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马肠痉挛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马肠痉挛182例,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症状病马呈现间歇性腹痛,起卧不安、倒地翻滚,全身出汗,呼吸加快,发作持续时间约15min左右,间歇期与健畜无异,此病如不及时治疗常继发肠变位...  相似文献   

2.
马动力性疝痛病占我场疝痛病的99%以上,包括胃扩张、风气疝、便秘疝、痉挛疝。我们共治疗这类疾病861例,死亡2例。现将治疗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提高疝痛病的治愈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治疗开始时,确诊疾病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鉴别是急性胃扩张还是其他疝痛,因为当马患急性胃扩张时不能投给大量药物。根据马的饲喂情况、临床症状以及插入胃管检查,即可确诊为急性胃扩张还是其他  相似文献   

3.
马肠麻痹在兽医临床中常会遇到,有些病程较长的便秘疝马,虽用药物、直检(或捶结)、剖腹按结等方法将便秘疝治愈了,但继发的肠麻痹则用一般疗法不易奏效。尤其是便秘剖腹病马,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使手术前功尽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从1966年开始用敌百虫灌肠给药的方法,多年来治愈了几十匹肠麻痹病马,多数经一、二次用药即可治愈,效果令人满意。 (一)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4.
一只4岁西德牧羊犬,因误服大量用于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草药2d后腹围明显增大,食欲不振,小便色黄、量少而频,遂来所就诊。临床症状经检查,病犬体温38.2℃,脉搏136次/min,呼吸36次/min;腹围呈对称性巨幅增大,腹压较大;四肢皮肤水肿并出现局部...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音诺尔公苏木王某的1峰骆驼,20d前去势,7d后发现吃草逐渐减少,不喝水、不反刍,来站求医。临床症状行走四肢僵硬,体躯摇摆,腹部紧缩,牙关紧闭,口内有大量臭唾液;骟割伤口已愈合;体温39℃,心跳85次/min;听诊肺部肺泡音粗厉,肠...  相似文献   

6.
狐狸中毒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发病快、病情急、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养狐业的发展,本病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病因 摄食变质、发霉、腐败的饲料、食品、肉类和腐烂的青菜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饲料突然变更、高温拥挤、长途运输等是诱因。临床症状 病狐食入上述饲料1~2d后出现症状,精神沉郁、蜷卧,体温39.8~41.5℃,脉搏126~142次/min,呼吸41~46次/min;眼结膜潮红,鼻镜、口腔干燥;随后出现呕吐、腹痛呻吟、腹泻,粪便呈水样、粥样、膏样,有较多的粘液和血液;肠音初期增强,中后…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Meningioma)在家畜比较少见。1983年2月,在我院兽医院曾遇1例因疝痛死亡的病马,经病理学检查,发现该马患有脑膜瘤。 (一)临床症状 病马12岁,骟,黑色。右眼失明以及站立时向右侧倾斜。死前一个多月时开始流涎。患畜精神沉郁,四肢站立不稳,步行蹒跚,磨牙空嚼,脉象沉而无力,口色青黄,舌质较软,心音及大、小肠蠕动音均较弱。经治疗,精神、食欲有所恢复,后因疝痛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和县城南乡苏某饲养肉用犬73只,1998年9月12日部分犬发生以呕吐、拒食、发热和蛋白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至9月15日相继发病51只,发病率69.9%;死亡22只,病死率为43.1%。畜主曾按食物中毒和犬瘟热治疗,均未奏效。1 临床症状最急性病例主要是呕吐、拒食、精神极度沉郁,往往来不及治疗就死亡。急性病例初期精神呆滞,体温39.5~40.0℃,心跳120~180次/min,随后降至60~90次/min,呼吸10~15次/min。多数病犬厌食、饮欲增强、呕吐、腹泻,有的呕吐物带血或鼻出血。…  相似文献   

