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80年风雨历程,始终伴随着理论上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创新成果。在这两大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史上,党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不断实现着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作自己的指导思想,用以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单靠背诵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一、“两个务必”精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伟大的时代创造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着伟大时代的发展。1948年5月,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率领党中央东渡黄河,来到了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村,在这里,提出了“两个务必”,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西柏坡精神”。1、“两个务必”精神的历史背景和内容1919年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经过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计近30年艰难困苦的磨砺和锤炼,到1949年时,已经炉火纯青功成名就。中国历史发展到这一时期,应该沉淀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从理论建设、学习宣传、文化建设等多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50年代中后期以来,先后由“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发展到“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而发展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文化大革命”,过分甚至极端错误地强调思想革命的重要性,造成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巨大损失。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活动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1979年叶剑英同志在国庆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随后邓小平等同志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科学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时期,都产生了重大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深入理解两次重大理论成果,厘清两者的逻辑关系,对于进一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简称“三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时代课题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进程,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途上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完美结合,出现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同时,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说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历史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代表人物,进行独特的理论创造,以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党的七大称之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相继遭到批判之后,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这两种理论的成因进行了广泛的探求。事实上,这两种理论都渊源于马列的不断革命论,它反映了陈独秀、瞿秋白等人对马列不断革命论的基本认识。它的产生和被扬弃,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如何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认识过程和中国革命垣论的发展过程。一、“二次革命论”与马恩的“不断革命论”所谓“二次革命论”,其主旨就是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分两个阶段进行。这实际上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断革命论”的基本思想。不断革命论,就是无产阶级不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首先“帮助”资产阶级完成民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主义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昌黎 《探索》2004,1(2):4-8
马克思主义产生150年来形成了一套科学体系 ,这一体系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基础理论层 ,一是应用理论层。基础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20世纪的100年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集中于应用理论。应用理论分为革命学说和执政学说两大领域。列宁主义属于革命学说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属于执政学说。毛泽东思想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革命思想 ,一是执政思想 ,横跨革命学说和执政学说两大领域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学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是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全会最重大的成果,是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世纪之交发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反复学习、研究与实践,越发感到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极其重要的指导实践意义。80年实践的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总结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80年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全部实践的科学成果,成为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夺取新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次理论飞跃,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在这科学思想指导下,领导各族人民浴血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得到土地,城镇恢复、发展了民族工商业,居民扩大了就业,中国的生产力得到恢复、发展,并建设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党又领导中国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发展。它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经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时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新起点,经历了“两种发展体制”的转换和“四次严峻挑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次飞跃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它们的指引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1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光辉典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是坚持继承和开拓创新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开辟了新的思想境界,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和理论指导──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又一科学理论成果,开辟了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三个代表”是对我们党 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别是 50…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和农民问题的理论要素 ,都蕴含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 ,是中国共产党80年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造。80年来 ,农民问题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突破 ,农民、农业和农村受到三次历史性的冲击。进入21世纪 ,第四次突破和冲击已经开始。解决农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仅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要求。农民问题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农民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中 ,在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中…  相似文献   

16.
(一) 所谓“二次革命论”,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分阶段进行。在学术界,有人将“二次革命论”等同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在我国是由陈独秀最早提出的,它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 不断革命沦,就是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凡是认为:革命过程须划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二者性质不同,但又要由前者转变为后者的思想,都可以叫做不断革命论。这个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恩格斯在1847年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中第一次提出不断革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形成了两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继续推向前进。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80年80件大事     
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光辉的节日,本刊特开辟了一块园地——“历史瞬间”,请中央党史研究室潘洪声同志把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深远意义的80件大事进行简要回顾。 我们党的历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各种美好的、感叹的、生动的语言去总结和描述,要从党的波澜壮阔的80年历史中选择出你认为重要的80件大事,认识肯定不会完全一致,即便是党史界的资深专家学者也是如此,但这又何妨呢?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本刊也欢迎广大读者与我们共同探讨。 江泽民同志对学习党史非常重视,他说:“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实践、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这一思想理论,一定要同学习党的历史相结合,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其理论的精髓,回顾和总结党的历史,我们会发现,80年来,党之所以能创造出辉煌业绩,关键是党能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即使在犯“左”倾盲动错误时期,他的理论与实践也不是一切皆错,而是功与过、正确与错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瞿秋白既是“左”倾盲动错误的主要责任者,又是纠正实际工作中盲动行为的推动者;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式、道路,虽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城市中心”论的局限,但却是“农村割据”思想的倡导者;他对“无间断的革命”论的阐述,既有混淆两个革命阶段界限的错误,又包含有可贵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从当时世界革命发展的趋势出发,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列宁不但从政治革命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而且将理论转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两次飞跃,重现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