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主要产煤国.美国阿科煤炭公司所属黑雷露天矿、西糜鹿井工矿,是两个典型的高产高效矿.黑雷露天矿设计能力3600万吨,产煤3400万吨,有雇员473人.西糜鹿井工矿年产煤400万吨,有雇员230人.从企业管理角度看,这两个矿都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煤矿经营战略、煤炭销售和财务,均由设在丹佛的阿科煤炭公司决定.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煤矿安全,每月进行一次抽查,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政府还负责审批煤炭开发项目.重点审查环保,煤矿企业买  相似文献   

2.
最近,参加一个厂长经理座谈会,听厂长经理们谈到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时,对一些掌管人、财、物大权和一些能卡住企业脖子的行政执法部门强行塞给企业“黑条子”、加重企业负担的腐败行为义愤填膺,大声呼吁:“请全社会一齐关注‘黑条子’,斩断这些伸向企业的黑手”。所谓“黑条子”,就是应由个人开支的费用硬塞给下属单位或企业予以报销。企业为了生存,只好忍气吞声地将“黑条子”作为企业开支予以报销。向下属单位和企业硬塞“黑条子”,是一种利用手中职权为个人捞取私利的腐败行为。它不仅违反正常的财经纪律,加重了企业及下属单位…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是学界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文化传统与社会责任的分析维度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深刻反思我国的"腐败黑数"问题.对于畸高"腐败黑数"中主要由文化、社会等外在因素导致的行为失范和腐败犯罪,应主要立足于宽容的救赎,而控制和消弥畸高"腐败黑数"的根本出路应是植根干文化基础之上的严密而人性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腐败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遏制,因此,如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对策,积极探讨预防腐败必须以遏制人的腐败动机为中心,严明法纪,筑牢"防火墙",让人不敢腐败;严密制度,铲除腐败之"根".让人不能腐败;严厉监督,看守"邪恶",叫人不让腐败;严厉教育,为心灵"设防",让人不愿腐败.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异化现象,目前腐败问题从行为主体上,从时间、空间、数量上正在向外发散弥漫,其特点是:1腐败行为主体由个体腐败发展为集体腐败。依腐败行为的实施主体,腐败可以划分为“个人腐败”、“集体腐败”,即“政府腐败”、“企事业单位腐败”。所谓集体腐败,是指多人乃至团体合谋违纪违法,中饱私囊的腐败行径。综观时下风行的这种集体腐败现象,其表现形式和数量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集体行贿,公礼之风盛行;集团截留,私设账外“小金库”;集体走私,明目…  相似文献   

6.
反腐琐谈     
一、腐败与经济经济好比人,腐败犹如人体上的恶瘤。恶瘤若早期发现并有效医治,人便会继续正常工作、学习、生活;若未及早治疗就会蔓延扩散,人便日渐衰弱而死亡。腐败是经济的恶瘤,经济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目标。腐败与经济发展成反比,腐败问题越严重,经济发展越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常言道,水到渠成。但若渠堤千疮  相似文献   

7.
马岩 《学理论》2014,(20):46-47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腐败的治理在中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的腐败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中国古代官场的贪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改革开放过程中,对西方价值观的扭曲理解使得腐败变本加厉,同时国人对腐败的态度也助涨了腐败行为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山东临沂市委党校李抒望: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文化资源短缺,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一种文化上的支持,渗透于一些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其中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和人们的羡腐心理,都是这种“腐  相似文献   