9.
凤翔县虢王公社郭家凹一队,六岁挽用骟马一匹,因疝痛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于1980年5月5日来我院就诊。 (一)临床检查 患马膘肥体壮,被毛光泽,精神及可视粘膜均佳。体温37.5℃,脉搏51次/分,呼吸12次/分,肠音较弱,直肠检查盲肠内少有蓄粪,余不认明显变化。灌服清肠汤一剂,液体石蜡500毫升,嘱畜主停喂一夜,观察动静。是夜未见起卧,照常排粪排尿。令其恢复正常饲喂,喂饱之后,又出现剧烈疝  相似文献   

10.
选择自然感染牛痒螨的杂交牛30头,将其分成6组,每组5头,第1~4组分别用阿维菌素浇注剂(阿维必淋)按0.2,0.3,0.4和0.5mg/kg体重剂量在牛背部皮肤1次浇注给药;第5组用阿维菌素注射液(阿福丁)皮下1次注射;第6组为不治疗对照组。通过治疗后不同时间对每头试验牛皮肤固定部位的寄生虫检查和临床观察结果,评估阿维菌素浇注剂对牛痒螨病的疗效。治疗后第7d显微镜检查时,仅从阿维菌素浇注剂0.2mg/kg体重剂量组的2头牛分别查到1和3个活螨(寄生虫指数为1);之后,第14,21和35d显微镜检查时,各治疗组牛都未查到活螨(寄生虫指数为0);治疗后第7d观察,各治疗组牛的临床症状和皮肤病变都有程度不同的减轻,到第21d治疗组牛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康复。对照组牛被观察到14d,感染程度较试验开始时更严重。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浇注剂体表浇注给药,0.3mg/kg体重剂量对牛痒螨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与阿维菌素注射液推荐剂量0.2mg/kg体重剂量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1.
犬疝在临床上较多见,但犬双侧腹股沟疝较少,笔者1997年经手术治愈1例。病史 普兰店市墨盘乡中山村李某从外地购一家犬,饲养近2周后发现不爱运动,精神不振,被毛无光泽,采食量减少,日渐消瘦。临床症状 犬体重28kg,虚弱、消瘦,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腹部增大,有时见呕吐。站立保定检查疝囊鹅蛋大,仰卧保定检查双侧腹股沟孔有2.5cm,皮肤及疝囊柔软,囊内且有食物。手术治疗 肌肉注射氯胺酮2mL行全身麻醉后再肌肉注射200g/L安钠咖3mL,同时用葡萄糖液200mL、维生素C5mL静脉滴注。仰卧保定…  相似文献   

12.
马属动物肠结石是在肠管内形成的病理性矿物质晶体的凝结物。作者采用剖腹术治愈马骡肠结石7例。 (一)病因分析 经调查7例肠结石病畜均有慢性胃肠卡他病史,消化不良症状反复发作。由于长期饲喂含磷酸镁较多的饲料(麸皮),在碱性的肠内容物中,与肠内腐败所产生的氨合成磷酸铵镁,沉淀后逐渐形成结石。同时这些病畜多患有异嗜症状,经常在地面舐食泥土、沙石、毛发等杂质,这也是形成肠结石的原因。 (二)主要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随着结石的增大逐渐严重。当肠腔尚未完全阻塞时,病畜表现轻度的周期性腹痛,其间歇期如健马一样,尚能采食饮水,排粪排气,粪便干稀不定。体温、脉搏、呼吸多无变化。出现腹痛时,食欲废绝,肠音减弱。肠腔完全阻塞的病畜,则呈现剧烈的腹痛、呻吟、大汗,肠音消失,呼吸、脉搏增数,口腔干燥,结膜黄染或暗红色。如结石堵塞小结肠末端或直肠狭窄部时,病马不断取排粪姿势,还常出现会阴部水肿。病的后期,多继发肠鼓气和肠炎。  相似文献   

