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爱萍 《人大研究》2005,(12):40-40
福建省永春县人大常委会自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开展代表约见活动,在闭会期间组织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要求限期解决一些问题。三年来,人大代表围绕各种社会问题,向约见的政府官员提出意见和建议23项,有8项得到当场解决,16项得到解决,其余的问题、建议也都有了明确答复。代表约见,是人大代表为民代言表达民意诉求,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举措。代表法明文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按前款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永春县人大常委会自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在闭会期间组织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要求限期解决一些问题。三年来,该县人大代表围绕各种社会问题,向约见的政府官员提出意见和建议23项,有8项得到当场解决,8项得到限期解决,其余的问题、建议也都有了明确答复。  相似文献   

3.
正人大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如何履职?如何发挥作用?约见被看成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是法律赋予代表的一项职权和执行代表职务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代表对国家机关实施监督的一项法定履职活动。依据《代表法》第22条规定,人大代表按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被约见的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或者由他委托的负责人员应当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代表约见,是闭会期间各级人大常委会在组织代表视察时开展的一项活动,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一种方式,具有明显的监督作用。近几年,各级人大代表运用约见的形式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逐渐多了起来,有效地促进了“一府两院”的工作。但是,在约见中有的环节不很规范,笔者谨以此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约见人大代表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接触群众,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的一种形式,也是改变人大机关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政群关系的一种好办法。然而,就目前情况看,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约见代表时的方式方法不够妥当,有的以领导者的身份自居,把约见的代表叫来"指示"一番,没有真正与被约见的代表真心实意地交心。结果是代表约见了,真实情况没了解,实际问题没解决。代表称这种约见为"接见"。这种"接见式"的约见代表,不但不合适,也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6.
《代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按前款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被约见的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或者由他委托的负责人员应当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可见,代表约见是闭会期间各级人大常委会在组织代表视察时开展的一项活动,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一种方式,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组成部分。近几年,各级人大代表运用约见的形式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逐渐多了起来,有效地促…  相似文献   

7.
《浙江人大》2012,(Z1):77
据《新京报》报道,2012年1月15日上午,吴守伦、高扬和吕清等3位人大代表约见北京市住建委负责同志,为选区一停运电梯"求解"。两个小时的约见交流后,3位代表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停运两年半的电梯"下周应该就能开起来"。代表约见官员解决的是一电梯停运的小事,可是,这一"小事"的社会价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代表法相关规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可以约见政府官员,履行监督职责——几天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约见会"在浙江省东阳市吴宁街道办事处举行。本次约见的主题是吴宁街道老城区范围内小区广场路灯不亮、维护管理缺位的问题。根据政府部门职能划分,约见对象为:市行政执法局、市城投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约见活动的主角则是徐希超、潘红成、周聿忠等3名市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9.
罗蔚 《公民导刊》2008,(1):33-33
人大代表“约见”基层官员成功的很少,其原因在于《代表法》规定了人大代表可以约见官员的权力.但并没有相应的措施保障。2007年,重庆《忠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的出台,完善并细化了制度设计,使“约见”具有了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信息超市     
《新疆人大》2009,(12):22-26
三查(察)·督办裕民县人大代表约见政府组成人员近日,裕民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人大代表约见政府组成人员会议。代表们围绕哈拉布拉乡南村集体草场纠纷问题、解决哈拉布拉乡南村道路问题等有关民生事项的意见、建议与政府组成人员进行了面对面沟通。通过约见,代表们提出的大部分问  相似文献   

11.
本期"专题报道",聚焦重庆南岸区"小人代会"上的"人大代表约见活动"。87位人大代表、4位副区长、11位局长、5个热点问题,这是7月17日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约见活动中的几个关键数字。如此大规模的开展代表约见活动,不仅在南岸区人大历史上,就是在重庆市各区县人大中都属少有。没有歌功颂德、没有穿靴戴帽,代表们开门见山、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好‘丹双路’的修复工作,6月5日,我冒着高温,行程30多里,走访选民100多人次,收集意见30多条。为了将群众的呼声反映上去,我到襄樊市约见了分管交通的副市长和交通局长,会同省人大代表吕顺友到省交通厅约见了有关领导,使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是襄樊市人大代表尚守财记录在代表手册上的一段履职手记。  相似文献   

13.
《人大研究》2009,(7):37-38
四川省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宜宾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人大代表可单独持证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后可约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被约见的负责人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那么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是不是现实?是否有法律依据?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人大常委会刘家华撰文认为。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合理合法。他认为,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官员随叫随到,这是人大代表应当享有的一项“民意特权”,它符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体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近期来看,对于代表约见制度的具体运作方式,可以先由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试行办法;从长远来看,应当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代表约见制度的立法。人大代表约见,是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在视察或调研活动中就某方面问题约见本级或下级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提出建议意见,并听取说明和解答的专项活动。代表约见既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一种方式,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法律赋予了人大代表的约见权,但由于代表约见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致使这项工作在各地开展得极少。为此,本文拟就完善人大代表约见制度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代会期间和闭会期间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既是人大代表的一项权利,也是人大代表的一项义务。但从实际情况看,人大代表的这项权利和义务履行得还很不到位。笔者就此走访了部分人大代表。他们认为:主观上,有部分人大代表发挥作用不够,主动联系选民、听取选民意见少,履职不到位;有代表担心建议提不好、提不到点子上,不敢轻易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客观上,一些部门、单位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不够重视,有的代表多次反复提交的建议得不到解决.个别单位给代表  相似文献   

16.
约见权既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权利,也是执行代表职务的一种手段。代表法第二十二条对这一权利的行使有明确规定,人大代表行使约见权必须依法有序进行,否则就是监督权滥用。一是约见的组织规定。代表约见应由"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约见须经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同意和统筹安排,代表不能自行其是,直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约见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代表约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在从一种简单的法律规定演变成为一种基层人大工作中的规范的监督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做些梳理和探索。一、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的依据代表可以约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代表法的规定。代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代表进行视察,"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被约见的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或者由他委托的负责人员应当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除此之外,关于代表约见问题,并没有更多的规定。我们似可对代表约见作如下理解。代表的这  相似文献   

18.
杨清学 《云南人大》2010,(2):17-17,19
2009年8月27日,彝良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以约见的形式,约见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领导,督促解决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收到了明显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代表们感到十分满意。同时,也是彝良县首次尝试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的一种代表活动方式,开创了彝良县代表工作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正办理代表建议是一项政策性强、要求高的经常性工作。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就加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请他们谈看法提建议。从"办完"转变到"办实"市人大代表、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米绍林:代表建议反映了百姓愿望和群众的期盼,办理好这些建议,就是解决了关系民生民利的难点问题,对推动  相似文献   

20.
时下,代表提议案、建议、批评的成本有增大的现象。据悉,某县10多名县人大代表为建议扩宽一条县乡公路,人代会上,一届接一届,提了10年,才被县政府采纳。为提此案代表们走访选民、实地调查、进县城约见交通局长,仅招待费、车费、打印材料费,就花去2000多元。一条建议,10年时间,2000多元,此类现象并不鲜见,代表提建议成本增大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笔者曾在一个镇作过调查,一次人代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