9.
人类经验表明,权力腐败实质上是权力人的违法腐败。机会主义人性行为分析证明,权力人的腐败本源于权力人的机会主义人性,是人性利己与利他矛盾内耗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左"右倾机会主义、代理人机会主义和权术机会主义的观察也发现,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规则约束,权力人从本性上必然会利用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滥用权力,作出谋求私利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败德"行为。因此,为了防止权力人的腐败,就需要以多重制度设计抑制权力人的机会主义心理,约束权力人的败德行为,矫治权力人的权力滥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对权力人机会主义腐败的治理将是一场需要战胜自我本性的持久战,要打赢这场反腐持久战,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国家反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系统化、协同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系统性腐败现象的高发成为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系统性腐败多发于省域、部门,以及特定利益关系群体之中。而省域系统性腐败现象由于其危害的严重性,尤应得到理论与实务的高度关注。山西"塌方式腐败"案例是极为典型的系统性腐败,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山西省纪委网站公布的腐败案例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腐败呈现裂变式扩散、官商勾结、地缘性、时间跨度长等特征,其深层次原因涉及权力共谋、第三方行贿人、人事权腐败、煤炭经济等多方面。治理系统性腐败的对策主要有:提高领导干部危机意识、警惕理想信念的滑坡、管好高级干部、打破选人用人中的"潜规则"、正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软阻力"等。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伸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延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这就意味着,腐败也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之中。当前,我国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12.
论中西方腐败的制度背景差异与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腐败是文明社会的共同敌人。腐败不会因社会制度的差异而导致性质上的不同,西方国家的腐败与反腐败理论照样适用于我国。对此,我不敢苛同。应该承认,任何腐败行为对现行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国家政权都起着破坏、瓦解作用。正因为如此,不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视腐败为政治毒瘤而竭力予以清除。这似乎给人一个感觉: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腐败现象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另外,西方国家对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腐败历史较我国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变质。分析现阶段的腐败行为可以看出 ,一切腐败的主体都与权力有关 ,反腐败的重点是反权力腐败。因此 ,要深入持久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一、认识权力腐败的主要特点近几年来 ,党中央在惩治腐败的斗争中 ,突出地抓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使反腐斗争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 ,腐败行为并没有消除 ,腐败的重点突出在权力与金钱的交易上 ,而且蔓延于社会的各方面。其主要特点 :1.权钱交易 ,使权力日趋商品化。撑权的人…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政治的杀手,更是社会的毒瘤.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1]查处腐败,发现是关键.发现腐败不仅是查处的开端,更是遏止小患酿成大祸的要害.因此,在加大反腐败力度的同时,健全完善腐败发现机制,增强对腐败的发现力和预见性,有效降低未被发现和未被查处的“腐败黑数”,对实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反腐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主义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延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这就意味着,腐败也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当前,我国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等,都是“腐败文化”滋长蔓延的可怕信号。集团性腐败。集团性腐败或集体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特定群体在共同私利的驱动下,形成了利益联盟,使得本应服务和服从于公众利益的公共权力异化,蜕变成了谋取集团利益的工具,使权力逐步私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治标和治本,是反腐败斗争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当前,反腐败斗争应该逐步加大治本工作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江泽民同志这一论断,指明了反腐败工作的根本方向。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这个重要讲话精神,在反腐败工作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本上,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重要言论     
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纪委七次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企业的实际,努力将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企业领导人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搞好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搞腐败是最不得人心的,不论什么人,不管过去作过多大贡献,只要搞腐败,都功不抵过,都会身败名裂。企业领导人员要认真执行中央纪委四次会议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五项规定,并把执行五项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年来 ,始终高扬反腐败的旗帜 ,坚持不懈地清除党内各种消极腐败现象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核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 ,坚定不移地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去年底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作重要讲话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 ,进一步强调反腐败斗争要在坚持治标、严惩各种腐败行为的同时 ,逐步加大治本力度 ,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是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战略上的一次重大调整。为此 …  相似文献   

19.
王丹 《行政论坛》2003,(6):88-89
把腐败理解为特权者利用公共权力谋私利的行为显然是把腐败的主体(腐败者)狭隘化,在我国现阶段不仅存在着许多“官场腐败”,还有大量的“大众腐败、平民腐败”,“大众腐败、平民腐败”的蔓延和恶化使腐败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腐败行为,而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思维定势、大众心理,即腐败文化。本文接着论述了腐败文化的巨大危害,并提出了反对腐败文化的主要措施,从而为我国的反腐败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存在渊源流长,本质上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历代王朝的覆灭,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都是同政权腐败分不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