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全面地发展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他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发展科技上为不断推动新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动力;他还精辟地阐明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为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我们要全面地掌握和贯彻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论述,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它的贡献可以概括为“四大更新”。 第一,更新了人们的传统观念。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的理论意义在于:一是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二是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这就为我们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二,更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社会  相似文献   

3.
五年前,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后的重要谈话中,从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70年代末以来,小平同志经过深邃思索,曾多次论述到市场经济问题。92年初的南巡谈话第一次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观点;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并不矛盾的观点;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主要方式的观点;只有实行市场经济,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点等。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是我们党对市场经济问题的认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飞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部分,南巡谈话提出了这一理论,才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得以成为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以南巡谈话为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全面地发展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他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发展科技上为不断推动新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动力;他还精辟地阐明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为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我们要全面地掌握和贯彻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论述,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于1949年至1952年在西南局任书记期间,他的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对当时指导西南局的工作,恢复和发展西南地区的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学习和研究他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思想,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他在1950年5月就明确指出:“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50年12月他又进一步重申了毛泽东关于“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是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一思想,体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重大突破以及对列宁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也讲在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要发展生产力,但它的重点、核心内容是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也只是把发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第98页)这一论述冲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点的传统见解,它按照当代科学成果,实事求是地把计划和市场还原为配置资源的手段,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市场体制取向奠定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那种仍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看法,以及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专利品的思路,在今天已完全过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分离出来 ,把市场从市场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中分离出来 ,把计划从计划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利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邓小平提出新体制要吸收计划和市场两者的优点 ,社会主义要利用计划和市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从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实现市场与计划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同志在阐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提出并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正确地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对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制度伦理观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针 ,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这一制度伦理思想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作用。一、制度合理性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首先确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伦理评价的客观依据即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提出的实质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制度伦理思想中制度价值原则的单一性所带来的严重弊端。它的提出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上。“解放思想 ,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江泽民总书记的贡献之一,就是依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始终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不断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商品货币关系消亡,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大工厂,市场就没有发生作用的余地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商品货币关系消亡论,几代马克思主义者都没有突破,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变成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长期以来,粮食企业在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桎梏下,对市场经济不敢探寻,仿佛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讲得非常明确,非常透彻,他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他的这些精辟论述,进一步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当作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把毛泽东提出但没有展开的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较为完整、更为现实、层次较高的阶段。这一高层次、根本性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一、邓小平把毛泽东生产力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多次谈到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他说:如果我们不能使生产事业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以及进行科学论证的必要性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这段讲中,邓小平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这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根本性突破,它彻底动摇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科学命题,人们往往误认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战略全局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了一整套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譬如:①他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指导方针,这为我国“新的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②他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强调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点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基本和核心的内容。③他精辟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因此,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④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才会取得人民的信任,得到人民的拥护。⑤他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还要依靠科技和教育,否则就不可能快速发展起来。从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指出“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⑥他提出不搞运动,不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学好邓小平理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理论。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世界范围看,一般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其实,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划分为姓“社”和姓“资”是不对的。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  相似文献   

16.
1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的理论根据。(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论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的高度论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含意是什么?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邓小平改革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高建 《新视野》2001,2(1):7-9
邓小平在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原有的社会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层次上看,他关于体制改革的思想是以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深刻认识为基础的。他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的分析,把体制改革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一 应该指出,在20世纪40年代,国际上曾经有过一种观点,即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包括否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否认社会基本矛盾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二代的领导核心 ,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 ,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 ,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担起重任 ,分析新情况 ,总结新经验 ,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并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新世纪的发展目标。中共第二、三代领导集体创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计划与市场思想,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推动了体制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斯大林对计划经济和经济计划作用的过分强调,使他对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采取了"限制"的态度。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论述,构成了斯大林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斯大林虽然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20.
高成林 《求实》2000,(5):10-11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精辟地阐述了中国进行改革的性质、方向、对象、目的等等 ,成为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 ,对于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核心。他站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 ,首先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出发 ,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进而得出全党工作重点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学论断。他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