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半个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风雨洗礼,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党的八大路线的正确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八大是在我国历史处在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召开的,它依据新的历史要求,及时地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新的任务,制定了新的路线和方针。八大是作为我们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开端的标志,载入党的史册。由于八大路线的正确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由于毛泽东晚年离开了八大路线,于是有人就在八大问题上做文章,把毛泽东同八大路线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编造所谓正确与错误的路线斗争。这是一种歪曲历史的不负责任的言论。…  相似文献   

2.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作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跨越的标志,因其提出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而在党的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八大前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八大路线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对这一历史时期安徽社会发展情况作些探析。  相似文献   

3.
党的八大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人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八大制定的“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路线,是在科学总结我国社会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后提出的,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八大路线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使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曲折坎坷,步履维艰,付出很大的代价。在纪念建国50周年之际,分析八大路线中断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  相似文献   

4.
翟昌民 《党的文献》2007,3(4):65-69
中共八大路线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铸成了某些历史的遗憾.中共七大后和八大后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七大路线能够坚持到底,而八大路线却中途改变,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造成八大思想准备不足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是:八大处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历程的开端,客观上不具备能有充足思想准备的条件;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正确处理思想认识上存在的不统一的问题;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稳妥从容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共八大路线未能贯彻到底的经济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大是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它是在我国即将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之际召开的。众所周知,八大在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而经济还非常落后的国情,提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路线。然而事与愿违,八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困难和干扰,本文则试图从经济体制方面,即从八大路线实施的客观条件方面,去分析探讨八大路线未能贯彻到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八大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但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贯彻。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和路线的宣传没有深入人心等各种因素合力作用,使八大的正确路线被迫中止。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六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八大制定了一条正确路线,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这条路线在实践中并没有坚持下去,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教训至为深刻。分析、总结八大路线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可以提高我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195 6年 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实践证明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中共八大筹备期间 ,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筹备中共八大的具体负责人 ,除做了大量的大会组织工作外 ,还同时参加了八大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修改党章和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的工作 ,直接参与了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之后 ,在党内对这一正确路线已发生认识分歧的情况下 ,邓小平仍然坚持八大的路线不动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在坚持八大路线的基础上 ,进一步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看 ,邓小平制定的这一基本路线都实现了对中共八大路线的超越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的政治形势,国内阶级变动状况、经济形势,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生产力、搞经济建设的正确战略决策,同时对党的地位和作用、对内对外政策作了规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所以说是涵盖了党的“八大”精神并且加以创新、发展,从总的方面来说,可从两方面来认定,其一是党的“八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出发、主要特征是共同的。都是我党实事求是路线的反映,都是根据马列原理…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与中共八大政治路线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6年八大召开前后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一个从急躁冒进转向实事求是的过程 ,最终全党经过调查研究 ,制定了八大的正确路线。刘少奇在制定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的八大路线方面 ,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八大在总结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提出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上来的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目标,因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起点。八大召开前后陈云的实践探索和思想发展为八大路线的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八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关于八大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就达数十篇。本文试图对八大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些评述。 一、关于八大的历史功绩、地位问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公报指出:全党工作着重点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在阶级斗争方式、经济建设方针、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党的建设上均作了一系列正确规定,实际上继承并发展了八大路线。 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肯定了八大功绩:八大的主要文献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为贯彻八大路线所作的积极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维护和贯彻党的八大路线,刘少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他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了重要的发挥,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积极的主张,对推进党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种探索十分艰辛。  相似文献   

14.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至今已有40年了,这次会议以及之后全面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对当今的中国仍产生着重要影响。弘扬八大精神,总结贯彻八大路线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对推进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既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对八大的最好纪念。 八大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制定了一条正确的路线;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  相似文献   

15.
八大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集中、明确地就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并形成文件、决议内容的大会。党的历史使命和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促使八大将民主作为重要议题进行讨论。八大对我国实行的民主进行了阐释,提出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强调扩大民主和保障民主。八大的探索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将永远指引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十三大”予以完整表述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对建国后30余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性纲领.这一正确认识来之不易.考察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出,这条路线与1956年党的“八大”路线有一种历史的继承性.当然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站在理论和实践的新高  相似文献   

17.
1957年,是矛盾变化的一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上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一年。这一年的头几个月,八大路线得到了贯彻和发展,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全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景象。可是,进入夏季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背离了八大路线,中断了八大开始的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和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长达20年的艰难曲折的历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理解五十年代后期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变化,总结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做好今天的改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党的八大召开前后的历史片断回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功大会。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全国亿万人民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欢欣鼓舞,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激情如火山喷发一般炽热,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迎来了我党八大的召开。八大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出新的方针、政策,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40年前的今天,党的八大在北京隆重开幕。我被山东党组织推选为代表参加了这次历史性的盛会。40年来,每当回忆起这次会议,就不禁思绪万千。 八大是在国内处于历史转折关头和国际上发生一连串重大事件的背景下召开的。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年,苏共二十大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错误和后果,东欧发生了波兰事件等。这一切,对八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历时13天的八大一次会议,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刘少奇在大会上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政治报告的决议进一步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反右斗争的开展,急躁冒进情绪渐渐在党内占了上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想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寻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却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明显的表现是1958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春,毛泽东在对反冒进和“右倾保守思想”进行批评的同时,明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同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接受了毛泽东所概括的这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路线。这条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