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了各民族的文化审美和精神理念。少数民族古籍的出版,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从事民族古籍出版的民族出版机构,须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打造优质民族古籍出版项目。文章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彝族古歌》的出版为例,探讨了出版环节对民族文献的出版赋值以及民族古籍出版精品的打造,以期对民族古籍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出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分析整理民族古籍与处理民族关系,民族古籍与民间关系、民俗关系学科的关系。提出整理民族古籍,要以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彝文文献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及搜集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写在羊皮、布帛上的彝文古籍文献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对彝文古籍文献的历史发展渊源进行了追溯,总结了彝族古籍文献在民族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制度建设、道德体系、民族交流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对彝文古籍文献有关整理、搜集和翻译等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后,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保管机构众多、收藏分散、库房条件不足、立法不健全、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也长期存在。针对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少数民族古籍分散性、宗教性、国际性特点,边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应上升到边疆治理的高度。在治理主体上,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各收藏机构、企业及民间收藏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治理对象上,改善收藏条件、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开展整理出版、缩微和数字化建设,综合运用财政投入、法制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宣传推广等治理手段。少数民族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因此可以成为边疆治理的手段。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也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助推边疆地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民族古籍工作重要意义的再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使中国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卷性浩繁,汗牛充栋的文献古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少数民族古籍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整理民族古籍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即可以把我国各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妥善保存下来,不至于失传,这是历史所赋予的重要使命;可以为学术研究,尤其是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较为真实可…  相似文献   

6.
黔西北毕节地区杂居着包括彝族、苗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在各族民族的智慧创造下,多数民族都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彝族的文化积淀更是丰厚,在多个彝文专家的努力下,彝族古籍文化已经成为毕节地区突出的文化亮点。据不完全统计,毕节地区传世有四千多册纸质彝文古籍、二千余幅彝文金石遗存,这些彝族古文献记录了古往今来彝族及其周边民族的人、事、物等历史变迁,对研究民族发展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彝族古文献大多散藏民间,保养与维护工作艰巨,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解析彝族古文献的留存概况及文献价值对文献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万娟 《理论月刊》2005,(11):122-124
湖北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成分以土家族为主、兼有苗族、侗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大分散、小聚居,其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封闭式地保护和传承,重要因素之一是地域封闭在过去粗放型经营、破坏性开发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对丰富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起了保护作用。但这些年,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受汉文化以及通过媒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民族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文化有逐渐消失的趋势。本文对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文化是土家人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轨的过程中 ,土家族文化的保护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又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做好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有为”与“无为”、共性与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家族文化保护和开发五对关系 ,才能完成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9.
彭继宽 《湖湘论坛》2002,15(6):71-72
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是土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民族歧视、民族同化和人为地破坏,土家族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族不被承认,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习俗迅速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获得了新生,文化上也获得了平等,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土家族传统文化又遭受了几次冲击。改革开放后,土家族传统文化虽然得到了全面继承弘扬,如土家锦、摆手舞、打溜子等项目,就得到…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1.
向朝芬 《今日民族》2004,(12):58-59
少数民族古籍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它几乎囊括了少数民族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所有精华,是少数民族进步发展的根基所在。少数民族古籍与汉族古籍一样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然而,多年来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保护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目前少数民族古籍现存的状况来看,已到了消亡的边缘,再不采取收集、抢救、保护等积极措施,将永远失去这些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作为文献收藏机构的图书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理应加入到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古…  相似文献   

12.
回族古籍文献,语言特色鲜明、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布广泛。不仅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和开发价值。文化价值:古籍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古籍承载着回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天文、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资金投入不足、不到位,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保护中一个较为突出、严重的问题。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虽然目前民间投资已超过国有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重要地位,但进行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领域的民间投资还是比较少的。不过,从当前进入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领域的民间投资来看,民间投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开发方面,充当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4.
文献,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的载体,是各种文献资料的总称。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学术论文专刊、缩微资料等。民族文献,即见有关少数民族的哲学、宗教、历史、风俗、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文献。民族文献是我国几千年灿烂文化中的重要部价,是全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4.6%,全省有苗族、布依族、水族、侗族、彝族、土家族等民族,各民族的历史文献十分丰富。开发利用民族文献,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研究事业的繁荣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  相似文献   

15.
<正>古籍整理,经常被误以为是与世隔绝的书斋工作。事实上不是,云南省民族古籍办少数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诠释了我们对"文化惠民"极为深沉的理解。"文化"这个词有很多的理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有"文化"的人,通常还是指具备读写能力的人。换句话说,在中国这个古代崇尚读书的国度,文字和书籍几乎就等同于"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少数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就是保存民族文化的"种子",我们放宽历史的视野,这就是"为往圣继绝学"  相似文献   

16.
正为展示中华古籍艺术类图书的独特魅力,保持和增强台湾同胞的民族文化认同,打造两岸特色文化交流平台,今年4月,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组织了"2016大陆古籍艺术类图书展",协调参与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古籍高峰论坛",在两岸引起了较大反响。促进中华古籍的保护与修复,保持和增强两岸文化认同优秀古籍文献是经过历史选择、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极富教育功能的元典文本,它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7.
马尚云 《政策》2012,(10):72-74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长阳人"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发祥地,具有悠久灿烂的巴土民族文化。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我们将抢抓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文明湖北"的重大战略机遇,始终坚持"文化先导"战略,致力打造"中国文化强县"。通过深入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大...  相似文献   

18.
<正>"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丛书是我省首次整理出版的受汉文化影响颇深的云南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类图书,标志着具有云南民族团结史文物价值的民族古籍进入了翻译整理出版规划。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而在洋洋大观的云南少数民族古籍中,又存在一批深受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少数民族叙事长诗。这批文学古籍,有的来自汉文正史或野史,有的来自古典小说、唱本、戏剧,大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7,(5):11-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近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为抢救、保护我国珍贵古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发[2006]24号),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由云南省民委和迪庆州委、政府共同主办的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五省区藏文古籍第四次协作会议,于1995年6月1日至4日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召开。来自五省区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及中国藏学中心的同志出席了会议。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其文献浩若烟海,汗牛充栋,又以各类佛学经典繁多而著称。由于藏族的分布地区辽阔,跨省区居住,使得藏文献也分散在各个省区。为使藏文古籍的整理能够协调一致,1988年由西藏社科院牵头,组织召开了首次五省区藏文古籍协作会,并成立了民间团体性质的五省区藏文古籍协作组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