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致斯大林电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列多夫斯基在俄国《远东问题》杂志第2期上发表《米高扬的赴华秘密使命(1949年1-2月)》一文,披露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准备访苏期间同斯大林往来书信的内容,以及1960年9月米高扬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的关于他访问西柏坡时与毛泽东会谈情况的书面报告。这篇文章译成中文在我国发表后,引起了党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有些学者仔细研究了米高扬的报告,对报告中披露的毛泽东在1947年11月30日发给斯大林的电报的真实可靠性提出质疑,认为这份电报的内容,与毛泽东的一贯思想主张不符,又我中央…  相似文献   

2.
1995年俄国《远东问题》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米高扬秘密赴华使命(1949年1—2月)》的文章,作者列多夫斯基,现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文中披露了米高扬写给苏共中央的关于他1949年访问西柏坡时同毛泽东会谈情况的报告。报告中谈到,斯大林曾于1949年2月5日发给毛泽东这样一份电报,内容是:“随着中共执政,形势会发生根本变化。苏联政府作过决定,一旦同日本签订和约,继而美国撤离日本,它就废除这个不平等条约并把军队撤出旅顺口。但是,如果中共认为把苏军立即撤出旅顺口地区为好,那么苏联就准备…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为推行他1926年11月在共产国际第七次执委扩大会上所作的《论中国革命的前途》的报告以及依据这个报告共产国际通过的《关于中国形势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斯大林报告和共产国际中国问题决议).不惜撤销了共产国际东方部驻中国的远东局,重新另派罗易为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并与尚未离开中国的维经斯基和苏联驻国民政府顾问鲍罗庭4人组成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团.在武汉督促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原载俄罗斯《近现代史》杂志2004年第1期。编者为俄罗斯具有特命全权大使衔的退休外交官,现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在本文中,编者公布了联共(布)中央驻华特别代表科瓦廖夫于1949年12月24日写给斯大林的关于中国问题的秘密报告,并为该报告的发表写了前言,说明了报告产生的背景。文中披露了斯大林对中共领导的多次指示以及科瓦廖夫对中国的许多片面的批评性看法和中苏关系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情。为便于研究中苏关系问题的同志参考,现全文译载于后。  相似文献   

5.
1956年9月,毛泽东对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说,他在见到斯大林之前,从感情上讲他对斯大林就不怎么样。这是为什么?除了斯大林个人性格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犯过错误。这不仅仅是指王明问题,抗战胜利后,斯大林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做的一些事情仍然使毛泽东感到不满。1945年8月,斯大林发来一封电报,毛泽东说斯大林“不让我们革命”;1949年1月,斯大林发来另一封电报,毛泽东说斯大林想搞“南北朝”1945年8月20日,苏联红军驻延安情报组给毛泽东转来一封密电,落款用的是“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当然,谁都知道它出自…  相似文献   

6.
关于斯大林是否劝阻中共渡江问题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斯大林是否曾"劝阻中共渡过长江"的问题上,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界曾进行过热烈争论.1994年俄国学者齐赫文斯基在俄国<近现代史>杂志发表了<1949年1月的函电往来>一文,公布了斯大林与毛泽东就国共和谈问题的往来电报,有的学者根据1月14日电报,认为斯大林没有"劝阻渡江".①笔者在俄罗斯查到了斯大林与毛泽东往来函电的原件以及其他原始文件,依据这些文件对斯大林是否曾劝阻中共渡江问题试做一次新的辨析,认为斯大林的几封电报及1949年1月底米高扬所说的"联合政府"就是斯大林"劝阻渡江"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康·伊·科瓦利50年代初曾任苏联外贸部副部长,负责对外经济联系。其后任苏联对外经委主任。他参加了中苏关于苏联援助中国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会谈,本文是他的回忆录,发表在《远东问题》1989年第3期上。原题为《1953年斯大林与周恩来的莫斯科会谈,1954年赫鲁晓夫与毛泽东的北京会谈》,全文约2万字。本刊作了部分删节并改换了题目。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创作于1939年抗战时期,其中第一部分《中国社会》是由其他同志起草、毛泽东同志修改定稿,第二部分《中国革命》则由毛泽东同志独立完成,两部分先后在《共产党人》杂志第4、5期发表。这一文本详细而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性质特征、各阶级的生存状况,对中国革命的任务、动力、对象、性质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伊始,发展同苏联的外交关系,成为我国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其间,根据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约定,1950年1月10日,周恩来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苏联,就《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相关协定问题与苏方进行具体谈判。毛泽东、周恩来回国后,中苏贸易谈判继续进行。本刊2005年第2期曾以《周恩来1950年访苏文献选载》为题,重点刊发了1950年1—2月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的一组文献,这里再选发中苏谈判过程中周恩来代中共中央、毛泽东和以他本人名义起草的关于中苏贸易协定谈判等问题的部分电报、批示,以飨读者。这些电报和批示,选自中央文献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二册,电报、批示中的别字、漏字分别用〈〉、[]订正。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真正用意之二但是,毛泽东评曹操的用意,并非仅此而止。他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对此,也必须结合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问题来分析。斯大林生前支持过中国革命,“对中国革命有过功劳”,(周恩来1956年7月8日接见南斯拉夫驻华大使的谈话,见《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第153页)也为发展中苏两党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过贡献。但斯大林对中国革命“也有过损害”。(同上)“斯大林很不相信”中国人,(《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3页)“中国人被看作是第二个铁托,是个落后的民族。”(同上)斯大林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有一些旧账,主要是:“斯大林支持王明…  相似文献   

