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波 《实事求是》2010,(4):98-100
美感,是对人的主观需求已知有价值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认为能够满足自己某种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会使人感觉到美;人认为与自己的需求没有关系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会使人感觉到美;人认为对自己的需求会造成某种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会使人感觉到丑。主观感觉是以观念形态为根据的。不同的人,观念形态有所不同,且观念形态又总是在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感觉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感觉不美,曾经感觉美的事物现在却感觉不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互惠效应     
正互惠效应(Reciprocity effect),又叫"跷跷板互惠原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所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如坐跷跷板一样,不能永远固定某一端高、另一端低,就是要高低交错,如此整个过程才好玩,才会快乐。俗语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一个永远不吃亏的人,即使占了很大便宜,也不会快乐。因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的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整个人际互动却失去了应有  相似文献   

3.
洪昭光 《新湘评论》2010,(16):64-64
爱心是美容霜,读书是维生素,音乐是止痛剂,运动是安眠药。 具体的意思就是,要想快乐,我们每个人都要心里充满爱心和阳光,只有这样,你看到的世界才是充满爱和阳光的。心情好主要是通过"快乐因子"内啡肽起作用,内啡肽分泌多了,抵抗力升高,人就更健康,皮肤自然就会越来越好,这样爱心就变成美容霜了。  相似文献   

4.
痛苦的价值     
人的痛苦多种多样,它既可以是肉体方面的感觉,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体验。痛苦不是人所独有,所有动物都具有感觉痛苦的生理机能。但是惟独人能反思和回味痛苦,从而强化了对痛苦的感受,获得了对痛苦的深刻认识。痛苦并非都是负价值,如果我们从人的反思能力入手去理解痛苦,就会发现痛苦本身有其特有的价值。痛苦是通向快乐的阶梯。从逻辑上讲,苦与乐是不相容的。然而,苦与乐既相对立又相转化。生活一再表明,"疲劳使人休息舒服","疾病使人想往健康的幸福",快乐正是有了痛苦的经历才更珍贵。就人的情感体验来说,没有痛苦也就没有快乐;反之亦然。痛苦从客观上看是对快乐的否定,但从人认识的源泉上看,痛苦正是快乐之源。这不仅是因为没有  相似文献   

5.
活着真好     
<正>曾经,我看过这样一部电视剧,叫《活着真好》,里面的故事情节和我们现实生活很相似,每个人都盼望能快乐地活着,但每个人的活法都有所不同,有的追求名利和地位,有的追求荣华富贵,有的则追求……而我却不在意钱的多少,只要活着就好。俗话说得好,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要有过  相似文献   

6.
生活之友     
不要赢新结识一个快人快语的女子,在单位里做部门主管,压力很大,却总是精神饱满、开朗快乐,上下左右都处得好,大家都喜欢跟她做,成绩有条不紊地出来。熟了,就向她请教快乐的秘诀。她笑:真是有秘诀呢,三个锦囊。第一,同事提拔不眼红;第二,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第三,和老公吵架不要赢。三个  相似文献   

7.
选择快乐     
<正>林黛玉穿金戴银,但心情抑郁,没有快乐可言。刘姥姥粗茶淡饭,却满面春风,天天都很快乐。快乐不是由谁、由什么事情、由什么东西来决定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没有任何事物能妨碍你自己对心情的选择。快乐无时不在,无时没有,就看你能不能选择。可有些人总是跟快乐  相似文献   

8.
86岁的陈家琦教授腰板挺直,皮肤滋润,说话条理清楚又风趣幽默。这位被誉为中国运动生理学奠基人的天津体育学院前院长,说的却不是深奥的大道理。人生动力是快乐陈教授说:健康长寿没什么秘诀我就是兴趣广泛,烟酒不沾,再就是天天让自己很快乐。人活着,快乐是动因;天  相似文献   

9.
<正>又到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粮食丰收,瓜果飘香,不由让人心情舒畅。有人却是例外,瘦弱的小邱就皱起了眉头,每天懒懒的,什么都不爱干,明明睡得很多,却总犯困,胃口也不好,吃一点就饱。再看看邻座的张姐,每天乐呵呵的,像一只快乐的"大白"那样在办公室里飞来飞去,飘过的地方到处充满着轻松快乐。有一天,小邱终于忍不住去问张姐,为什么你总能那么开心。张姐神秘地笑着说:"因为我经常为我的心情加温!"  相似文献   

