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人说他们是"爱国者"有人说他们是"叛国者"他们都是"泄密者"他们如今身处异乡从"泄密门"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曾向"维基解密"网站泄露大约70万份美军秘密文件的曼宁,再到揭露了"棱镜门"事件的斯诺登,这些"泄密者"们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叛国者"的争论,始终就没有停止过。2013年8月14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军事法庭听证会上,因向"维基解密"披露大量机密信息的美军士兵曼宁突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称自己的举动"伤害美国",这也是他首次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悔意。一直纠缠于曼宁是"叛国者"还是"爱国者"的争论,至此出现了让人猝不及防的重大转折。那么,另两位"泄密者"阿桑奇和斯诺登,如今又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2.
四千分之一     
坎代·西潘敦,这个名字以前在新闻里看见过,知道是老挝领导人,但不知道"西潘敦"实际上来源于一个地名,直到我在"西潘敦"上岸。"西"是四,"潘"是千,"敦"是岛屿,合起来就是"四千岛"。湄公河流过上寮和中寮,到了下寮的末尾,眼看快要进入柬埔寨时,河水突如发辫披散,被大大小小成百上千个沙  相似文献   

3.
石破 《南风窗》2012,(5):52-55
所谓的"杀人偿命"、"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等,是在法律难有作为的时代派生出来的古老观念,它是一种私刑私法的"报复公正"观,透射的是对"通过法律程序实现同等报复"的不相信和不尊重,这种"等害交换"的结果,求得的往往是"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仇恨叠加。  相似文献   

4.
薄智跃 《南风窗》2010,(3):44-46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但"学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延安时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整人的手段。对于一个领导集体而言,"学习"本是为了提高执政能力。胡锦涛时代使"学习"回归其本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交"三不"原则是指"不干涉内政、不结盟、不当超级大国"."三不"是中国几十年来实行的外交基本原则,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体现,也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因素.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和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加积极主动作用的现今,是坚持还是要修改甚至放弃"三不"原则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儒家思想应该是拥抱世界,走出世界,贡献世界的。东西方的世界,在文化的基础上虽然有些不同,但 是彼此迈向现代化的文明,在方向上却是一致的。新"新儒家"虽然不主张"全盘西化",但却认为大胆的迈向 西化是有需要的。另外,五四运动所主张的打倒"孔家店"也是极端的看法,新"新儒家"当然也不赞同,可是 对于那些儒家的腐朽,因为误解了儒家思想的本质,新"新儒家"则持有不同的看法。新"新儒家"所反对的是 那些"卖假货"的孔家店,对于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坚定不移的肯定而且推崇的,因此新"新儒家"所坚持的 是要"打醒孔家店",而不是要"打倒孔家店"。  相似文献   

7.
大鹏 《南风窗》2007,(24):8-8
12月7日,竖立在"台湾民主纪念馆"(原"中正纪念堂")前27年的"大中至正"牌匾,在挺拆派"脱掉脱掉"、"台湾人挺你"等口号及反拆派"蒋公纪念歌"歌声等多元声音交杂下走入历史,这是陈水扁和民进党当局推动的一系列"正名"、"去蒋"运动的最高潮。1980年完工启用的"中正纪念堂"作为蒋介石的纪念馆是台北市最宏伟的纪念性建筑,也是台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动广场、艺文表演中心。  相似文献   

8.
李优坤 《国际展望》2012,(3):27-40,139,140
坚持追求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是邓小平"韬光养晦"战略的核心,而在追求国家利益时坚持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平衡,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韬光养晦"战略的精髓。从这个视角出发,在三种关于"韬光养晦"战略内涵的解读中,"谦虚、低调的外交风格"的解读显然要比"战略欺骗"以及"苟且偷安"、"鸵鸟政策"的解读更符合国家利益。而从这个视角也很容易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仍然需要坚持"韬光养晦",但需要提高"有所作为"在我国外交整体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马立明 《南风窗》2010,(24):39-41
"体"字,一边是"人",一边是"本",寓意是以人为本。让人们在体育中获得乐趣,完成人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王开 《法制博览》2022,(3):43-46
"但书"规定在不少方面都存在争议,"但书"规定是出罪依据还是入罪限制条件,抑或具备的只是宣示功能,在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以及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中应该如何安排"但书"规定,具体是怎样运用的,这些问题都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在对行为进行考量时,就应该把"但书"规定置于其中,从"质"与"量"上考察是否为犯罪行为.通过对...  相似文献   

