引导、培育大学生政治文化走向健康之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注入新血液,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导和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对政治文化理论的理解,联系实际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作浅要论述,并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建设作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引导、培育大学生政治文化走向健康之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注入新血液,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导和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对政治文化理论的理解,联系实际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作浅要论述,并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建设作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就是一个有梦想的民族。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集中体现在儒家的小康社会与天下大同的思想之中。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现实追求。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处理好精神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面对全球化与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当前,影响和制约当代大学生接受文化存在着十大主要矛盾:大学生培养目的的要求与其阅读取向;大学生文化选择与文化自觉;大学生个体文化困惑的自助与他助;大学生知“道”与体“道”;学校文化教育内容的设计与遵循文化习得规律;大学生文化教育的高要求与教师的文化素养;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大众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大学生的文化高需求与文化供给不足以及民族文化危机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必须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立法;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实施“读经典名著”计划;系统开设文化教育课程;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等措施切实增强大学生接受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15年艰苦漫长的谈判,中国于2001年11月10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入世后中国将与国际全面接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这必将给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由此形成的冲击波将波及各个行业和领域。那么,这一切对于未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2.
梁波 《前沿》2012,(15):62-63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本文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论述和阐释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指出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从经济到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现实的变化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对中学德育的性质、功能与绩效进行深层反思。摈弃构传统的中学德育观念和目标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中学德育的需要,推动着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建立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德育理念。一、中学德育对象的主体化是指当代中学生在日益扩大和深化的、全新的经济与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形成鲜明的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中学德育对象的主体化对传统中学德育的严峻挑战是,中学生热切希望按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那些不能满…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想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三次飞跃各有特点,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其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而产生的,是传承和创新、联系和发展的关系,本文对这三次飞跃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人的影响,表面上是通过有形的网络,而实质是通过无形的网络文化。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职业发展以及价值观念等,应该对网络文化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之中特殊品种的文艺图书,就更是必不可少地承担了传承并弘扬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 一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发展史上,为什么只有古老的中国文明能够绵延至今?为什么中国许多的文化典籍都能够得以完整地保存?我认为,这方面我国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编辑大师们功不可没!比如春秋时期第一位编辑大师孔子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学生德育问题,并把它列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又相继对德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尽管各国在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等方面各有不同,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等也互有差异,但是,在德育改革中也表现出某些共同的趋势。其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据北京市调查,五、六十年代女性平均在十四岁初潮月经,男性平均在十六点六岁开始出现遗精现象。而八十年代的女性一般在十二岁初潮月经,男性在十四岁左右出现遗精。上海市的调查表明:女性在十三岁初潮月经的占57.9%,男性在十四岁出现遗精  相似文献   

19.
认识重心的迁移与当代哲学的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才 《长白学刊》2005,(1):46-50
哲学的发展轨迹是与由实践所决定的认识重心的迁移相适应的.近代以降,由于人凭借工业和科技的力量将自身真正从自然中提升出来,认识重点也随之发生了由客体性向主体性、由社会性向个体性、由必然性向偶然性、由科学性向价值性、由无限性向有限性、由物质性向精神性、由统一性向多样性的转换.在当代,这种认识重点的迁移仍在继续并在多方面获得展开.它规定了哲学的基本主题及其演进方向,也规定了当代中国哲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文化软实力包括制度文化软实力和观念文化软实力两个部分,优越的政治制度本身就是制度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文化软实力特征: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也面临一些困境。只有走出困境,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政治制度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