10.
要求太多才会烦恼无数,希望太高才会失望重重,追求太多才会浑身疲惫。只有简单知足,随遇而安,才能活出人生本色。我们时常听人喋喋不休地抱怨单位不好,辛辛苦苦一个月却拿不了多少钱;抱怨领导不公,谁擅长溜须拍马就一路飙升;抱怨同事不友善,拆别人的桥。好一个怨气冲天的人啊!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这个世上,又有谁堪称十全  相似文献   

11.
择善而从     
<正>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法学家边沁认为,一个人给予别人的幸福和快乐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幸福和快乐也就越多;反之,就越少。电影《中央车站》开拍之前,电影导演沃尔特需要从全国各地的小孩儿中选择一位男主角。这天,他因事来到城市的一个车站,一个小男孩要为他擦皮鞋。他当时拒绝了这个孩子,于是,这个孩子问他能不能借给自己一些钱,好让他买个面包,等他擦鞋挣了钱,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个人来说,快乐的活着就是成功的人生,所以谁都会渴望自己能够更多的拥有快乐。然而,快乐却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于是,有的人开始怨天忧人,怪上天不偏爱自己,怪命运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不能尽如人意,譬如,升官、发财、年轻、美丽、快乐、聪明……等等好处,谁都想全部拥有,可谁都无法全部拥有:官升了,却不年轻了;财发了,反而快乐不起来;美丽倒是倾国倾城,聪明则未必见得。于是很多人感慨:人生苦短,造物弄人。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个穷人给富人当长工,总是无忧无虑地边哼小曲边干活。富人觉得不可理解,就有意赏给长工一块沉甸甸的金子,想试一下长工是否  相似文献   

14.
<正>李想是一位政府机关公务员,在别人眼里,他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可是,他却总是闷闷不乐,经常对着羡慕他的人唉声叹气地说:"其实你不知道我的苦!"那么,李想为什么会不快乐,他又该如何快乐起来呢?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我们往往把能够让人轻松愉悦的情绪,叫正性情感体验,而把伤心愤怒的情绪称为负性情感体验,它们都是人们正常的生理心理感受,而且缺一不可。情绪就像心灵的温度计一样,时刻提醒着  相似文献   

15.
《江淮》2007,(8)
什么是快乐?心理学家说,快乐是一种愉悦的情绪;科学家说,快乐是在平淡和枯燥中不断发现;企业家说,快乐是抓住机遇后的成功;白衣天使说,快乐是还给每个人健康。是啊,快乐是每个人心底的阳光,时刻伴随着人们:当田野麦浪滚滚瓜果飘香的时候,快乐写在农民的脸上;当枝头蝉唱鸟鸣蜻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这句话,对于78岁的老太太马继德来说,体会最深。他的儿子叫王友胜,是一个对工作特别痴迷的人,工作起来顾不了家,然而马继德却有一个好儿媳,天天忙里又忙外,操持着家里的一切,如同亲生女儿一样照顾着她和老伴。  相似文献   

17.
笑对人生     
许多时候,生活的各种诱惑就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飘浮不定,却又伸手可及,而当你终于忍不住伸手去触摸它时,它却如流星般转瞬而逝了。生命中的一切就如人的情感一般,当你陷进一段感情的时候,你总是无法让自己比平时更加理智些;总是会头脑发热,连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在做些什么,甚至你不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只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让心里的那个人更加快乐而已。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否愿意,八天假期就这么过去了。休假本是件快乐的事,可微博上却充斥着各种不快乐的吐槽,一片如平日一般的怨愤之声:怨高速免费政策的,怨被堵在高速的,怨被打的,怨人多的,怨挨宰的,怨服务差的,怨航班被延误的,怨被骗的,怨加班的,怨假期不够长的……其实,在微博每天海量的信息中,表达假日快乐、晒休假幸福的人并不少,只是因为与"整体气场"不符,很容易被淹没在声音的海洋中。最可怕的是,这种关于快乐的"沉默螺旋",又在进一步使人们表达快乐的能  相似文献   

19.
钱守旺 《新湘评论》2010,(13):40-40
童年不快乐,人生就不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的未来生活更有价值、更幸福。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幸福的底色。把最美的童年留给孩子,让孩子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六个馍馍     
人们时常说起“自得其乐”,但对其真正内涵的理解,很多人却存有偏颇,甚至错误地认为想干啥就干啥,那才叫快乐。其实自得其乐的意思是,快乐时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快乐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那。么,天下人谁最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