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中央领导从战略上先后对上海提出"有前途、要发展",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等要求,不断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研究党中央关于上海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的演变历程、主要特点,总结其经验启示,从而为新时代进一步深化中央关于上海发展战略的实践提供借鉴思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上海市委根据国家“向科学进军”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战略,结合上海城市特点和经济现状,确定了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即上海工业向高、精、尖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关于渡江作战任务、时间、部署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第二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一部举行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大中城市,这是一次关系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解决国民党军队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这次作战的成功,促使国民党军全线崩溃,实施战略退却,我军则实施战略追击。决定这次战役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我军经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已歼国民党军主力,在力量对比上我占绝对优势之外,科学的战略决策,从实际出发,把握军事与政治、敌与我等各方面情况,正确地确定渡江作战的任务、时间、部署,则是取得胜利的重要的甚至是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上海要形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要求,即"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至此,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随即,上海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即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其基本功能定位为集散功能、生产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调整产业结构是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全国,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海的振兴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根据特殊的城市功能定位,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服务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诞生上海是诸多要素合力的结果,在所有要素合力中,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最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重要的不是地点选择,而是属性依赖。诞生地与起航地是连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也从上海起航。上海是党历史实践的第一个革命圣地,其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孕育和诞生,成为先进力量和先进思想的代表之地。上海革命圣地凝结着建党精神。上海建党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真。  相似文献   

6.
苏东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行"西化、分化"战略,形势非常严峻。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科学判断,站在战略的高度,正确评估和分析了西方"西化、分化"战略的影响和特点,并就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进行反"西化、分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与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其基本精神和原则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秀萍  张小萍 《求实》2005,7(5):14-17
中共三代领导人依据各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历史条件,开创出一条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突破之路。比较研究毛泽东的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江泽民的协调发展战略,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失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苏东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行"分化、西化"战略,审时度势,科学判断,站在战略的高度,正确评估和分析影响与特点,并就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应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贯彻中央方针,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型,建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发展中的困难,上海以"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为抓手,向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转型。进入新世纪,上海以"四个中心"为目标,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上海的转型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政治1日市委召开市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会议部署做好“三讲”教育第四阶段工作。3日徐匡迪与部分国有工业小企业负责人座谈并到企业专题调研,推动小企业改革发展。9日本市举行理论界季度座谈会。黄菊、龚学平等与部分理论工作者进行了座谈。12日市委召开市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工作总结会。同日市人大党组、市政府党组、市政协党组分别召开“三讲”教育总结会。17日黄菊、宋仪侨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下属的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上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机、上海哈格诺克冷气机有限公司和…  相似文献   

11.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探索群众路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文章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探索群众路线的基本情况梳理中,归纳、分析出三个特点,即群众路线思想是与我们党一起孕育、同时诞生的,1919年到1922年这一历史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深入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最为重要的共识。论文提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探索群众路线的主要历史经验:思想重视是早期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能够确立的关键、身体力行是党员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楷模、组织建设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建章立制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能够"落地生根"的基础和根本。  相似文献   

12.
张定超 《当代贵州》2010,(23):38-38
面对"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良好机遇,息烽县将从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三创一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等方面抢抓机遇、认真落实,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丁长发:中共十七大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共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的决定。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时间:2016年12月27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在国资改革的同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加快上海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国企党组织如何定位,如何确立国企的领导体制呢?当时我担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参与和推动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体  相似文献   

15.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内在的客观必然性。研究这一问题,对于理解党的性质、特点及其诞生前后在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都是有益的。 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企业、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这三种近代企业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上海,这三部分工人的产生都早于全国其它地方。  相似文献   

16.
苏东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行“分化、西化”战略,形势非常严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审时度势,科学判断,站在战略的高度,正确评估和分析了西方“分化、西化”战略的影响和特点,并就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进行反“分化、西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其基本精神和原则在当下具有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56年是上海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过去的研究认为,这一年上海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历史机遇,上海的经济建设由此获得10年大发展。本文通过对党的八大前后相关战略、方针的研究,对照同一时期上海发展战略的转变,以揭示两者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更加深入认识上海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罗泾分公司党委结合企业实际,承接历史,承载使命,逐步形成了“三进入”的新机制,较好地发挥了企业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促进和谐的作用,探索出适合企业特点的“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工作的新路子。所谓“三进入”,就是让党组织的关爱、形象和作用不仅要进入党员心灵,更要进入员工及其亲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今后五年,是闸北经济和社会发展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闸北要抓住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世界城市和筹办2010年世博会的机遇,努力建设一个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城市面貌文明繁荣、各项事业生机勃勃、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与上海中心城区地位相适应的新闸北,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一闸北在历史上形成了“陆上北大门、市级商业城、教育先进区、革命传统地”的区情特点。从资源的角度来分析,闸北有以下优势和劣势。优势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交通优势。闸北交通便捷,优势明显,功能发达。在对外交通方面,南部有上…  相似文献   

20.
1958至1992年,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原隶属于江苏省上海县的闵行镇行政区划有过五次调整。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个卫星城,闵行的政区变迁与其城镇化进程表现出阶段性耦合的特点,反映了闵行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失衡的现象。作为上海卫星城城镇化探索中的典例,闵行政区的历史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衍射了上海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