13.
茵陈四黄二术汤治疗马骡黄疸作者曾遇到4例患黄疸的骡,经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留福镇张某饲养的1头黑公骡营养良好,检查:T39.9℃P66次/分钟,R26次/分钟。精神倦怠,食欲减退,肠音弱,眼结膜显著发黄如橘色。口温稍高,口于少...  相似文献   

14.
发病情况 1992年3~4月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的2个驼群发生麻黄中毒。2个驼群共有骆驼81峰,中毒6峰全部死亡。临床症状 病驼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胃肠蠕动音减弱,排粪减少,粪球干小;心跳80次/min,搏动亢进,有的心律失常;瞳孔散大,视力减弱;呼吸困难,严重者肌肉震颤,行走踉跄,甚至出现惊厥,最后卧地不起、心力衰竭与窒息而死。剖检变化 尸体极度消瘦,毛色变淡,心脏扩张,支气管粘膜出血,肺充血、水肿,胃肠内充满气体。防治 防止骆驼采食麻黄,干旱年份的春天返青季节驼群不要到密生麻黄…  相似文献   

15.
幼驹脐下组织增生在兽医临床上较少见。1999年4月26日,我院收治1头患病骡驹,脐部下方长出一个形如拳头大小的囊状增生组织,经手术切除,7d后愈合良好。1 发病情况无棣县北小王村张某的1头母骡驹,1999年1月4日出生,15d后发现腹部脐下有一小包并逐渐增大,于4月14日起在乡兽医站治疗十余天未见效,4月26日来我院就诊。临床检查,体温39.6℃,呼吸32次/min,脉搏56次/min,营养一般;病骡驹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皮肤弹力降低,眼窝下陷,可视粘膜潮红,口腔干燥,舌苔增厚,肠音弱;腹脐部有…  相似文献   

16.
白头翁汤是《伤寒论》中的名方,常用来治疗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症。笔者根据本方不单有除湿止痢,还有泻肝火疗目痛之功效,用本方治疗16例急性结膜炎,获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收治的16例病畜均属成年畜,其中牛7头,马(骡)8匹,长白种公猪1头。按临床症...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1924到1937年的14年中于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家畜病院,在家畜内科学主任教授小华和忠士博士指导下,开始着手做多发的马疝痛的研究。共做各种疝痛病畜350多例。其结果如下: (一)关于疝痛马尿液的研究 作者首先研究了100例疝痛马的尿液,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1.疝痛马的尿量、尿色、反应及比重:尿的一般性状的改变和疝痛的病性及经过有关,其中有实践意义的是色、臭及尿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新疆石河子地区某些农场经常见到一种以骤发性剧烈疝痛和体温下降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的马病。病因目前尚未弄清,但因病马死亡后,盲、结肠(或其某一肠段)的粘膜呈弥漫性瘀血、出血、水肿和广泛糜烂或坏死,故基层兽医人员和驭手常称此病为马的“红肠子”病。 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此病多见于役马,发病无性别之差异,常在夏秋季节多发。笔者所见数十例病马均为4至9岁的役马,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马属动物肠变位发病率占疝痛病的3~5%,比较难治疗,死亡率高。笔者应用大剖腹法治疗马类动物肠变位11例,治愈8例。施术方法如后。 (一)材料和方法 1.保定:右侧横卧保定,左后肢后拉固定。 2.麻醉:电麻或药麻。 3.器械和敷料:除备齐常规剖腹器械外,要准备消毒过的大盆子和塑料布(放肠管用)。 4.人员分工:术者1人,手术助手2人,器械助于1人,麻醉师1人。 5.施术部位:左侧髂区肷窝中前部,腰椎横突下缘5~7厘米、棘助软骨后5~6厘  相似文献   

20.
海狸鼠膀胱脱诊治一例一母海狸鼠,下午表现不安,食量减少至晚间不食,尿中混有血样物,次日晨发现阴户后有一梨形物突出,来我校动物医院就诊。临床检查体重4kg,膘情上等;体温38.8℃,脉搏152次/min,呼吸60次/min;表现极度不安,弓背站立,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