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为20世纪初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流派,俄国形式派不满足于传统文学理论混杂于其他学科研究中的状况,认为文学是一门独立的系统科学。他们以建立系统而科学的文学理论为己任,将文学研究从与其他学科的纠缠中剥离出来,将文学研究的重心放在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上,以语言学分析作为方法论,最终建立了以文学性为核心的文学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当代俄罗斯文学中存在女性主义文学,这是勿庸置疑的。那么,,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文学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开始获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当代俄罗斯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3.
柬埔寨文学是东南亚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柬埔寨有着友好悠久的交往史,中国对柬埔寨文学的研究缺乏细化和深入。本文主要对柬埔寨文学在中国的研究情况、特点进行论述,分析存在问题,探究未来走向,以期推进柬埔寨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无赖派”与日本战后文学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 ,日本文坛出现一批对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批判反省的文学派别 ,但由于这种批判缺乏深刻性 ,反省缺少自责性 ,导致了日本战后文学理念基础的不坚实。“无赖派”正是在这样的文学理念基础上出现一个对未来表现出迷惘的派别。这一派别的作家是以自虐的态度来表现二战后日本战败社会的混乱与凄凉景象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日本战后的政治、道德、伦理、思维意识等社会观念 ,也反映了日本战后文学战争认知理念的迷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越南文学在越南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越南现代文学形成、发展、成熟的一百年 ,也是越南国语字文学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一百年。20世纪的越南文学走过了现代化、革命化和民主化的发展历程。本文就越南文学现代化进程作些探讨。一越南文学现代化进程自20世纪初开始 ,其首要标志是国语字的使用。所谓国语字 ,就是用拉丁文字母标注越语发音的一种拼音文字。国语字在越南只有300年的历史。开始时主要是在越南的西方传教士用来学习越语和进行传教布道的工具。法国占领越南后 ,便开始教授、推广和传播国语字。1917年 ,法国殖民…  相似文献   

6.
俄国民粹派文学是俄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得到俄国学者、欧美斯拉夫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关注。在俄罗斯,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比较充分,主要是从文学、美学、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展开的;在欧美斯拉夫学界,对民粹派文学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体系,只是经由史学或者社会政治学等学科交叉进行的;与国外的民粹派文学研究相比,中国学界的民粹派文学研究尚显不足,这种研究的不足与民粹派文学的美学价值、史料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是不协调的。  相似文献   

7.
在华俄侨文学诞生于20世纪初期,在其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不乏开创性作品.中国学者对在华俄侨文学的关注不多,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对其发展阶段的划分至今仍比较模糊.以在华俄侨文学创作活动的规模、发展趋势及作家创作作品的活跃程度为标准,可将在华俄侨文学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前为萌芽期;十月革命爆发至日本...  相似文献   

8.
商雨虹 《东北亚论坛》2006,15(6):120-124
新感觉派运动在日本文学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但川端康成却被认为是完成新感觉主义的唯一的一位作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川端康成把新感觉派贯穿始终、成为新感觉派最为成功的作家的主要原因是:川端寄予新感觉派运动的期望主要是在思想方面。即在新的表现当中寻求人生新的救济、找到人类超越死亡的方法。这与新感觉派的其他成员一味地在感觉的表现当中寻求文学的意义从根本上不同。贯穿整个新感觉派时期的川端的文学理念是对人类生命的关注,是对人类超越死亡问题的关心。纵观川端的整个创作生涯,这也是川端文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末,俄罗斯文学历史的研究出现了两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即开始从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来认识文学历史与以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来重新审视文学的经典和热点。这种变化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历史研究的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拥有独特的社会语言环境,英语和汉语作为通用语享有同等地位。本文旨在对新加坡英语和华文文学的发展进行梳理,从而找出这两种主流文学在创作风格和特点上的相同点,以达到探究新加坡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和文学发展趋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二战时期的日本文坛被法西斯狂潮所淹没,文学成为宣传战争的工具,为数不少的文学家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在作品中美化战争,起到了军方所起不到的宣传效果。这一文学“暗谷”的形成,反映出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对日本民族以及文学家们的恶劣影响,这是日本现代文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与日本文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文学是内含多元性的文学,这可以从日本文化中的南北结构、自古以来所形成的椭圆文化圈、单一性复合文化等特征中得到体现;日本人在文学中所寄托的生命意识具有宇宙论性质;日本文学的主体是以共生思想为基础的日本自我。  相似文献   

13.
自近代以来,中国的菲律宾文学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中国有选择性地翻译、简介菲律宾文学名家名作;中期是菲律宾华文报刊与中国的报刊共同关注"菲华文学";后期是对菲律宾文学特别是菲华文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菲律宾文学的总体性介绍;对菲华文学的宏观论述;对菲华文学与中国文文学学关系之探究等。随着时间的迁移,研究逐步细化,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比如研究整体上重"华文"文学而轻"非华文"文学等。  相似文献   

14.
绪论在越南古代文学史上,越南古代帝王参与文学创作的现象可以称为越南古代帝王文学或宫廷文学。在越南,古代封建帝王作诗、为文甚多,似乎形成了一种传统,成为越南古典文学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一种十分独特而悠久的文学类群——古代帝王文学,在  相似文献   

15.
将电影用于文学课教学是很好的尝试, 影片《秋日传奇》便是一个范例, 它在一个家 庭悲欢离合故事的背后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超时代文学主题与文学表现手法, 非常适合作为美国文 学课程的教材使用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原来作为苏联文学主体的俄罗斯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学界涌现出许多新人,文学创作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的越南文学是涵盖2000年以后的越南文学概念。在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加快的大背景下,越南作家不断进行自我创新,使新世纪的越南文学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高乔文学是阿根廷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在西班牙美洲获得政治独立之后应运而生的美洲主义文学的最早萌芽之一。这一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的文学幼苗,自从十九世纪初期在辽阔肥沃的潘帕斯草原上破土之后,就茁壮成长,叶茂枝繁,果实累累,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岁月。  相似文献   

19.
1942年至1944年间,伪满文坛出现了"大东亚文学"的潮流。被认定为"弄潮儿"的古丁,由于留下了三次参加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的经历而难辞其咎。古丁与"大东亚文学"的关系,于是成为作家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从作家真实经历与文本深层解读两个视角,对这一时期的古丁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现代解读,力图触及伪满作家作品研究的复杂与艰难,并借此找到古丁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苏联小说主要特征是充满动荡,出现了一个传统派别,他们在困惑与追求中,含有变革性的思考。其中有文学上的沿续因素,更有当代作家富有个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