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引入了IT治理的概念,分析了IT治理的模型;利用IT治理的途径提出了电子政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IT治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文化互促的内在逻辑关系:电子政务文化治理既是电子政务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内容之一;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务文化治理面临的挑战:即电子政务文化与既有相关文化关系的冲突、与公职人员认知和素质的冲突、与传统行政模式的冲突及其自组织的冲突;提出了推进中国电子政务文化治理的策略建议:政府主导、公众参与、鼓励社会文化创新、注重发掘和培育新文化、改善政风环境、强化制度建设与监督落实、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等。  相似文献   

3.
从IT项目管理的视角,针对当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运维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运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的方法,总结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运维之间存在的不一致、规划、流程、知识分立与评测粗略等五大问题;并以相关理论为支撑,从IT战略选择、IT总体设计、IT管理模式、IT管理过程与IT管理反馈五个方面提出了电子政务建设与运维的嵌入式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现状,认为近年来以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为突破口,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从全面普及向日益深化应用发展的阶段。总结了政务应用的发展成效: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不断提升、应用的集成效果日益显现、新技术与政务应用的融合逐步深化;政府网站不断优化升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务在发展方式、统筹协调、协同发展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论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将按照"推进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提出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共享和开放。  相似文献   

5.
2008年联合国电子政务报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杨  张新民 《电子政务》2008,(12):100-104
对2008年联合国电子政务报告进行了阐述和解读.首先介绍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并根据报告的主旨对电子政务和政务整体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和关注要点.  相似文献   

6.
在对中国统计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基础上,基于组织授权的研究视角提出信息化管理中对趋势、效率、技术性能与服务质量协同不确定性进行IT治理的思路与内涵,并进而提出统计电子政务"连接性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指出只有实现统计业务与信息技术在统一体系内从宽度到深度的系统融合,才能实现从虚拟"孤岛"走向"智慧大陆",最终实现统计电子政务正确的信息化价值与目标。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对中美两国政府治理模式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它给政府治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学术界对此讨论很多。但是 ,由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政治背景、网络基础设施等条件存在着差异 ,所以电子政务对每个国家政府治理模式造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此 ,很少有学者给予关注。本文试比较电子政务对中美两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影响 ,得出一些结论 ,希望对中国当前的电子政务建设以及政府改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江斌 《理论月刊》2007,(1):102-104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初具规模并逐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如何走出发展阶段的瓶颈时期更是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沿革,并明确其建设的实施意义。然后,从观点认识、内容管理、运作模式和信息建设四个纬度全面的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做出客观的评价。最后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分析,以期从理论上给我国政府提供可行性建议,从实践上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宁家骏 《电子政务》2011,(10):50-59
指出新时期电子政务的内涵更加突出公共服务的理念,重点应助力提升公共服务领域的能力和水平;总结了国际电子政务发展在理念模式、整合治理和应对互联网政治挑战方面的新趋势,指出其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归纳了新时期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并提出新时期推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建议:通过电子政务加快政府转型,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进而阐述了IT产业发展、IT产品国产化的必要性。论述了电子政务系统应用软件国产化对我国IT产业的重要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总结并指出,中国近20年的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使我国的信息技术企业真正获得竞争优势,无论是国产CPU芯片还是国产操作系统都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国外企业占据我国电子政务市场主要份额在带来信息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为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设置了障碍,推进电子政务系统核心技术国产化是信息化进入高级阶段的要求,对我国IT产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代电子政务新发展和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新要求,阐述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论述了电子政务在政府行政运行的公信力、执行力、有效性方面的支撑作用,分析了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基于现代电子政务改善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对目前我国高校电子政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将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本文从电子政务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并对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实施后,我国各级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面临着资源系统建设系统运作等方面的问题.从公共管理政府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治理电子政务之所以值得重视,主要在于其能够赋予公共管理政府服务更多的更高层面的价值,在于其能够促进政府管理更规范更民主更廉洁更具责任心.本文试图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力阐述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法律及政策问题论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制度体系内容及途径.提出了关于电子政府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董振国 《电子政务》2014,(4):117-130
界定了电子政务核心应用的概念内涵;从顶层设计规划、集约化建设、创新运作机制、开展外包服务等方面介绍了河北省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的主要做法;分析了河北省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的工作思路与重点,即要理顺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5.
秦浩 《电子政务》2014,(8):38-45
科学界定电子治理的概念是研究电子治理及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通过文献分析厘清了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从结构性分析和描述性解释两个视角对学界关于电子治理内涵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对狭义上的电子治理概念作了更为宽泛和明确的定义;从演进发展和内容范畴两个维度对电子政务外延的划分进行了归纳,提出电子服务和电子民主是电子治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并从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推动力,实现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等方面论述了推进电子政务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吴江  李志更 《电子政务》2012,(10):10-17
阐述了电子政务发展对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双刃剑"效应:电子政务发展一方面助推外向型政府治理模式的成熟,成为政府能力和公信力持续提升的推动力量;另一方面,公众对政府的质疑有增无减,提升政府公信力面临更大的挑战。分析并指出,电子政务缘起于重整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公信力是深化电子政务发展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加强政府治理能力以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即努力弥合数字鸿沟,加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网络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电子政务背景下以公民为中心的合作治理结构与机制;加强能力重构,提升政府网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外IT企业通过采用联动、捆绑、倾销等方式占据着我国电子政务市场中绝大部分份额,对我国IT企业构成巨大挑战;然而随着电子政务建设进入到中高级阶段,对中国政务体系和行政文化缺乏透彻理解使这些企业的产品难以满足我国电子政务高级阶段市场的需求,继续扩张面临着多重瓶颈,这对我国的电子政务企业而言又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成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政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政府纷纷建立了带有局域性质、部门和机构色彩的政府信息系统,为政府效率和绩效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存在信息碎片化等诸多弊病,有必要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对信息进行整合,对网络进行简化,建立单一窗口无缝隙的电子政务服务供给模式,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整体性服务.  相似文献   

20.
优化电子政务模式 推进数字治理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受传统政务模式的深层次影响,至今尚未建立起电子政务良性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管理模式,这些问题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开始凸现出来,并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