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胡绳同志的逝世是我国思想理论界和党史界的一大损失。 1998年在《胡绳全书》座谈会上,李瑞环同志曾对胡绳和他的理论成就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胡绳同志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史学家,是我们党内为数不多的学识渊博、成就卓著的学者。”“他孜孜不倦地尽瘁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宣传和阐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刊特约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惠同志撰文,根据自己的接触和体会介绍胡绳的读书和治学生活,借以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朋友们:今大,我们在这里举行《胡绳全书》座谈会。对这部集中反映胡绳同志一生研究成果的著作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这部书的作者胡绳同志表示敬意。大家知道,胡绳同志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史学家,是我们党内为数不多的学识渊博、成就卓著的学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哲学、历史、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写作。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除了某些特殊的年份外,在报纸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出版了多部著作,在知识青年中,…  相似文献   

3.
胡绳同志是我所敬重的一位学术界前辈。他学识广博,著述宏富,为人宽厚,有长者风。他的道德文章均堪为后辈楷模。胡绳同志的著作我过去读过一些,如《辩证法唯物论人门》、《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后又蒙他赠送《胡绳文集(1935——1948)》,我也认真拜读了。我深感胡绳同志不仅学问渊博,著作等身,而且关心祖国命运,关心人民疾苦,是一位极富正义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学者。胡绳同志不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而且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政论家、评论家。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写下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评论…  相似文献   

4.
今天为庆贺《胡绳全书》出版举行座谈会,社会科学界这么多同志到会,群贤毕至,高度评价胡绳同志的学术成就,并且向年过8旬的胡绳同志表示敬意。在座的同志,如果说不是全部,至少是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胡绳同志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的影响。我想借这个机会,说说我所认识的胡绳同志,说说我作为学生从他那里得到的教益。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年龄上,胡绳同志都是我的长辈。胡绳同志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按照胡绳同志自己的说法,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同学”。70年末,有一次去看望胡绳同志,谈话间有一位我不相识的朋友来访,胡绳同志向他…  相似文献   

5.
胡绳同志是我的老师。今天,凝聚着他数十年科学研究心血的蝴绳全书》正式出版发行,这不仅是出版界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热烈祝贺《胡绳全书》的出版,对胡绳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批多年来,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胡绳同志的著述都在学术文化界和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党的思想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著述,不仅反映出深厚广博的学术修养和理论修养,而且表现出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他的学术生涯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胡绳同志,《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6期,从他大量著作中选择他在1994年12月9日撰写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一文重新发表。这种作法别致精当,深慰逝者,厚惠生者,值得称道。可以说,这篇论文是胡绳古稀年后的峰巅之作之一,也是他作为“一代理论宗师”的最具标志性的代表作之一。此文高屋建瓴,视野广阔,意蕴丰富,其最突出的特点和贡献,就是它精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对马克思主义所应采取的真正科学态度。对这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人们可从多方面学习,也可作多方面的阐释和发挥。本文仅就胡绳提出的“发展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胡绳同志是党在新时期党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1980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成立时,胡绳同志任副主任,1982年起至他逝世前,一直担任党史研究室主任。20年来,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党史著作20部,收集整理党的文献、党史资料200多本,编辑出版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著作1000多种。这些成果,凝结着胡绳同志的心血。特别是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后改名《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多次增订出版,先后发行近800万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发行20多万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发行660  相似文献   

8.
关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绳同志《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一文的发表(以下简称胡文),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指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都是很有帮助的。其中有些思想理论观点,我是赞同的,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我持不同意见。兹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与胡绳同志商榷,并就教于理论界、党史界的同志们。一、关于党对待资本主义的政策思想的概括问题党对待资本主义(指民族资本)的政策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评价新民主主义理论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胡绳同志,于 2000年 11月 5日在上海逝世。为纪念胡绳同志,本刊特发表他于1994年12月9日撰写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一文。  相似文献   

10.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节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1年4月出版。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胡绳关于编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十次谈话,其二为送胡绳审阅的该书第一编“五四运动后中国政治的新格局”;另选择若干节未送审稿作为本书的附录。全书约30万字。胡绳主持的《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编写工作1995年初启动,1995年6月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八五”重点项目,1996年5月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参加编写的有丁伟志、徐宗勉、陈文桂、闵杰同志。2000年11月5日胡绳逝世,《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难以继续编写,便有本书面世。胡绳的十次谈话前九次的时间是1995年三四月间,最后一次是1998年10月,谈话的题目分别是:一、关于“中间势力”;二、关于殖民地;三、关于反对帝国主义;四、关于走资本主义道路;五、关于五四运动;六、关于中国共产党(上);七、关于中国共产党(下);八、关于国民党;九、关于“三个角色”;十、关于编写中应当着重研究的四个问题。为表示我们对胡绳的敬意和怀念,本刊选登五、六、七讲,同时配发特约陈文桂同志写的该书评介《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1.
胡绳同志逝世了。为了纪念胡绳同志,本期特辟纪念专栏。我们征得他的办公室同意,把胡绳同志1999年10月12日撰写的关于北上参加新政协史实补正的一封信刊载于后。 胡绳同志写此信的经过是这样的: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期间,民盟刊物《群言》向杨奇同志约稿。杨奇同志当时正忙于写香港回归的系列文章,故由夫人陈梦云执笔(她曾任香港工委饶彰风的机要秘书),并经杨奇帮助核对补充而成《统一战线工作上的一件大事》一文,以陈凌笔名发表。三联书店贵阳联谊会编印的《联谊简讯》第17期加以转载。胡绳同志看到这篇文章后,写信给贵阳联谊会,提出了重要补正。杨奇同志获悉,即去信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对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作了说明。两信均刊于该联谊会《联谊简讯》第18期(1999年12月20日)上。现经杨奇同志同意,把他的信作为附录刊于胡绳同志信之后。两封信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他们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治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故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胡绳同志的逝世,使中国史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大家;我室失去了一位有威望的好领导;我们这些党史研究工作的后学、新兵失去了一位敦厚长者、睿智导师。 我们杂志社的绝大多数同志,未有机会面聆胡绳先生的教诲,但从编辑刊发在《中共党史研究》杂志上先生的文章中,领略了他质朴无华、说理绵密、思想深邃的文章大家风范,受到了很多启发,学到了许多在其他地方难以学到的东西。因此,对于先生的逝世,大家都感到悲痛,十分怀念他。 胡绳先生的大量文章交《中共党史研究》发表,是对刊物的最大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13.
本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胡绳关于撰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谈话》,共十节 ,是根据胡绳谈话录音整理而成。第二部分《五四运动后中国政治的新格局》,是按胡绳的构想撰写而成 ,共五章 ,主要由丁伟志、徐宗勉、陈文桂、闵杰等执笔。文稿经胡绳审阅过 ,可看作胡绳未完成的一份遗稿。第三部分附录是六篇书稿 ,其基本思路亦依据胡绳的构想。严格地说 ,能代表胡绳理论思想的 ,应该是第一部分。在这部分中 ,胡绳对现代史上的历史问题 ,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例如对“中间势力”的分析 ,几乎在每一节中都提到。胡绳对“中间势…  相似文献   