11.
米高扬与毛泽东的秘密谈判(1949年1─2月)(上)安·列多夫斯基(俄)李玉贞译译者说明:下面发表的是一件从《俄罗斯总统档案》(特藏卷)中挖掘出来的文件。俄罗斯虽然已经将原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部分档案(即现在存藏于俄罗斯现代史料研究与保管中心的档案...  相似文献   

12.
对于胡绳的观点,沙健孙在1998年12月长沙理论研讨会上就简要地不指名地给予了批驳(见《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68—77页)。接着,沙健孙在《中流》杂志1999年第4期和第12期又先后发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全局性问题——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和《马克思主义,还是庸俗生产力论?——评胡绳教授对毛主席的批判》两篇文章。沙健孙反驳胡绳的论点主要有:第一、胡绳的观点不符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和邓小平观点《历史决议》把新中国成立后的头7年称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相似文献   

13.
米高扬与毛泽东的秘密谈判(1949年1-2月)(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高扬与毛泽东的秘密谈判(1949年1-2月)(中)(俄)安·列多夫斯基李玉贞译米高扬就1949年1-2月的中国之行向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提交的报告应退还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至全体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候补委员(普通卷,第1部分)N.第2375...  相似文献   

14.
刘晓农在《江西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发表了《论肃AB团导致的严重后果》(下称文一),第6期发表了《李韶九与肃AB团》(下称文二);又在《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发表了《论肃AB团的原因和责任问题》(下称文三》;还在《毛泽东思想研究》1989年第4期上发表了《毛泽东等在赣西南苏区肃AB团中的错误》(下称文四)。在这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博览之窗     
正1956年毛泽东为何放弃编写党史教科书的计划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展了平反冤假错案和批判个人崇拜。从1953年至1955年,苏联《历史问题》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资料,打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框框,力图重新评价苏共历史。对于苏联的这些做法,毛泽东主张:既不应全盘否定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  相似文献   

16.
在沙健孙批驳胡绳观点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同志发表文章,对胡绳的观点进行批驳。这些同志及其主要文章有:黄如桐在1999年第6期《中共党史研究》发表的文章:《关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若干问题的讨论》,在1999年第4期《中流》杂志发表的文章:《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岂容否定》;范麻在1999年第4期《中流》杂志发表的文章:《能够这样论证吗?》;金台生在2000年第2期《真理的追求》杂志发表的文章:《“民粹主义帽子”的由来》。 (一) 黄如桐文章的主要论点有:①黄文批驳了胡绳提出的对私改造是“人为促…  相似文献   

17.
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问题,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针对当时的情况,《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写成的编辑部文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两篇文章的基本观点,都是毛泽东提出来的。与此同时,在党的八大及其前后期间,毛泽东在同许多来华的兄弟党的领导人的谈话,几乎都谈到了斯大林问题。本文简要介绍的是毛泽东当时的一些看法。现在来看,毛泽东当时对斯大林总的评价、对整个斯大林的模式及其理论观点的认识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毛泽东所谈的许多意见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太雷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共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献之一,本文就这篇文献诞生的背景、作者及其历史意义进行探讨,以求正于党史学界的同行们。一 1921年3月张太雷随维经斯基赴苏俄伊尔库茨克,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支部工作,任中国支部书记。同年6月与杨明斋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受命向大会提交《关于建立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  相似文献   

19.
1950年2月,毛泽东在访苏回国前夕,特地偕周恩来赴克里姆林宫拜访了斯大林。会见之中,斯大林热情地提了一个建议——为了更好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建议毛泽东把自己写过的文章、文件等编辑成集,公开出版发行。毛泽东表示自己也有此意,只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祖籍研究新溯河南原阳刘玉琛1996年7月17日浙江省《衢州日报》发表了署名东方的《韶山毛氏与衢州》的文章,1997年《党的文献》杂志第3期发表了郑艮安所作《毛泽东祖籍在浙江衢州》一文,明确提出了毛泽东祖籍浙江说,从而把毛泽东祖籍研究向前推进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