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蝇效应     
《时事报告》2013,(1):55-55
马蝇效应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有位叫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人你的内阁。”林肯问:“为什么呢?”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林肯是美国历史的一个谜。他出身贫贱,自学成才,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他一生充满坎坷,饱受挫折。却不屈不挠地追求个人的政治抱负:他的长相平平,不修边幅,却迷倒了千百万的美国人。是什么使林肯享有这样高的感召力?我曾问过许多美国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林肯的幽默感染了后人。那么,林肯怎样培养了自己的幽默感,幽默对他的人生又起了什么作用?这得从林肯的苦难人生说起。  相似文献   

3.
韦特莱法则     
《时事报告》2013,(11):53-53
许多人常常会向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咨询成功的秘诀。这时,他总会对人提到林肯。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通过奋斗而成为美国总统,林肯被公认为励志偶像。他去世后,人们在他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发现了他幼年时的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4.
诚实的林肯 阿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名的总统,他出身卑微,但为人和蔼公正,诚实厚道。 林肯21岁那年,在朋友开的一家商店里当店员。有一天,一位老妇来买纺织品,多付了12美分。林肯当时没有发觉,等他结帐时发现多了钱之后,当晚就步行赶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钱退给了那位老妇。又有一次,一位女顾客来买茶叶,林肯少称了四盎司,为此他又跑了好长一段路把少给的茶叶补上。附近的居民都很尊敬和喜爱这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亲热地称他“诚实的林肯”。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曾经担任过20多年《真理报》总编辑的阿法纳西耶夫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这里我想起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白宫。白宫有一个著名的椭圆形大厅,在大厅周围走廊的墙上挂着美国历届总统的画像,从林肯到里根,他们用睿智而和善的目光看着来访者。而谁都不会回想这位睿智而和善的林肯当初曾把试图独立的南方各州淹没在血泊中。在我国却一切都正好相反。斯大林一死,所有的脏水都泼到他身上,所有坏事都归罪于他。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所有第一号领导人,如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全都不能幸免。他们的肖像早就…  相似文献   

6.
近日翻书,竟从不同的两本书上看到两位名人异曲同工的廉洁故事。一个是关于美国平民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1837年,林肯辞去新撒伦邮政局长职务,前往春田镇担任律师。一天,州政府来了一个人,向他收取一笔未曾缴清的邮费。还没等那人把事情说清楚,林肯就从身上摸出一个钱包,数也不数就交给那个人,说:“过去你们是每个月都来收钱,这一次却过了五  相似文献   

7.
蒲安臣清楚,西方列强面对日渐衰弱的大清帝国不会轻易重新修约,因此他把访问的首站选在自己的国家——美国1860年,与林肯颇有交情的蒲安臣全力协助其竞选总统,并因此于次年丢掉自己的议员席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林肯就职总统后很快任命他为美国  相似文献   

8.
诚实的林肯诚实就是说话、办事、待人接物有老实的态度。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品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林肯是人类历史上被人们称为诚实廉洁的人物之一,马克思也称赞他“是一位达到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人物。”  相似文献   

9.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 ,曾在海军里担任过要职。一天 ,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看 ,压低声音问 :“你能保密吗 ?”对方答道 :“当然能。”“那么 ,”罗斯福微笑着说 :“我也能。”一次 ,林肯总统正在演讲 ,一位先生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一看 ,只有两个字———“傻瓜”。林肯镇静地说 :“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 ,全部只有正文 ,不见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 ,刚才那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却忘了给我写信。”前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出身贵族 ,能言善辩。一次 ,在联合国大会上 ,英…  相似文献   

10.
林肯的批评艺术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当我们听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们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因此,他提倡批评别人要从正面入手。1863年初,美国南北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严重时刻。在这种时刻,林肯给蓄意肇  相似文献   

11.
父亲:“汤姆,听着,林肯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班里最好的学生了。” 汤姆:“是的,爸爸。可是他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美国  相似文献   

