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致 《当代党员》2022,(7):27-28
<正>被雪染白的树枝间,大足宝顶山摩崖石刻色彩明丽;洒满星辰的夜空下,资阳安岳卧佛肃穆地守候了上千年……1月24日,重庆市大足区美术馆,“看见——巴蜀石窟”摄影展上,一张张展现着石刻文化的照片让人应接不暇。开展的第一天,馆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游客在这里能够同时领略重庆大足和四川资阳、乐山的石刻风采。像这样的文化牵手活动,  相似文献   

2.
像一股汹涌澎湃的感情激流,把人们又带回22年前浸透在泪海里的那些日子;像尊严高贵的华表,又让人领略了他诉说不尽的高洁品格和风度魅力。带着不尽的思念,在步入新世纪急速的行进中,我们看见他高大的身影;在告慰的心情中,回首他在民族多难的这个世纪殚精竭虑的大智大勇,百感交集中掩不住我们中国人的自豪:周恩来,一个光荣的名字,一个不朽的名字。  相似文献   

3.
忆雪     
<正>记忆是个很怪的物什,很多你想记着的东西很快就忘了,可有些细小的东西却牢固地盘固在记忆库中,挥之不去。比如关于雪的记忆,它们曾在我们的岁月里游走,然后如新年屋檐下的灯笼,远远地俯视着我们,再也碰触不到,但那或隐或现的光芒,总在特定的日子里显现。那是一个久远的记忆,日子回溯到生命之前的二分之一。那个冬天和她的很多故事都遗落在岁月的角落,可唯独这个关于雪的细节一再被提及,每每说起,眼中便有盈盈的泪。  相似文献   

4.
夏远生 《党史文汇》2005,(12):17-21
毛泽东是一个南方人,一个湖南人.南方少雪,湖南更少雪.而在少雪的南方、少雪的湖南出生、生长、长大的这个南方人、这个湖南人,毛泽东一生却酷爱雪、与雪结下不解之缘.他特别喜欢雪,那漫天飞舞、让世界纯洁美好、也让人的心灵纯洁净化的雪.宋代词人吕本中在<踏莎行>中写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更加如此,"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性格"奇绝",形象独特.仔细读读毛泽东的千古名诗<沁园春·雪>,这首专门吟咏雪、原名"咏雪"的诗词,给人以很多的新的感触.可以从毛泽东诗词中的"雪"、毛泽东人生历程上的"雪"中,感受到诗人的雪情怀、雪人格、雪心愿.  相似文献   

5.
耕牛再奋蹄     
<正>放着挣大钱的老板不当,却回到农村当一个小小的村官,故城县房庄乡堤口村党支部书记苏金荣的人生抉择让很多人不理解。说起回村当村官的初衷,他用一句话总结:"前30年干事只想着把自家的日子过好,现在想的是把堤口村460口人的日子过好。"正是这个朴实的念头,他情系故里德泽桑梓,将堤口这个有名的"老大难"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  相似文献   

6.
2009年伊始,央视播出的电视剧《走西口》,让亿万观众领略了晋商开辟北疆、贸通中外的艰辛与成败。继《乔家大院》后,人们再次看到了晋商兴盛的奋斗历程。而许多人却不知道,在云南大理,与晋商同一时期在商海搏击的滇商,同样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和悠悠茶马古道书写着自己的辉煌,他们的商号不仅遍及国内及东南亚,甚至还远至欧洲和北美,他们就是在历史深处闪光的"喜洲帮"。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世界上号称最讲普遍人权的国家,美国政府动不动就以"人权问题"为由干预别国的内政.那么美国本土的人权状况究竟怎样?我们在美国访问的日子里,近距离地领略了美国方式的人权.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一个南方人,一个湖南人.南方少雪,湖南更少雪.而在少雪的南方、少雪的湖南出生、生长、长大的这个南方人、这个湖南人,毛泽东一生却酷爱雪、与雪结下不解之缘.他特别喜欢雪,那漫天飞舞、让世界纯洁美好、也让人的心灵纯洁净化的雪.宋代词人吕本中在<踏莎行>中写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更加如此,"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性格"奇绝",形象独特.仔细读读毛泽东的千古名诗<沁园春·雪>,这首专门吟咏雪、原名"咏雪"的诗词,给人以很多的新的感触.可以从毛泽东诗词中的"雪"、毛泽东人生历程上的"雪"中,感受到诗人的雪情怀、雪人格、雪心愿.  相似文献   

9.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顾极不平凡的2020年,为每一位中国人点赞,颂赞“每个人都了不起!”。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正是“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让人们见识平凡的伟大;正是“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让人们赞美英雄的人民;正是“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让人们感受伟大抗疫精神,领略自强不息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断片辑录     
城市人 街上换一批名利的姓氏; 室内换一批食色的儿孙。 天空还是同样的天空,季节变幻着不同的风气。有雪的日子,开通暖气,有太阳的日子,短裙飘逸。有人从平房搬进楼房,还养鸽子;有人换木床为席梦思,朝三暮四。人心就像街道,越来越挤;窄窄的街道在拓宽,拆掉了一些既得利益;一些人又站成立交桥,多了车辆,多了争议。  相似文献   

