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韦宗友 《东南亚研究》2006,(2):35-41,87
本文详细考察了1954-1960年间美国与东南亚小国柬埔寨之间的关系演变历程。独立后的柬埔寨,一度对美国怀有好感,希望通过获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来发展本国经济、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独立。美国虽愿意对柬埔寨进行援助,但是其根本目的却是要将柬埔寨融入到美国在东南亚编织的反共体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在美援根本目标上的分歧与矛盾逐渐显露并激化。美国无法容忍柬埔寨独立、自主的中立路线,试图通过削减美援、甚至策划政变的方式改变柬埔寨的外交政策。然而,美国并未达到目标,相反使一度对美国怀有好感的柬埔寨走向自己的对立面。美柬关系的演变对研究这一时期美国与其他新兴独立的中小国家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中,美国对柬埔寨的政策是服从于它对越南的政策,而美国对越南的政策又是服从于其全球战略利益的。1970年3月18日,美国策动朗诺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的统治。这是美国在其对越南的政策陷于困境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东埔寨:到1961年6月底为止,美国根据“商品进口计划”一共对柬埔寨提供了2千1百20万美元。在这些款项中没有把军事“援助”项下撥出的建設“援助”计划的费用(如金边的工艺学院的校舍及設備——1百60万美元;或維修金边到西哈努克城的公路——2百70万美元)计算在内。技术“援助”达到2百70万美元,包括对農业、工业、公共卫生和教育的“援助”。  相似文献   

4.
在从1789至1814年的法国革命全部发展过程中,发生过两次政变。第一次是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第二次是1799年11月9日的“雾月政变”。在这两次政变中,第一次政变无疑具有更关键的意义,它摧毁了革命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派别即雅各宾派的革命民主专政,结束了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联盟,一步步把人民群众从政治生活中驱逐出  相似文献   

5.
围绕八·一九事件的一系列活动不是简单的活动。继事件之后,苏联宣布解体,俄罗斯联邦建立了叶利钦体制,但这种体制极不稳定。一、政变的评价围绕政变失败的一系列活动决不是简单的活动。可以说是人为的、权力斗争和历史必然因素的综合效应.政变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具有象物理力的集体如何使用决断力。叶利钦曾说:“克格勃特种部队比美国的特种部队经历了更好的训练。他们如果果断行动,我们都要被杀死。他们有完全左右形势的能力”。克格勃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亚洲作为对付共产党人的前哨陣地的南越,花費了很大代价和遭到重重困难,結果将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当年青的伞兵們行动起來反对一个受美国支持的政府的时候,“美国新聞与世界报道”杂誌国际通訊欄的一个記者随即飞到西貢去打听关于這次政变失敗的內幕消息,下面便是他的报道,原文未經刪动。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柬埔寨国名为柬埔寨国。柬埔寨国是一个领土完整、和平、民主、中立和不结盟的独立、主权国家。柬埔寨国的主权范围包括其大陆、海岛、领水、领海、大陆架和空间。 柬埔寨国的口号是“独立、和平、进步和幸福”。  相似文献   

8.
一、柬埔寨經济的概观 1.中立政策 柬埔寨在十九五三年十一月九日获得完全独立,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公布永远中立法以后,一直在坚持中立主义政策。柬埔寨不和任何国家締結軍事同盟,在日內瓦停战协定訂立以后并沒有接受美国要求,加入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約組織。尽管在柬埔寨的外援中,美国佔  相似文献   

9.
在俄罗斯的政治文献中,常常把1917年的十月革命称为“政变”.正确区分“革命”和“政变”,对正确理解俄罗斯历史发展道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革命与政变的区别在于,革命是提出和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改变财产的形式,破坏旧的权力和统治体系.革命必须要有有利于革命发展的形势,就是社会下层不愿意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上层也不可以再像以前那样进行统治.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前,俄国正是形成了这样的局势.并且,在二月革命后仍然存在着有利于革命发展的形势.显然,把俄国十月革命称为上层的政变是不正确的.同时,在当时的情势下,改良的机会不大,力量的优势在革命者一面.  相似文献   

10.
美国D.T.斯登堡写的《柬埔寨》一书,曾于1959年再版发行,該书主要談論柬埔寨的社会基本情况,但书内不少地方却伤害了柬埔寨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有些叙述也不切合实际,不过书中提供了不少資料,现在摘譯其中一部分(社会結构),仅供研究柬埔寨国家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粉碎一起由军事强人———奈温的亲属策划的家庭政变对许多人来说是好消息 ,但这对民主发展并没有什么帮助。奈温的亲属告诉审问者 ,他们策划政变是因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他们损失了许多钱 ,而且他们不再享有特权。没有人会相信那些被逮捕的人竟然会策划一场“政变”。这起粉碎政变最有可能的目的便是军政府自身在为后奈温时代做准备。军政府旨在打垮奈温家庭势力的紧急行动非常明智。他们不希望出现另一股势力。  相似文献   

