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省1987年8月14日《关于将我省榆林县、安康县、商县改设为县级市建制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你省: 一、撤销榆林县、设立榆林市(县级),以原榆林县的行政区域为榆林市的行政区  相似文献   

2.
县制的历史沿革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 ,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层次 ,最早出现在我国春秋时期 ,至秦代开始推行于全国。迄今为止 ,县的设置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是历史择选的结果 ,其历久而不衰 ,则是其自身适应中国国体运行机制的最好说明。县级行政建制必将继续存在下去 ,如何在借鉴昨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这一行政层次的积极作用 ,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谢晖 《人民论坛》2012,(29):6-8
要真正发挥县制在中国上下联动、全国有序中的功能,就不能回避地方自治,特别是县级地方自治的问题。强调县制改革和地方自治,就必须同时强调法治对一个国家整体政治事务安排的重要意义。只有在法治原则下的地方自治,才是有效克服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对县制功能发挥所带来的种种局限与羁绊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深入研究和探讨县级党政职能分开后加强党的领导的课题,对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加快县级行政区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政职能分开后,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对于一个县级行政区域而言,这主要也是由中国的县情和县级领导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县级领导是我国领导体制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个层次。它是我国城市领导与农村领导,宏观领导与微观领导的结合部,具有结合性。县级领导工作的特殊性根源于这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县级领导工作和加强党的领导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4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是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作  相似文献   

6.
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如何超常规发展,是我们着力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发展思路及残联建立情况 贵州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内陆山区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贫困面大、经济总量小、农村人口多、基础设施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在我省更加明显。根据这个省情,省残联坚持“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方针。提出并实施了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发展思路,即突出县、乡两级残联的基础地位,强化各级残联的功能和服务手段。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998年底。全省9个地、州、市残联均落实了计划单列、理事长专职,已升格为正处级建制的8个,地级残联有干部职工102人;全省86个县(市、区、特区)残联升格85个,县级残联有干部职工487人;全省1534  相似文献   

7.
在这次省政府机构改革中,组建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为副厅级建制,由省政府办公厅管理。这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强和改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是我省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志着我省机关后勤工作与改革又迈出了新的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8.
质疑古代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秦汉至明清之际的中国历代王朝,“编户齐民”和县的数量基本没有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因而是一种小县制。同时,县以下还有乡里制度和什伍编制,皇权专制集权统治以“县政”为依托,其政治影响可谓无所不在、无事不管。所谓“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毫无历史根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工作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撤销相当于县级建制的运城镇,改设为区级建制的运城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安邑县领导。现将撤销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规定如下:(一)召开运城镇人民代表大会:一、宣布撤销相当于县级建制的运城镇,改设为区级建制的运城镇。将行政区域划归安邑县,由安邑县领导;二、宣布原来相当于县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运城镇人民代表人会,改为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运城镇人民代表大会;三、选举新的镇人民委员会(组  相似文献   

10.
县级政府公务员在整个公务员序列里具有特殊性。县级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上级政府同级建制部门相比,具有不可比拟性。作为一个处级建制的政  相似文献   

11.
《乡音》2014,(11):20-22
县级政府是我国行政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级政府,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扩大县(市、区)管理权限,激发县级发展活力,是打赢县域经济攻坚战的关键之举。2005年至今,我省先后五次实施扩权强县强区改革,县级政府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县域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2.
宋兴举 《创造》2004,(8):14-16
县级政府是中国政权组织构架中十分重要的一级组织,县级财政是维持县级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县级财政的实力和规模影响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反映。按不可比口径,1998年,云南126个县中,财政不平衡县最多时达106个,占总县数的83%,赤字金额为11.7亿元。2000年,全省128个县,收支不平衡的县达126个。县级财政的实力不足,削弱了全省经济的实力,制约了县级乃至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几年,云南财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 湖广县域经济比较分析作为区域经济比较,一般都比较总量、人均和发展速度等。本文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分析、即从县级行政区划,县经发展指数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例数、比例,任意抽取一些贫困县进行比较,给人们一些新的启迪和思考。(一)两省县乡行政区划比较县乡行政区划包括县级行政区划和乡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域区划包括县级市、县、自治县、区,这个区是指大中城市中的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划分为乡和镇两种形式。这种县、市、区和乡、镇的行政区划是有其丰富的经济内涵和要求的,不是简单的一种随意的划分。2002年广东全省…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省财政补摘帽问题的思考□文/蔡汾湘一我省现有县级财政118个,其中“吃补贴”的县级财政54个。十年来,虽然省委、省政府在实现财政补贴县脱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从党和国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补贴县的开发、发展潜力来看,与全省县级财政平均...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中央和地方层面都持续在进行行政体制的变革。其中,县制变革可以说是地方行政改革中最为突出的。与一般的职能调整和机构改革不同,县制变革的核心是权力的变迁。从"市管县"体制改革到撤县建市,再到强县扩权,县级权力一直处于变革过程之中。地方性力量的成长是理解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切入点。从地方性因素出发,对县级权力的变革应作一种权变的解释,即使具备同样的结构性条件,由于行动者的参与方式、互动和参与程度的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换言之,无论存在任何结构性因素,那种在浙江C县案例中发生的县级权力变化也并非必然趋势,而是多种力量、多种因素偶然结合在一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人民委员会3月9日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扩大乡的行政区划和撤销县的区级建制的实施方案",确定将我省现有6,451个乡合并扩大划为2,990个乡(其中包括600个集镇乡),并全部撤销县的区级建制。这是一项非常适时和非常重要的措施,全省人民应当积极为其完满实现而努力!随着全省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村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资料的个  相似文献   

17.
<正> 为充实和深化湖北在中部崛起战略的研究,本刊即将推出“湖北县经济发展研究”专栏近日,在湖北省社科联召集的湖北县经济发展研究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及有关研宄人员一致强调:加强我省县经济研究,不仅对湖北在中部崛起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中国县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推动都将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有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从这一国情看,也很有必要深入对县经济的探讨。一个县的经济发展不是处于封闭环境中的,它受制于全国的宏观经济布局,这就增大了县经济发展研究的难度。因此,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研究不宜太全面。抓住县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当前面临的若干重大问  相似文献   

18.
宛平是历史上顺天府的两京县之一,于辽代建县,长期治理京城西部. 宛平县制沿革 宛平县制的初建与北京城的发展密切相关.隋唐以前,宛平县为古代幽蓟地区.宛平之名始于辽,取自东汉末年刘熙所作《释名》,"燕,宛也,宛然以平之义".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后,将幽州升为五京之一的南京,又称燕京,作为陪都,并设置南京道、幽都府.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幽都府为析津府,改蓟北县为析津县,即后来的大兴县,改幽都县为宛平县,宛平县建制于辽,见证着北京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你省一九八六年七月八日《关于将肇东县改设市建制的请示》收悉。同意撤销肇东县,设立肇东市(县级),以原肇东县的行政区域为肇东市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20.
你省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关于要求将海宁县改为市建制的请示》收悉。同意撤销海宁县,设立海宁市(县级),以原海宁县的行政区域为海宁市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