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媒体代表人士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加强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可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可以使统战队伍得到壮大,为统战工作注入新鲜空气;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众化传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统战部门要对新媒体代表人士有详细的了解,并通过互联网建立专门的数据库;要对新媒体代表人士进行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要及时的健全和完善统战工作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新媒体代表人士交流互动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代表性人士的工作,首次将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加强和推进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不仅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也是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努力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统战是以网络为工具,综合运用线上和线下两种工作方式,以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为对象的统战工作,是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一项重大任务。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具体分为新媒体平台的经营者和新媒体上内容的制造者两大类,他们是新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统战要以凝集共识,教育引导和培养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助推统战工作的新息化、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任务。当前,网络统战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外知识分子更加多样的现实,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鲜明提出新时期要加强"三类人"的工作,即:作为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的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作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点对象。把这"三种人"作为统战新重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型人才的重视,实化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职能和抓手,拓展了统战事业创新发展的空间和舞台。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视域下新媒体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着多元社会的治理挑战、互联网高速发展下的治理挑战、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的竞争博弈等新形势.进入新时代,中国新媒体从业人员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已成为新的社会阶层四大群体之一.加强对新媒体人士的统战工作,既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新策略、新方法,也是通过柔性治理,实现治理方式转变达...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代表人士影响和推动了互联网空间的发展,其变化是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指针。民族地区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面临行业发展的滞后性、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全球化进程中的流动性、统战对象的异质性与变动性、统战工作方式的单一性与时代性等内外交织的现实挑战。新时代做好民族地区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需要从网络统战平台建设、统战文化空间扩展、价值和责任共同体构建等方面支持和优化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促进新媒体代表人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社区的迅速发展,网络社区代表性人士已经成为一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生力量。开展对网络社区代表性人士的统战工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对网络社区代表性人士开展统战工作,要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创建统战工作新平台,合理进行政治安排,不断开拓统战工作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发展与高校统战工作的新问题及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统战工作是高校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给社会思想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使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统战对象的"新媒体移民"倾向给高校统战工作开辟了新的阵地,高校统战工作亟需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加快新媒体统战平台建设,建立起兼具新媒体应用能力和政治理论素养的新型统战队伍,培养优秀统一战线"意见领袖",借助新媒体扩大统一战线号召力,增强高校统战人士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统战工作是促进党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统战工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在保持和运用传统媒体的同时,应树立运用新媒体开展统战工作的理念,理清高校统战工作与新媒体发展之间的关系,找准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统战工作意识形态的把握、高校统战工作开展的效率、高校统战工作的工作形式,在此基础上创新高校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统战工作的思路,促进高校统战工作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团结引领新媒体代表性人士,营造向上向善的舆情环境,凝聚共识,是统一战线面临的全新课题,也是各级统战部门一项较为紧迫的任务。无锡市委统战部对本地新媒体从业人员现状及特点、开展新媒体从业人员统战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等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出加强新媒体从业人员统战工作的思路举措,并对做好新媒体从业人员统战工作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新时期要加强"三类人"的工作,对做好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从业人员、留学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以及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方面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要取信于民,赢得人心,凝聚奋进的力量,就必须把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与党同心同向的新社会阶层队伍,才会有更多的正能量,统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做好新媒体从业人员及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有利于促进新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及其从业人员、网络意见人士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有利于发展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把新媒体从业人员及网络意见人士团结和引导到"同心"的旗帜下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正能量,形成强大的新兴媒体统战工作合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我国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新媒体从业人员既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四类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变化特征最为明显的群体。做好新媒体从业人员统战工作研究,对全面准确研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孕育了网络意见人士,在网络空间中,网络意见人士呈现出人员的广泛性、上网频率高和时间长、身份隐蔽性和意见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特征,网络意见人士借助互联网平台,在表达民众意见、引导舆论走向和推进民主政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网络意见人士人员构成复杂及网络负面信息泛滥也给当前网络统战工作带来严峻考验,深入了解网络意见人士,对其进行层次管理,提升网络意见人士素养,培育网络意见人士领袖,建立健全新媒体从业人员网络统战工作机制应该成为当前网络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力量。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是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做好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需要明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生成逻辑,把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基本现状,廓清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催生出了大量新媒体从业人员。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的联系和团结工作,需要增进认识;加强摸底;构建统战部牵头协调、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加强统战工作新媒体运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的新课题、新的着力点.如何把网络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统战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任务.统战部门要更新理念,掌握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主动权;完善机制,树好网络统战正面引导"风向标";优化平台,扩大网络人士吸引凝聚"朋友圈";革新方式,激发网络人士优势作用"动力源";汇聚英才,建设多元复合网络人士"生力军".  相似文献   

18.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做好统战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有着三大要求:坚持核心价值观,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要全面提升全党的统战工作意识,要切实健全党领导统战工作的机制;传播核心价值观,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要强化党外代表人士共识教育,加大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力度;践行核心价值观,加强统一战线成员知行合一,积极作用和服务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代表性人士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秩序稳定、民主政治建设等诸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对新媒体代表性人士的统战工作日益成为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群体特征和时代价值基础上,探讨了对其开展统战工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集着党外各方面代表性人士。结合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实际,做好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委统战工作的管理网络,围绕教学科研工作开展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对加强高校统战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