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现在真正感到责任重了!”见到双桥区第八届党代表、通桥镇新民村支部书记童九英时,她正在新民村四社逐户走访,听取群众对区委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袁南生 《湘潮》2012,(6):1-1
2000年,我从湖南调往外交部工作,先后担任驻埃及使馆二把手、驻印度孟买总领事、驻津巴布韦大使和驻苏里南大使。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离开家乡13年了。13年来,在见识增长、白发增多的同时,我对家乡的依恋也在增加,对祖国的报效之情,对家乡的依恋之情,对亲友的思恋之情,融入到了我外交生涯的几千个日日夜夜之中。  相似文献   

3.
2006年夏,我大学毕业,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报考了“三支一扶”。经过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我回到了革命老区——滕州市滨湖镇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6,(6)
正来到青冈县青冈镇新民村的第一天,就听说了这样一句话:下雨不渗汤,刮风冒白烟,十年九涝不打粮。这是当地村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是村民们的自嘲,更是村民们的无奈。面对这样一个地不好,收入低,贫困人口多,没有产业的穷村,无疑给我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使我暗暗下定决心,我要正视困难,俯下身子,真心驻村,真情做事,真心为民。通过实地调察和分析,我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想法:新民村的低洼盐碱地能不能推广耐瘠薄、耐高  相似文献   

5.
工作变奏曲     
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一家私企.工作半年后,我当上了一个部门的小小主管,从那时起,我的自信心得到了不小的满足.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每天的小小成就感都源于下属对我工作能力的信服和对我所作出决策的认同,每天工作并快乐着。但在这家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在我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我应聘到家乡的一所高中任教。  相似文献   

6.
我1989年任虎城区楚家乡副乡长,邓平寿当时任乡党委书记。到2002年我离开虎城调大观镇工作,已和邓平寿共事14年。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口头禅,叫我难忘。  相似文献   

7.
2000年,刚满20岁的我退伍回到家乡,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我决心考上大学学习知识,毕业后回来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我考入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大学毕业,我先供职于贵阳一家公司,干了8个月有了一些积蓄后,我带着挣来的2万余元回到家乡发展大棚蔬菜创业。  相似文献   

8.
国强同志是从湖南大山深处走出的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国强同志身居高位,却始终对家乡怀着深深的情谊,正如他自己所言:“这些年来,我虽然一直没有在湖南工作过,但无论走到哪里,始终对养育我的家乡怀有特别深厚的情感,一直惦记着湖南的父老乡亲,想念着美丽的三湘四水,关注着湖南的发展变化。”2003年以来,贺国强同志先后4次回过湖南,其中两次是在中央组织部工作期间,两次是在中央纪委工作期间,我曾两次参与陪同。作为下级,更是有幸多次当面聆听国强同志的教诲和鼓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相似文献   

9.
贾春光 《共产党人》2008,(12):40-41
200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我对宁夏一直怀有家乡般的感情,这是因为我亲历了自治区筹建和成立的历史,随后又和老伴一起在宁夏工作了28年。我的大女儿刚会走路时就随我们来到了宁夏,因为对宁夏深有感情,她在大学毕业分配留北京工作后,主动要求回到宁夏工作。两个儿子都生于宁夏,长子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了到北京工作的机会,留在银川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10.
我的家乡在将乐,1934年1月,我在家乡参加了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革命队伍中长期从事医务工作。我找到党,并决心参加红军是在青少年时代,那时的福建,军阀混战,土豪劣绅与贪官污吏相互  相似文献   

11.
乔新柱 《湘潮》2012,(2):1-1
我是临澧县合口镇人,历史上合口镇是澧水中下游的重要水运码头,现在是湖南省百强小城镇之一。我于1961年从军离开家乡,到2011年正好50年。半个世纪以来,我除了在湖南省军区任职7年外,都在外省工作和生活,退休后也定居广东省惠州市。  相似文献   

12.
1978年,我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双流县黄水镇扯旗村。经过拜师学艺,第二年在家乡干起了无线电修理,日子过得虽不算富足,倒也轻松自在。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建立后,从1954年第一次回湖南.到1975年从长沙返回北京,毛泽东先后50次回到家乡湖南视察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累计时间300多天。他曾经说,我要搞几个调查的基地,一个放湖南,他把家乡湖南作为了调研考察工作的一个重点地区.在三湘大地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史实、胜迹、故事、佳话。他以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领导风格与伟大人格,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留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建立后,从1954年第一次回湖南.到1975年从长沙返回北京,毛泽东先后50次回到家乡湖南视察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累计时间300多天。他曾经说,我要搞几个调查的基地,一个放湖南,他把家乡湖南作为了调研考察工作的一个重点地区.在三湘大地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史实、胜迹、故事、佳话。他以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领导风格与伟大人格,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留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5.
“工作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这幅挂在我们县城大街上的标语很是醒目,周围不少老乡都响应了这个号召,趁今年春节之后招工,就在家乡县工业园里工作了。我姐今年也回来了,在一个厂里做包装工。今年开年逢上“用工荒”,民工特别吃香,厂里特地提了工资,还给了不少其他关怀物资。据说县里还下达了招工指标,做动员,可劲儿挽留出门打工的人。  相似文献   

16.
杨松福 《当代贵州》2011,(29):48-48
1982年我怀着对家乡的深情,放弃了省外的优越环境乖唪专业军人参加工作端铁饭碗的机会,义无反顾地从部队复员返乡,扎根基层,奉献青春。  相似文献   

17.
张贵生 《当代贵州》2011,(36):59-59
1993年,我从武警陕西总队退伍还乡。回乡后,看着家乡路、电不通,群众不富,我心里十分难受,内心对改变现状求发展的渴望前所未有的强烈。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我外出打工学习各种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西瓜、葡萄、西红柿及各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带回家乡传授给村民。  相似文献   

18.
乡思无尽     
黄彬 《湘潮》2011,(1):1-1
我17岁参军入伍离开家乡,在部队里工作、生活了50年,党和国家把我由一个农家子弟培养成一名将军,由一名普通中学生培养成最高军事学府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我以感恩之心回首往事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故乡——湖南,我怀念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感谢故乡的抚育之恩。  相似文献   

19.
涂阳斌 《学习月刊》2013,(11):14-16
1996年3月,我奉调从仙桃赴外地工作,开始"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生活。多年来,我很少回家乡。思乡的时候,就靠读来自故乡的书解思乡之谗,"书",成了我从故乡吸取"营养"的"脐带"。多年间,我收到家乡方方面面朋友寄赠的图书168册,林林总总,在我的书橱里排成了  相似文献   

20.
"工作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这幅挂在我们县城大街上的标语很是醒目,周围不少老乡都响应了这个号召,趁今年春节之后招工,就在家乡县工业园里工作了。我姐今年也回来了,在一个厂里做包装工。今年开年逢上"用工荒",民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