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亚平 《前进》2016,(2):47-50
正"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一大创新,对于地处内陆、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晋城来讲,是实现对外开放突破和升级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如何积极融入、主动对接这一国家战略,需要我们有准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需要我们从历史文化、现实问题和发展战略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明确我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定位、战略重点和实现路径。一、"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和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既是对古代中国两大贸易通道的概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的对外开放得到了长足发展。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到山西考察工作,对山西的开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和新指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山西要把握大势、善抓机遇、找准定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奋起直追,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口岸是重要节点和环节。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机遇与挑战并存,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  相似文献   

3.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年初全省对外开放大会上发出动员令: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在全国率先建成开放强省。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并赋予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明确定位,这是新时代江苏对外开放的崇高使命和最大机遇,我们要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总揽新时代江苏的对外开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4.
读书     
<正>《"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王义桅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49.90元国际问题专家对"一带一路"的权威解读本书是国内首部从国际关系角度解读"一带一路"的著作。书中指出,"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也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还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伟大倡议和国际合作公共产品,既面临着全方位开放机遇、周边外交机遇、地区合作机遇、全球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地缘风险、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内外部的共同合力。"独特机遇论"乘势助力中国梦的发展。中共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继续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而"独特机遇论"的提出是对海外关系的正确定位和对丰富的海外资源的运用和涵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海外关系的开放是改革开放的首要内容,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促进了"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坚持"以侨为本"理念,保障和涵养海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沈阳市自身发展的实践表明,沈阳市要保持内外资涌入的良好开放势头,确保连续实现"两个不低于",顺利实现"十一五"时期"三大目标",就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通过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来实现。因此,必须努力探求全面提高沈阳市开放水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与任务。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逐步形成对外开放基本格局。但伴随国际生产方式的转变、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以及构建国际经贸规则建设目标的提出,中国需要突破原有开放体系中的区域问题、体制问题、格局问题以及"引进来""走出去"失衡问题等的限制,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创新模式、改善国际营商环境、放宽国内市场准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布局等路径,形成东西共济、海陆共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7)
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准确把握"一带一路"战略的开放本质,全方位提升江苏开放水平,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新空间,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中主动作为、多作贡献。如何以开放的视野、开阔的思路,抢抓机遇,在全方位参与国家战略中打开江苏对外开放新局面?为此,我们请省委党校的专家学者建言献策,编发一组专论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与任务。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逐步形成对外开放基本格局。但伴随国际生产方式的转变、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以及构建国际经贸规则建设目标的提出,中国需要突破原有开放体系中的区域问题、体制问题、格局问题以及"引进来""走出去"失衡问题等的限制,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创新模式、改善国际营商环境、放宽国内市场准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布局等路径,形成东西共济、海陆共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5,(6):10
<正>要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要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把转方式调结构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扩大和深化同东盟的开放合作,构筑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入世"20年,不仅是中国重信守诺扩大开放的20年,而且是与世界互利共赢的20年,是为经济全球化作出巨大贡献的20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从对外开放中获得发展动力,在对外开放中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积极扩大进口,完善进口促进配套服务体系,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2.
<正>主任笔谈"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连结点,具有承启东西、牵引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在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地位突出。把握机遇、顺势而为,科学谋划、积极作为,方能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格局,把战略机遇变成发展动能,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3.
熹微 《创造》2015,(5):36-39
<正>围绕互联互通、产业基地、交流平台等的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各州市的想法不谋而合。推进互联互通重要通道节点和交通枢纽建设、用国际展会提升区域影响力、建产业基地吸引国内外企业人驻……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云南省开放工作大会上,最热的话题是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提及最多的是辐射中心的建设,最激动人心的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谋划和行动。在16个州市相互交流、共谋发展中,云南对外开放的宏大蓝图正徐徐展开……"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新定位极大地鼓舞着全省4700万各族群众。  相似文献   

14.
梁敬华  王苏文 《前进》2002,(5):29-30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对我省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处在对外开放最前沿的外经贸部门可以说感受最直接,也最深刻。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把山西外经贸做大做强,促进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一、  相似文献   

15.
从现在起到2002年,是武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能否抓住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开创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局面,直接关系到武汉在全国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决定着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跨越的进程。一、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武汉市对外开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经济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革命迅猛,经济增长持续,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广西在国家开放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应不失时机地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谋划参与"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多年的开放发展,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增强了参与竞争合作的新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需要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拓展与金砖国家的开放合作,挖掘与欧美日韩的开放合作,开拓与南亚国家的开放合作,探索与非洲国家的开放合作,推进与粤港澳台地区的开放合作,加快形成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搭建广西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7.
再论云南国际大市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经贸联系.在新的时期全面推进云南对外开放,必须立足于它赖以发展的历史基础之上,将构建国际大市场作为"桥头堡战略"的核心,紧扣云南区域市场、省际贸易市场、国际市场三大板块的融通互动来谋篇布局,形成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的路径和对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全面提升云南省各领域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云南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翟崑 《人民论坛》2023,(3):56-59
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断发展,以进博会为代表的各种旨在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平台兴起,发挥了内外融通的连接作用,形成中国对外开放的平台网络,服务对外开放战略,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平台网络的前沿实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机遇为主。从国际战略环境看,危机中孕育新局;从国内环境看,新形势开启新局面;从平台本身发展看,数字化催生新变化。中国对外开放平台网络可从统筹规划、网络效应、内外融通三方面入手开展模式优化,提升转化效能,更好服务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铁路对外开放和走出去已由总体布局转向精致细腻。回望过去六年,"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和合作伙伴不断扩大,中国高铁成为新的"外交名片"和"形象代表"。为了进一步扩大铁路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铁路任重道远。一、中国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国际环境1."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0.
张洋 《重庆行政》2007,(5):52-54
在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重庆市既有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只有敢于开放,善于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更有效地加快社会发展步伐。一、重庆对外开放的成就与优势(一)重庆对外开放的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重庆被国家列为沿江开放城市和实施"大开放促大发展"战略以来,全市对外开放取得明显进展,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横向经济合作日益活跃,外来投资增长较快,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