12.
逸闻趣事     
背:蜘蛛吓到撞车;喜:快餐送辆靓车撞车的理由有时候千奇百怪,但一名叫詹姆斯·李的美国男子居然因为受蜘蛛惊吓而撞车,更让人啧啧称奇。美国媒体报道,28岁的李10月4日上午在开车时,由于受到车上一只蜘蛛惊吓,他驾驶的2003年款林肯领航者运动型多功能车撞到了树上,他的鼻子也因为安全气囊撞击受伤流血。尽管撞坏了他的林肯车,但李却并不会因此没车开。原来就在上个月,李在麦当劳快餐店吃了一份“巨无霸”套餐后,从麦当劳意外赢得了一辆沃尔沃XC90运动型多功能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名妇女在家中收养86只小动物,超过规定数量数十倍。尽管被…  相似文献   

13.
刘丽 《中国减灾》2010,(1):33-33
林肯预感到自己的死亡 美国总统林肯于1865年4月14日遭到暗杀,而林肯死前的3天就预感到自己要死,并且告诉了自己亲近的人。  相似文献   

14.
忍受挫折     
一位颇有成就的老总已拥有亿万资产,事业已达辉煌。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沉思了片刻说:“那就是要忍受挫折。”大凡成功者,都会受到比常人更多的磨难、更多的挫折。美国总统林肯,世界闻名,而正是这位闻名的总统,“挫折”却一次次降临到他的身上。他的部分简历记满了被“挫折”光临的轨迹。9岁母亲去世,悲愁的生活雪上加霜;22岁经商失败,债务缠身;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连工作也丢了;26岁结婚前夕,女友突然病逝;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直…  相似文献   

15.
周谷 《新东方》2000,(2):11-15
举世闻名的国际间谍和尚照空,出家前涉足世界大战中扑朔迷离的间谍活动。他曾仰慕美国林肯总统,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有过深交,向中国军阀吴佩孚献计镇压工人运动,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也曾被各国政治驱逐出境。最后。他看破红尘。削发为僧,在中国与佛结下后世缘。  相似文献   

16.
唐代有位茶博士,名叫陆羽。他毕生研究、宣传茶道,有《茶经》一书传世,被德宗皇帝当面尊称为“茶博士”。现代也有位茶博士,名叫李瑞河。他祖籍福建漳浦县,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世代种茶。从茶叶的种植与制造、销售都有独特的技术与经验,曾荣获林肯大学名誉博士称号。身兼天仁集团、天福集团总裁的李瑞河,以陆羽为师,以弘扬茶文化为己任,为中国茶史写下了全新的一页。他经营的茶叶连锁店、分公司遍布五大洲,达300多家,独步世界茶叶市场。他的事业红红火火,但他仍不满足,因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座集茶文化大成的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食品概念"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杜瑟勒酷爱读名人传记,他从来都是以公司的"二号人物"自居。因为在他心中,林肯、罗斯福等美国著名总统才是公司的董事。杜瑟勒详细阅读了这些名人的生平事迹,从中学到了他们为人处世的种种人生哲学。那几年美国经济不景气,杜瑟勒的公司也受到了影响。每当他想对员工们发火,或对着犹如小山般的待处理文件唉声叹气时,他都会问自己:"如果是林肯的话,他会怎么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18.
冯俊扬 《半月谈》2003,(10):76-78
美国总统布什5月1日在“林肯”号航空母舰上正式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战斗已经结束。但是布什在讲话中却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回避“胜利”这一字跟。其实,“胜利”是布什政府期盼己久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又要竭力回避呢?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在伊拉克的战果仍有许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胜利”本身已经被打上了折扣。此外,宣布战争胜利将迫使美国按照国际公约履行义务并承担责任,这对于布什政府来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深深扎根的公司智慧是非常有力量的。基本意向和价值在公司的几代人之间得到了坚持。它们塑造了公司的文化。它们建立了一种认同感,一种作为建立复杂公司的多样的关系的核心认同感。领导者J.P.霍尔——Hallmark的创始人——的价值,在他离开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影响着公司。伊利诺斯的林肯生活杂志的经营哲学即使在今天也反映了它的同名者亚伯拉罕·林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王林肯是山东高密县人,原名王麟阁,参加八路军后,改为王林肯,生于1888年,卒于1960年,194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韩复榘主鲁时,王任蒲台县县长。抗日战争爆发,韩复榘弃守黄河,逃离山东。王基于爱国热情,组织了蒲台县抗日大队,抗击日寇。撤至黄河南后,武装虽被国民党地方势力收缴,但他抗日爱国之心不渝,仍以蒲台县长身份重组武装,活动在安丘县召忽一带。1938年秋末,与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相商,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