14.
我的发言主要谈谈胡绳同志对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编辑工作的指导,和我们所受到的教益。 胡绳同志是我的一位老领导,一位师长。从50年代成立的中央政治研究室,到60年代成立的马列主义研究院,再到80年代成立的中央文献研究室,胡绳同志都担任领导职务,都是我的领导。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胡绳同志不分管我所在的党史组,所以工作上接触不多。他在担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期间,分管毛泽东研究组,在工作上接受他的指导就多一些。胡绳同志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15.
胡绳:当今中国学术界一个重要学派的杰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不少同志都为当今中国学术界没有学派而扼腕叹息。自乔木同志1992年去世以后,我就在想,中国学术界究竟有没有学派?当时我正在参加《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的工作。读了乔木同志的一些著述,回忆聆听乔木同志的一些讲话,已经产生了一些想法。 1995年初,我到中央党史研究室以后,在胡绳同志领导下,参与负责主持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研究和编撰工作,与胡绳同志又多了一些工作接触。这期间,在《胡绳文集(1979—1994)》出版之  相似文献   

16.
《唯实》1983,(1)
我校本期培训班,安排了为期二十三天的中国近代史单元的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以王震同志的文章《学习历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导,比较系统地阅读胡绳同志的著作《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自学为主,同时安排了十次辅导;按照胡绳同志的著作分五编进行了五次讨论;结合教学,组织学员到太平天国纪念馆和朝天宫“日寇侵华罪行图片展览”参观二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员们刻苦钻研,时间抓得很紧。他们认真读完了胡绳同志的长达七十万字的著作,并且还写了读书笔记。在自学和讨论中,大家还注意把学习中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朋友们:很高兴能够来参加这个盛会,对胡绳同志这部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我讲几句话。胡绳同志毕生尽瘁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事业,的确如瑞环同志所说,是我们党内为数不多的学识渊博、成就卓著的学者。称绳全书》是他的理论学术成果的一个比较完全的反映。但据我们了解,还只能说是“比较”完全。实际上,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是他的长项外,在社会学、政治学、文艺学、逻辑学、语言文字学等方面,他也都是很有造诣的。记得SO年代初他为郭沫若同志起草一篇纪念世界文化名人的文章,以思想深途而受…  相似文献   

18.
忆胡绳同志     
一新华社播发的《胡绳同志生平》中使用了“少年早慧”四个字,这是很少见的。这四个字用在胡绳同志身上十分贴切。今年春节,我到他家去。他的秘书、也是儿媳的黎钢在座,说到她陪胡绳去看望夏衍时,一进门,夏衍就说:“神童来了。”黎钢说:我这才知道夏衍同志他们把胡老称做“神童”。夏衍和胡绳三十年代中期都在上海从事左翼文化活动,但两人年龄相差十八岁,所以夏衍完全有资格把胡绳称做“神童”。“神童”,我想也就是“少年早慧”的意思。我听胡绳讲过他早年的事情:他的父亲是个半新半旧的师范毕业生。胡绳入学前,父亲教过他两年,读的是古文…  相似文献   

19.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的。一部分是胡绳为接续《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主持撰写的另一部学术著作《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编,题名为“五四运动后中国政治的新格局”;另一部分是胡绳为撰写这部学术著作与参加执笔写作者的十次谈话的记录稿。本书记录了胡绳对这一历史时期诸多问题长期研究、审慎和深入思考的成果,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思想遗产。本文对这部书作了概括的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1 1月 ,胡绳同志离开了我们。当时 ,我和金冲及同志从北京赶到上海 ,同他作最后的告别。转眼间 ,一年过去了。在今天这个纪念他逝世一周年的座谈会上 ,我想讲讲这样一个题目 :胡绳同志教我们怎样读书做学问。这只是一些片断的回忆 ,但多少也能反映出胡绳的一些学术思想和学术活动。我曾两次在胡绳同志领导下工作。一次是50年代在中央政治研究室 ,一次是 80年代初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在中央文献研究室这一段 ,接触得更多一些。这两天 ,翻了一下我的笔记本 ,找出当年胡绳跟我们谈话和他在机关里发表讲话的一些记录。今天重温这些东西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