11.
黑土忠魂     
江洋 《党史纵横》2014,(8):15-16
正亲身经历了这一刻,亲耳听到了这些事,我的心中波澜起伏,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久久地萦绕着我,我被他们深深地感动着。这个他们,是一个群体,甚至是几代人。在人们常说的白山黑水间,在往昔血雨腥风的岁月里、在如今春暖花开的日子中,他们都始终闪耀着忠诚,对党、对祖国、对人民。"重逢"吴玉光不会想到,在他牺牲76年后,竟能与只做了一日夫妻的爱人李玉兰"重逢",而让他"重拾"幸福的是他从未见过、  相似文献   

12.
姬建民 《前线》2010,(9):55-55
<正>前几天,我见识了一位说话生动实在的陈姓人士。他种过地、当过兵、经过商,打理过"酒楼"和"农贸市场",会吹拉弹唱,还擅书法、绘画,人称"怪才"。"怪才"着实让我领略了一番生  相似文献   

13.
是他,扬起"民主"、"科学"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与推导者;是他,鼓动革命风潮,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他,以推翻黑暗统治为己任,成为中国共产党五届最高领导人;还是他,在对斯大林派失望之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国托派的领袖。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他又向世人宣布:"今后不再属于任何党派。"正是陈独秀这样鲜明的个性和起伏的经历,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断吸引着人们探究他的生平,领略他的风采,感悟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徐志民 《实践》2014,(12):38-38
<正>记者随着科左中旗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来到保康镇巨宝山村村民房殿军家,为的是给他家送去"测土施肥建议卡"。一进屋,只见几个老庄稼把式正围在一起唠种田的事。看到梅园雪,他们就像见到老朋友,全没有客套话,把梅园雪围在中间,这个问他家该用什么种子,那个问肥该怎么施。梅园雪胸有成竹,一一为他们答疑解惑,好像早就为他们备好了答案。提起梅园雪,科左中旗的农牧民如数家珍:"她就是我们种粮人的圆梦人,她把全旗玉米单产提高了300斤,创造了亩产2300斤的全区玉米高产纪录,让我们旗连续9年粮食总产位居自治区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一迈入信息时代的门坎,铺天盖地的信息就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犹如大海的浪潮,排浪似地向人们扑面而来。它夹杂着大海无所不包的胸怀,拓展着人们的思维,扩充着人们的视野,荡涤着人们的胸襟。当人们在尽情领略海潮咆哮的气势和平静中的安详时,一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的四月,都是海棠花开的时节,其花白粉相融,淡雅纯净,难怪古人写下"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亦或是"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这样的诗句。那一簇簇盛开的海棠,在岁岁年年的时序更替中向人们讲述着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周恩来与邓颖超。今日,让我们一同翻开那些年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书信,在字里行间中感受这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的人间至情。  相似文献   

17.
春雪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自打开春以来,老天连续下了几场雪,这是多少年来罕见的气候。最近几次雨夹雪,更是让人感觉空气湿润清新,精神为之一振。从早晨开始,空中又飘起了雪花,先是颗粒状的,羞涩地姗姗而下,随后就有大片的,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天女散花般地从天而降,让人以为又回到了严冬。出得门来,看到地上一片渍水,才想起已是立春一月有余,再多的雪也无法积存,大地母亲那温暖的怀抱随时在将冰雪消融。雪,下了一整天,或悠闲,或急促,或稠密,或稀疏,孜孜不倦地滋润着大地万物。人们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被雪水调制的泥泞中,呼吸着由雪片清洗过的空气,…  相似文献   

18.
在抗击雪凝、恢复重建的日子里,有许多身影让我们仰望,有许多故事让我们感佩,有许多坚守让我们铭记,有许多牺牲让我们落泪……这些全都凝结、锤炼、升华而为一种精神,一种激越昂扬、催人奋进的抗雪凝精神,这就是:牢记宗旨、一心为民,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患难相助、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19.
<正>生命,有时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被人记住了多少日子。在辽阳市宏伟区工农街道荟萃湖社区巴家山"72户",家家户户都在忙活动迁事宜,有居民念叨着——要是李书记能看到该多好;在宏伟区消防大队,参谋马连朋忙着组织中小学生参观——这是李书记5月20日的预约,"不能让孩子因为缺乏消防常识而错失逃生机会",必须得落实;在盲人按摩诊所,盲人陈守民刚刚为一个困难群众减免了费用——"我要像李书记那样,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20.
和静钧 《廉政瞭望》2012,(17):64-65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市长安德鲁被萨马兰奇、克林顿、席琳·迪翁的光环淹没,却被人们记住了他处理奥运期间公园爆炸事件的果决;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人们领略了美女市长多拉·巴扬尼的风采,正是她的积极奔走,为雅典奥运圆满成功添加保障。而在伦敦奥运会上,人们也特别注意着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