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本期开始。我们讨论“企业文化”这个话题。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因为在我们的调研采访中,时不叶有企止同志提出: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企业文化究竟包括什么?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到庇是什么关系?……可以说这些问题已经讨论了近10年,但至今仍莫衷一是。我们党的文件中已多次提出了加强企止文化建设的要求。对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是必要的、有益的,也是基层同志所希望的。我们本期“热线”邀请的两位嘉宾,王裕桂同志曾专门去日本进行过考察,宋维平同志多年致力于企业文化研究,他们的意见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愿大家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是我们党总结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作出的一项重大理论突破。它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为我国国有企业“大本营”之一的上海,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如何?需不需要有一个大发展?当前主要遇到了什么问题?带着这…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股份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十五大的召开,持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搞什么样的股份制问题上,人们的意见尚未统一。有的同志认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因此,搬用西方那一套无异于“邯郸学步”,应把着眼点放在“中国特色”上,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单纯强调个性,忽视一些共性的东西,势必限制股份制向外层空间的扩展。我们认为,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产组织方式,股份制在西方发…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在本期“热线”里,我们请高尚全同志谈谈股份合作制问题,请王常春同志谈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中涉及的重要问题。高尚全同志是中因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对我国的股份合作制情况作过深入的考察和研究,直接参与了有关重要文件的制定,对股份合作制的意见具有指导性;王常春同志是全国政研会特约研究员,关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看法是他学习十五大报告的心得,也是他注意研究的一个问题。愿两位嘉宾的观点对大家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有所帮助。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目前城…  相似文献   

5.
论加强股份制企业的规范化建设吴学臻井学义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关于股份制的论述,明确界定了股份制的性质,肯定了股份制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可以预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股份制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但是,在股份制发展过程中必须...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点资本主义国家自7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实现股份制的情况,供大家参阅。从本世纪70年代末开始,股份制改革之风在全球悄然兴起。但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存在差异及各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不同,改革的方式和效果也千差万别。英国:股改起步较早英国是西方国家中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起步较早、成果突出的国家之一。实行改革前的英…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显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十几年改革的经验总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体现和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是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搞好国有企业既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又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根据十五大的布署.我国的国有企业全面加快改革的步伐,部分企业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使国有企业改革步入了崭新阶段。然而,在改革中出现一些脱离职工群众和损害职工利益的做法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些部门脱离客观实际片面追求“改革效应”.强制兼并,搞“拉郎配”;有的地方刮起“股份风”、认为“一股就灵”.不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对所有企业全部实行股份制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对贵国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以来,股份制改造成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思路。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就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一分析探讨。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边是否在幼私有化?在推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这种担心和疑虑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改革的推进步伐。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不是在搞私有化。首先,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与西方搞的股份制改造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企业是否股份化了,而在于国有产权转让的收入最后用于干什么。我国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10.
公有制的法律实现方式与国有企业财产权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有多种实现方式的问题,这在马列主义的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这个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很早就已提出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是通过党中央的文件提出这一问题并将其作为我国下一阶段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均具有重大的意义。公有制的法律实现方式也将是科学地建立我国国有企业的财产权的法律制度的问题。十五大报告也提出“产权明晰”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是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决定》是指导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十五大报告中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原则规定加以具体化,并总结十五大以来的新鲜经验,作出了新的概括,特别是在一些理论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现就个人学习《决定》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看法。一、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国正在由一个农业国发展成为即将进入小康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公…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提出, 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 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这是党的十五大后新一届政府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今年是三年脱困的最后一年,也是决胜的一年。三年脱困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什么?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还有什么路可以走?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三年脱困目标可以如期实现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约6万多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称国有企业)中,大中型企业约为1.4万户,是国有经济的绝对主力。1997年底,即提出三年脱困目标时的国有大…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这些论述,既明确了国有企业跨世纪的目标,同时也明确了企业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各项工作落实到搞好企业上。具体来看,一是要  相似文献   

14.
1984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中心环节,被确定了下来。历经十几年,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国家从放权让利,到承包制再到转换经营机制,最后到股份制试点,改革的力度一步步加大,改革的效果也一次比一次明显。国有企业开始冲破计划经济的羁绊,涉足市场经济的海洋。但是,在传统的公有制范畴内实施改革,国有企业越来越显得举步维艰,因而,近年来,呈现出亏损面扩大,负债率升高,各种负担没有减轻,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欲活不能、欲死不甘的尴尬境地。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已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部署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战略任务,制定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抓大放小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企业党的建设,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在实践中探索,在改进中加强,以保证和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课题。近一个时期以来,许多经济战线的同志对在新的实践面前,如何开展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不少问题,诸如公有经济企业的党建如何搞,非公有经济企业的党建如何搞?股份制企业党建如何搞,股份合作制企业党建如何搞?混合经济企业的党建如何搞,转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是不可阻挡的浩荡春风。世纪之交,国有企业职工们面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他们想些什么?担心什么?企盼什么?了解这些,对于走向新世纪的我国国有企业是很有裨益的。风云激荡的20世纪即将过去。经历了21年改革开放洗礼的我国国企职工在世纪末,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心态?本文作者和有关部门一起对此做了抽样调查,集中反映了以下6种心态。心态之一:既盼望改革,拥护改革,又担心改革可以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1年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五大之后,加大了国企改革的力度,广大职工深切地感到,国企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摘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江总书记所作的十五大报告又一次表明了党中央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信心。本文拟就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谈些认识。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将为国企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理顺政企关系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首先要明确政府和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核心?在按劳分配制度下,人们一般从事的是有酬劳动,这算不算为人民服务?在市场上做买卖要赚钱,算不算为人民服务?——国防大学党建政工教研室副教授、全国政研会特约研究员王长存同志在本期“热线”对这个问题作了解答。 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中,出现了“老三会”与“新三会”的提法,如何认识这个问题?能用“新三会”取代“老三会”吗?——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佟延成同志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以上两个问题在基层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愿两位嘉宾的解答能给大家以启发;当然,有兴趣的同志还可以接着他们的话题发表补充性的或者不同的意见。 欢迎大家参加“热线”讨论!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改革要防止三种倾向●舒惠国江泽民总书记的十五大报告是一个有机整体,学习落实十五大精神,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比如,对于实行股份制改革,既要满腔热情,勇于实践,但也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当前应防止“一股就化”、“一股就灵”、“一股就了”这...  相似文献   

20.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早已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又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财产的组织形式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来说,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公司制。公司制改革就是将传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公司法》规范地逐步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 怎样认识股份制,这似乎已是早就解决了的理论问题,勿需再讨论再认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我认为,学术界和政界对股份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的低层级认识水平上,这种认识,如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益的补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