12.
自93年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以来,柬埔寨两首相及两大执政党之间的矛盾一直在不断发展,并逐步升级,最终引发了今年7月的武装冲突。第一首相拉那烈流亡国外。柬埔寨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及产生的后果深深地影响着柬埔寨的内政、外交乃至今后的发展方向。武装冲突的产生1997年7月5日,洪森以拉那烈“非法进口武器”、同红色高棉谈判“准备发动内战”为由,下令效忠人民党的军队解除拉那烈部队的武装。由此,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枪战。5日晚,金边实行“宵禁”。第二天,宵禁解除后,双方又发生了冲突,并波及到其它省份。这次冲突的发生是与柬…  相似文献   

13.
Ⅰ.創立及其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柬埔寨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八日摆脫了法国殖民主义,取得了政治独立,卽“法兰西联邦內的独立”。早在同年二月十六日,卽独立前九个月,創立了这个学院的前身——法律經济学院,它是柬埔寨最初的高等教育机关,是以“培养柬埔寨的行政、法律、經济各部门的人材”为目的而設立的。 到目前为止,这个法經学院只有十五年的  相似文献   

14.
1960年8月,老撾发生了以貢勒大尉为首的爱国軍事政变,在民主、进步和要求和平中立的力量支持下推翻了亲美卖国和坚持反革命內战的独裁政府而成立了有进步力量参加的、奉行和平中立政策的富馬合法政府。这給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一个严重的打击。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一些主要的資产阶級报刊对美国的对外侵略政策,特别是对远东的侵略政策发出了悲观的論調,并且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認失敗。代表着美国石油壟断組織和接近国务院的《美国新聞与世界报道》杂誌就美国对老撾“援助”方面也无可奈何地供认美“援”的不得人心和美“援”政策的破产,正如其招供所說:“美援买不到盟友,也不能使弱小民族变为强大。”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一些壟断資本組織对美国对外政策的悲观失望的情緒。  相似文献   

15.
美国近年来非常注意柬埔寨国内局势和它的外交关系,多方搜集有关材料,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研究所的刊物发表了一篇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政治系讲师的文章,作者回顾了1962年柬埔寨各方面的情况,竭力搜寻人民社会同盟内部和柬埔寨国内社会的矛盾,窺測它的对内对外政策动向,为美国政府効劳。 現节譯該文一部份,仅供研究柬埔寨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25—26日,第三次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在曼谷举行,会议的“最后决议”指出,柬埔寨人民抗越救国斗争进入新阶段,民柬力量在全国各地非常活跃,越南无法征服柬埔寨。决议号召民柬联合政府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支持下,团结一致,进一步开展斗争,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以便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实现民主选举,建立一个独立、不结盟和中立的柬埔寨。那么,目前柬埔寨抗越斗争的形势究竟怎样,还存在什么问题呢?本文试图概要地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俄国学在阿·克尼亚泽夫撰写的<谁发动了"郁金香革命"--2005年吉尔吉斯政变纪实>(莫斯科2006年版),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吉尔吉斯政变的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政变过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美国的干涉、制造社会舆论、部族的传统基础、强力部门的软弱、阿卡耶夫沽名钓誉的苦果、新领导人的组成、对华关系与上海合作组织等.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59年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日本帮助柬埔寨在离马德望75公里的地点设立一个农业和牲畜词养中心,在金边建设一个用水供应系统。 此外,日本外务省的海外技术合作计划协会正在调查在柬埔寨设立电力站的可能性。这个计划可能包括建设一个最高生产能力为62万5千瓩的发电站,以便发展湄公河下游地区——三波。  相似文献   

19.
柬埔寨的农业──柬埔寨的农、林、渔、牧业之一少林,天枢前言古代柬埔寨是东南亚地区强国。中国古书记载:“扶南国,方五千里,南夷之国,最为强大”。扶南不但是海上贸易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强国。历代君主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整治土地。扶南所处的湄公河下游三角...  相似文献   

20.
1960年11月11日,西貢发生了一次主奴之間的明爭暗斗的軍事政变。这是美帝国主义試图通过一脚踢开吳庭艳而換上了另一条走狗以便更順利地来奴役越南南方的政变,但沒有如愿以偿。資本主义国家及其附庸国家的許多报刊就这一次已經破产的西貢政变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报道。我們在这里特别选譯了菲律宾《馬尼拉时报》的报道。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到在这次西貢政变之前美吳集团反动的法西斯統治的一些情况。而且也可以看到越南人民反美吳集团的运动日益扩大,使美国走狗們感到了絕望和惊慌失措的狼狽相。本文标題是編者加上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