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蕴涵着崇高价值取向的命题。保持党的先进性,究竟为了谁?决不仅仅是甚至主要的不是为了党自身,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人民群众。执政为民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执政,就是掌权;为什么人执政,为什么人掌权的问题,是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首要问题。胡锦涛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在掌握政权的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核心,是受人民的委托,按人民的意愿执好政、掌好权,当好“三个代表”。在这里,必须十分…  相似文献   

2.
袁文良 《党课》2013,(7):23-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一重要论述,鲜明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谁谋利、替谁掌权这个重要的问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三维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加华 《唯实》2009,(5):18-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好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问题。为谁执政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怎样执政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靠谁执政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4.
执政理念是指建立在对执政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党的执政宗旨和指导思想。关于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理性认识,用以指导党的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为什么执政,也就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为什么我们党能够成为执政党并长期执政?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关键在于以下几个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我们党今后长期执政的根本,必须很好地坚持和发挥。一、能始终坚持执政的根本宗旨和理念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首先必须正确解决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宗旨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进人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一部富于理论性、实践性的重要文献,是一个继往开来、充满改革精神的行动纲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的提出,雄辩地说明,中国共产党对这个问题有了成熟的认识与探索。学习贯彻好《决定》,  相似文献   

7.
张光绪 《共产党人》2004,(9):14-14,18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为谁执政,为谁掌权,是决定一个执政党性质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一个执政党兴衰成败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要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执政同样有其规律可循.研究执政规律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掌权执政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要求.遵循执政规律,坚持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取得圆满成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波 《党史文苑》2008,(5):42-42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回答如何执政、靠谁执政、为谁执政等现实问题而确立的执政新理念,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执政同样有其规律可循。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掌权执政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要求,遵循执政规律,坚持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取得圆满成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李民 《理论研究》2004,(10):9-12
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党的阶级性质所决定 ,是坚持唯物史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基于时代特征和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必然抉择。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关 ,有能不能代表、怎样代表和是不是代表三个层面的问题。“能不能代表”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 ;“怎么代表”关系到与执政能力相关的执政方式 ;“是不是代表”则关系到党的执政性质即为什么人的问题。从根本上讲 ,后者更为重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不仅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 ,并且要把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自始至终 ,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全过程 ,这就是说 ,要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的掌权执政同样是一项具有规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执政规律指的是,统治阶级、执政党在控制和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反映政党政治本质的必然性法则和客观要求。因此,认识执政规律,就是要把执政党的执政活动当作一个客体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紧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一根本问题,不断增强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4.
侯远长 《学习论坛》2004,(11):54-57
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是我们党执政55年来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课题,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执政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从执政宗旨上对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作出的概括,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的问题。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  相似文献   

16.
执政问题是任何执政党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对于新兴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关于执政问题的挑战更加严峻。中国共产党从建国之初到现在一直在进行着执政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形成的主要思想不仅有对执政方式的研究,更主要的还包括对执政目的、执政内涵、执政地位、以及执政资源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党的执政意识的理论内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执政意识是关于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思想观念、认识、思维模式的问题,是执政实践的先导。因此,执政意识在整体论的意义上,分别体现在主体、本质、内容、形式和外延五个层面,对执政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论涉及执政的权力来源、为谁执政、怎样执政和执政目的等诸多重大问题。胡锦涛提出的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七个方面内容,是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的重点。构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应注重从经典作家和我们党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中挖掘,从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共产党执政的现实中总结,借鉴世界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和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9.
孙海 《求实》2006,28(1):8-10
执政观,主要回答执政党代表谁执政、依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的执政观主要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资格问题、执政的忧患意识问题、执政的根本宗旨问题和执政的根本任务问题等。毛泽东的执政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不能以俄国十月革命是共产党靠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就断言苏共执政不具有合法性。苏共是在1917年10月25日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和1918年1月11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两次获得大多数代表民主选举而成为全国苏维埃政权的合法执政党。然而执政的合法性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当执政党的路线和政策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有可能失去执政的合法性,1921年发生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和水兵起义即是实例,列宁当即改行新经济政策才重获执政合法性。后来又发生过多次执政合法性危机,但因苏共形成四种有严重弊病的政治体制而未能消除危机。这就是由多党合作制变为党外无党的一党掌权制,由党内民主制变为党内无派的一派掌权制,由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变为全部政权归党中央,由民主选举制变为领导干部层层任命制和苏维埃代表等额不民主选举制。苏共中央长期延误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失去党心、民心、军心,拖延到1991年苏共终于被广大人民抛弃,失去了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