11.
策划人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古人在《礼记》中提出的社会理想。如果不谈教育问题,"毒奶粉"事件是对"幼有所长"理想的直接打击;工厂倒闭、公司裁员是对"壮有所用"理想的直接  相似文献   

12.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0):2-2
<正>人民与公民,是两个基础性的政治概念,但二者的关系也不容易搞清楚。在当前的一些讨论中,二者经常被对立起来,贬"人民"而抬"公民"的趋向是很明显的。有法学家一本正经地提议,应该把"人民法院"中的"人民"二字去掉,只称"法院",拿出来说的理由是,这样有利于国际交流,免得让别人以为中国的法院不够专业化。有这种趋向是因为人民这个政治范畴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公民则是西方来的现代政治理念,是"普世"  相似文献   

13.
陶短房 《南风窗》2013,(26):79-81
从以色列的利益视角看,埃及的"反兄弟会"政变和叙利亚的"销化武保政权"趋势都可以接受,唯独伊核谈判是世界大国在"自欺欺人",断断不能接受。如果说,2011年的中东是"革命年",2012年是"动荡年",那么2013年就是"回稳年"。在这一年里,外界曾被"革命"掀起的热情和期许,在很大程度上被冷静和务实的分析、反思所取代。中东大地上持续3年的躁动虽未平息,却似露出明显的疲态。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俄罗斯,评价斯大林的某些音符在提高,甚至呼唤"第二个斯大林",其实质是在呼唤"铁腕",期盼强权.但这并不意味着"重新肯定斯大林",也并没有出现所谓"重新评价斯大林的热潮"."斯大林热"同杜马取消十月革命节的决定是并不相悖的.前者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达到国家的强盛和繁荣,期盼民族的尊严和荣誉,后者是为了在人们的意识中抹去苏联时代的痕迹,消除对过去岁月的记忆.前者彰显的是大国主义、强国意识和民族感情,后者消解、去除的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其实质含义,二者一点也不矛盾.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后半期,特别是8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即"时代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时代的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换成"和平与发展".在时代主题转换了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已由强调"统一性"和"国际联合",转变到强调"民族特色"和"独立自主".传统的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以"一条道路、一种模式、一个中心、一个阶段"为特征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整了我们党的对外战略,顺应并推动了国际共运中"独立自主"潮流的发展,从而使传统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一战略转变,既是国际共运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形势"逼迫"的历史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理论"视野中,未成年人教育是一个有机组成系统,其中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的一个互动单元,而"社会权力"介入则是这个系统中的另一个互动单元。有组织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就是使系统中各单元间形成良性互动。我们需要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把握家庭教育与"社会权力"介入这两个互动单元的结构安排,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基础,"社会权力"介入是家庭教育的补充,二者泾渭分明,又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社会权力"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应当有其边界,遵循自愿性、补充性、不得已性及自律性原则。家庭教育与"社会权力"两个单元的良性互动、协调配合是未成年人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石勇 《南风窗》2011,(26):48-49,52
2011年的中国从"两会"出发,迅速展开两条路径。一条是努力体现政治文明,一条是解决"民生"。它们共同的目的地是召唤"人心",为执政,为政府权力寻找道德上的感召力。在努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并且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时代,在符合民众期待迈出了一大步后,人们期待再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与民主本是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理想的应有之义。马恩讲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指一种战争状态下的临时措施,民粹派讲的"人民专制"是先进者强迫落后者的政治常态,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列宁用民粹派的"专制"偷换了马恩的"专政",这是导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分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修订之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后,迅速的成为社会的讨论的焦点。其中,对于欺诈的处理,有人提出"退一赔三"的观点。"退一"的依据是什么?"退一"退的是什么,如果消费的内容是"接受服务"如何退。  相似文献   

20.
张天潘 《南风窗》2013,(4):92-93
他们是来自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的"90后"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学意义上,他们是没有故乡、没有未来的中国独特城乡二元格局之外的"第三元"。在文化上,他们同样面临着这种窘境,农村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城市以讥讽的眼光消费他们。"杀马特"一词音译于英文smart,意为时尚的、聪明的。但由于文化知识精英的话语垄断与价值重构,让"杀马特"从"smart"一翻译成中文,就成为了其反义词。现在在微博上流行的"杀马特",指代的是这样一个群体:留着怪异发型,穿着夸张,佩戴古怪,浓妆艳抹,气质诡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