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十月革命至今八十年来,世界社会主义有三次大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这三次大发展,都是以思想理论上的大突破为先导: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突破了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论;邓小平的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发展生产思想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公有制设想,否定了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三大发展靠的是思想上的三大突破,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革故鼎新的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三次突破"凡是论",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真正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 ,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我们党不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都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一是排除“左”的干扰 ,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二是走出贫穷困境 ,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途径 ;三是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突破苏联模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在《论十大关系》写作过程中,毛泽东对我国国情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系统辩证法的独特方式抓住和论述了影响全局的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高度提出了重点论与两点论和谐结合的对立统一论,为突破苏联僵化模式、建立中国新型体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力图开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试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民主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继承、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理论。不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纲领”,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而且提出了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新论断,在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上有了突破;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新方略,在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上有了突破。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7,(8):55-55
马龙闪在第389期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邓小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对这些重大突破.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对斯大林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模式论的突破;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创造,对苏联社会主义“超阶段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前人相比,有五大创新:即在前提上,实现了从发达论到初级论的突破;在方法上,实现了从定义法到否证法的突破;在角度上,实现了从片面论到协调论的突破;在视野上,实现了从固态化到流程化的突破;在观点上,实现了从特征论到本质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百科文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个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是继承和发展、流和源的关系。它的三个源头:一是晚年马克思的新思想:社会主义本质的二重性论和东方社会主义新道路论;二是列宁后期的新思路:对社会主义本质、商品市场、货币、社会主义改革等的新观火;三是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建国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主要的理论来源。(分摘)国家批准10大城市为金融对外开放城市国务院最近又确立10大城市为金融对外开放城市:北京、沈阳、石家庄、西安、合肥、杭州、苏州、武…  相似文献   

9.
宋海庆 《理论与实践》2002,(10):14-15,23
继《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等重要著作之后,《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再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卓越理论建树。这些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冶党治国的伟大战略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时代主题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和社会主义领导核心论等一系列科学论断。这些论断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思想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60年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八个方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五个方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当前系统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是:一要把"三大理论成果"贯通起来;二要把"四个基本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三要密切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和实践;四要看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都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层面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论;社会主义事业布局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论;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论;强军目标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新时代党的建设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问题上,有三个基本的问题需要回答,这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回答,社会主义任务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实践纲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这三大问题的探索上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这三大理论突破则集中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其特定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迄今为止有三个阶段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5.
新近出版的《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汇集了江总书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总书记博大精深的思想,本刊特邀请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雒树刚同志撰写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成果———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的体会文章,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王兆铮 《实事求是》2002,2(6):20-24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一书 ,反映了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 ,是党和人民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是需要深入全面研究的。本文拟谨就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略述学习体会意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始终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 ,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同时 ,始终十分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全新…  相似文献   

17.
陈国新 《实践》2002,(10):10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出版,使我们能够把“三个代表“和党的建设放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来学习和研究,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余宏檩 《广东党史》2010,(12):26-29
<正>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伟大的探索。从1956年4月25日《论十大关系》在党内  相似文献   

19.
王学仁 《实践》2002,(10):4-6
在云南省学习&lt;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gt;(专题摘编)座谈会上,有16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畅谈了学习体会,有高度、有深度,体会真切,结合实际,很有见地.我们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就是为了在我省掀起学习宣传&lt;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gt;(专题摘编)的热潮,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迎接党的十六大营造良好的思想理论氛围.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卓越贡献李海泉,张泰城,魏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大成。它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