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玲 《求索》2005,(9):88-9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考察中国和平崛起的历程,对于研究大国和平崛起的规律,澄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误解,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时代主题的转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指导;二、开展多边外交,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保障;三、融入国际制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路径选择;四、韬光养晦,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深远谋略;五、发展模式,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研究发达国家崛起历史经验,有助于破解中国面临的现实发展难题。研究大国崛起历史经验,应该重视理论工具的选择。需要跳出崛起-霸权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理论框架,以比较现代化视角研究大国尤其是美国崛起的历史经验。选择美国崛起的若干历史经验加以客观剖析,对于中国全面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综合国力是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20世纪后半叶,俄、中这两个邻国先后走上大国崛起之路.俄罗斯与中国的崛起,并成为当今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是其综合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在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正视与俄罗斯等其他大国的差距与不足,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努力提升综合国力,以建立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中国政府面临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举凡新兴大国崛起,都会同已有的霸权国展开霸权之争,最终通过一场全球性战争,导致霸权的更迭。但如今中国崛起是和平崛起,不会构成对他国的威胁。本文就中国不是威胁的八个理由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的三种国家崛起方式:挑战现存大国的军事战略方式;搭便车方式;以经济利益优先的霸权战略.中国不可能走其他国家崛起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条独特的和平崛起之路.中国的和平崛起有自身的特点、吸引力、战略布局,中国和平崛起的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既面临着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的大国博弈中去。而以自主创新的优势为先导,是赢得这场博弈,使中国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身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国家身份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目前国际社会中处于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崛起中的大国;也是一个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大国.[1]以上几种身份之间既有互补性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相冲突的一面.通过分析这几种身份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明确当前处于我国核心地位的身份是:崛起中的大国.  相似文献   

8.
大国成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认清世界的发展潮流,办好自己的事、与外部世界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大国崛起和保持持久繁荣的重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题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更需要处理好与各大国的关系,努力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展自己。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只有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才能有效化解国际社会的风险和挑战,保障国家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听到"小国崛起"这四个字,总是会心一笑,然后问,不是只有"大国崛起"吗?其实,如果静下心来想想,大国由于人口多、土地广、资源丰,要崛起不是件困难的事。换句话说,大国本来就应该崛起,即使在国家发展上走错路,也还有机会从头再来。但小国人口少、面积小、资源稀,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播出,它以宏大的主题、丰富的史料、壮美的画面以及富有思辩性的解说,展示了自15世纪以来相继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九个大国的发展历程,引发了我们对大国崛起之路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化大国,经历五千多年的历史没有中断过,曾经有过巨大的辉煌,但近代曾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日渐衰败。20世纪开始,陷入历史的低谷。经过100多年的奋斗,中国又开始站起来了。进入21世纪,中国又开始复兴,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他的崛起当然震撼世界,同时,又是和平崛起,令全世界发展中的国家羡慕,令发达国家妒忌。一  相似文献   

12.
大国崛起有赖于综合国力的上升,而文化实力又是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中的核心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国的兴衰.近代以来的德国,先后经历统一后的崛起与二战后的复兴与再统一这两个历史转变过程,并崛起成为当今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强国.近代以来的中国命运多舛,直到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才迅速提升,并成为当今世界第四大强国.尽管中、德之间综合国力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在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过程中,中国要特别正视在文化实力方面与德国的巨大差距,借鉴德国成功崛起的经验,努力提升文化实力,尽快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13.
蒋政音 《前沿》2005,(1):26-28
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理论的有力武器 ,是中国和平崛起题中应有之义 ,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将"风险与安全困境"视为大国发展崛起道路上的重大障碍与现实阻力,是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尤其是新现实主义的主要逻辑与基本论题.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缘由,中国在未来发展的很长的历史进程中,将阶段性的面临发展崛起的某种"安全困境"环境状态.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着手,对中国发展与崛起进程中"安全困境”的阶段性特征及...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各种各样的高峰论坛接踵而至,笔者也有幸多次聆听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和铿锵之声。在人民大学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业内专家开始谋划中国金融崛起之路;在北京大学“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高官名家纷纷点拨“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展望大国经济适逢快速崛起的良机,中国或许将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或许十年后经济总量就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6.
赵建华 《前进》2010,(12):55-56
前些时,我阅读了唐晋所著的《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这本装桢精美、视角新颖、选材大气的图书,令人读过之后感触颇深。《大国崛起》这部“史诗之作”时间跨度横亘500余年,空间包括这500年里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苏联)、美国等九个大国。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9,(10):4-9
60年沧桑巨变,60年波澜壮阔,60年时代变迁。在60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经历了磨难,也收获了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的硕果;同时向世人昭示: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不断创造着新的生活,书写着大国崛起的传奇。  相似文献   

18.
李英芬 《前沿》2010,(5):50-54
话语权是现代民族国家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秩序构建中,进行自我认同、利益表达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话语权的强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直接体现,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综合反映,它承载着话语权国的国家利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和文化霸权,掌握着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使得国际格局在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制度安排、舆论导向等方面更多体现着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并崛起着的大国,在迅速发展并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必须应该获得更多、更大的话语权,才能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而掌握和获得国际法律体系的话语权,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介绍15世纪以来欧美列强的崛起经验。90年代以降,我们经常被告知列强崛起是因为不择手段,这次则被告知它们的崛起是因为制度建设。《大国崛起》重新接续了80年代的传统,表达了两重含义:  相似文献   

20.
当中国初步走上繁荣富强之路,面对新世纪经济、政治、科技乃至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国际上出现了以“中国威胁论”、“文明的冲突”为代表的旨在预言未来世界的冲突与中华文明密切相关的论调。中国作为一个所谓“非西方”的大国,其全方位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一员,不会囿于一些国家的学者或政客提出的基于“西方中心论”看待世界文明的视角:而会以全球的视角,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以中华民族悠久博大的文化传统和宽广胸怀来面对全人类共同的危险和困境,理性地诠释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