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女作家毕淑敏说:"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水月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这里的"书的效力"就是智慧吧,女人最有力的武器不是美貌,而是智慧。智慧像雨后的彩虹发出绚丽的光,一个漂亮的女人没有智慧充其量是一张乏味的白纸;而智慧的女人哪怕没有如花  相似文献   

2.
<正>那场启幕于20年前6月30日午夜的简短仪式,一直被历史反复回味——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15秒,英国米字旗在英国国歌声中徐徐降落,护旗手将旗帜摘下,叠起,像历史书合上最后一页;23时59分58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指挥抬起双臂,挥动指挥棒,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结束了156年5个月零4天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那一夜,香港大雨。一场酝酿了156年5个月零4天  相似文献   

3.
书韵     
一 书是无声的老师,书乃有情的朋友. 书像阳光雨露哺育着你,书似暮鼓晨钟提醒着你. 书既是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又是走进内心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正>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我喜欢读《王阳明》,并非因为书中有颜如玉或黄金屋,而是书中蕴含的精气神。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浩瀚星空中,王阳明是一颗闪耀的星星,他曾升起在黔中大地。作者以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再现了王阳明命运多舛而光明磊落的一生。《王阳明》一书为我们全面了解王阳明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王阳明的心学,包含了人的感知、认知、情感、意志、意识以及中枢神经、大脑神经活动内容,整个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探索真理的一个里程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心中,书,就像一扇扇敞开的窗口,放眼望去,随处都是迷人的风景;书,恰似一层层蔓延的台阶,拾级而上,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书,又宛如一条幽静的山径,漫步其间,恍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境。书,就是清风,就是明月,能使人灵魂变得高贵脱俗,为人变得有品味和优雅。就像一首蒙古族民歌中唱的:鹰飞在天上,影子落在地上。一个人读书多少,终归会  相似文献   

6.
淑女需读书     
好书是沉淀岁月冲刷的沙金,很重,不耀眼,却有保存的价值。书对于女人的效力,不像美容食品。滋润得好的女人,驻颜有术。失养的女人,憔悴不堪。读书的女人和不读书的女人,在3月之内,也是看不出来的。日子是一天天地走,书要一页页地读。轻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向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7.
《前线》2017,(12)
<正>托即时通讯技术的洪福,我们有了微信。通过微信,可以结识一大批天南地北的朋友。哪天你感到寂寞,想跟朋友聊天,就不必像王子猷访戴安道那样,雪夜渡江经宿方至;也不必像杜工部那样,"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你只需打开微信飞动食指,四海之内,马上回应。还有不少朋友,不满足单线联系,希望有一个平台大家  相似文献   

8.
编写大书的老人读一个老人就像读一本书,任继愈先生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大书。今年88岁、身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任继愈先生坐拥书城,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现在依然在为书的建设添砖加瓦。说来有些不可思议,像任先生这样一位大学者,经过这么多年的积淀和思考,有许多学术上的心得和文章要做,比如他对学生谈到过的儒教论衡、群体认识论等等,都是他打  相似文献   

9.
<正>我这年过半百的人抱着像秦砖一样厚的书在啃,在当下电子产品风靡的时代,是不是显得很滑稽?不是为了晋职称考试,不是为了写课题论文,不是为了辅导孩子,干吗要啃呢?干吗不是随便翻翻呢?这是本什么书?这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刚出版的《黄河传》。我啃它,是因为它有嚼头,它里面描写和叙述的每一粒泥沙、每一朵浪花、每一片陶片,都藏着我前世今生的好多密码。这是一本作者积20年心血,用脚、用手、用脑完成的书,是一本在复制、  相似文献   

10.
父辈的忠诚     
父亲贺龙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部书,一部博大精深的书。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用心灵去读他,用我沿着他的足迹孜孜不倦地跋涉和寻找去读他。而在我用几十年生命读懂的几个篇章里,南昌起义前后投向党的怀抱,  相似文献   

11.
风华三十年     
1978,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008,改革开放走过30年。 30年,一个足够长的时间,一段足够长的距离,一段足够远的前行。30年,它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部书,记录着中国经济从“蹒跚学步”、“摸着石头过河”到实现高速发展;它是一卷胶片,记录下中国老百姓由贫穷走向富足、幸福的影像;它还是一个故事,娓娓讲述着东方古国觉醒、腾飞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30余年的集报中,特别酷爱毛泽东题书的报头。毛泽东题书的报头最多的应首推党报报头,不少报头不是题书一次,而是多次。那么。毛泽东题书的党报报头有多少呢?  相似文献   

13.
书之情结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崇拜书。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需要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热爱书。 小时候,我崇拜书,就像崇拜一个自胡子的睿智老人、一个神秘的古堡、一个奇妙的百宝箱一样。因为崇拜而与它接近,因为与它接近而得到无穷的J决乐。 少年的我,迷恋书  相似文献   

14.
书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俄国科学家皮罗果夫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原苏联作家高尔基则说:"书籍是人类进  相似文献   

15.
原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领袖们》一书中,形容周恩来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就像在公园里乘坐滑车一样,时起时落”。  相似文献   

16.
<正>在农六师奇台农场八道滩社区,有位退休老人数十年如一日,足迹踏遍昌吉州东三县,专门收藏毛主席像章、毛主席画像。他从30岁便开始收藏,对毛主席像  相似文献   

17.
孙璐璐 《当代贵州》2005,(17):36-37
走进仁怀,走进贵州西北部这块富饶、美丽的红土地,就像阅读一本很古老很古老的书.读着弥漫在空气中"沽酒客来风亦醉,欢宴人去路还香"的味道;读着仁怀厚重的"国酒"韵;读着仁怀经济发展的脉动.此时已不再是自己,而是酒都的儿女.  相似文献   

18.
读书最快乐     
正多少个春花秋月,多少个星斗满天,小屋里的我,忘却屋外缤纷的世界,泡杯热茶,点根香烟,便沉入书的世界。书是一种力量之源,人生缺少了书籍,就像宇宙没有了太阳。要读书就得买书,于是常常逛书店,见了就买,宁愿饿肚子。买来的书在柜子里装了一排又一排,床底下还委屈着不少,用时才知太少太少。夏日的窗前,坐在阳台的沙发上翻书,体味书中那悠远而绵长的意境,我常常会有一种杂念顿消、思虑澄明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靳国君 《奋斗》2001,(4):46-47
德国,是一个爱书的国家。在德国,图书像草坪、绿地、花坛和公园一样无所不在。德国人喜欢读书,也喜欢藏书,亲朋馈赠礼品,有时送的也是书。德国历史上烂若群星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无不饱览群书,他们的创作又使德国爱书的传统像莱茵河一样奔流不息。  相似文献   

20.
读书真好     
关于书,古今中外的先哲们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说。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生活中的阳光和鸟儿的翅膀。高尔基也说:’’每一木书是一级小阶梯,每向上爬一级,就更脱离牲畜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的生产观念。” 我更欣赏美国物理学家凯勒说过的一句话:“一木新 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小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产海洋……” 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就像天上彩云,雾里长虹,令我无限想往的意愿时时萦绕在心,只是无缘外出游览。不能出门,只好用读书来弥补心中的那份缺憾。下班以后,把喧嚣推出门外,静静地坐在小书房里,与巴尔扎克‘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