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凤岐:我可以肯定的是,这次不是政策市。赵旭东:投资者的心理感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史际春:股市盘子不能适应市场情况正常地扩容所致。《法人》:进入五月,尤其是五月中旬以后,大家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股市。经历了四年多的熊市之后,股市在五月一路飘红,有人大喊:“牛市来了”,更多的人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到股市大干一番。请问,您认为中国股市飘红  相似文献   

2.
曹凤岐:如果一切如愿的话,2007年、2008年的股市会非常好,值得期待。赵旭东:中国的股市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越来越趋于稳定,越来越趋于健康发展。史际春:中国股市仍将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地前行,直到中国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法人》:除了股市涨势的原因,人们也很关心中国股市的走向,不知道您怎样看待? 曹凤岐:在今年1月7号的中国第十届资本市场论坛上, 我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是中国股市的春天就要来了,第二句是  相似文献   

3.
钱瑜  肖丹 《中国法律》2008,(6):27-29,88-93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表现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政策的范畴。宏观调控政策对股市是否有影响,目前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宏观调控无效论];二是[宏观调控影响巨大论]。本文通过对2005年至2008年证券市场的回顾,探索宏观调控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凌云 《法人》2007,(10):54-56
在这个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群体里,同样深藏着股市一般的疯狂。艺术品市场上的庄家不仅会联手拍卖行假拍,也会联手一些专家、媒体等中介机构进行虚假评估、虚假宣传,以图炒高价格  相似文献   

5.
张梦 《法人》2005,(5):106-109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如果不能提高 自身经营资本的能力,到境外融资很 可能是一种灾难。 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对资金 极其敏感的房地产业不得不考虑融资 渠道的多元化,而谋求境外融资也许 是国内地产商共同努力的方向。事实 上,中央政策也鼓励地产公司通过债 市和股市融资, 分散银行体系的 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6.
韩莉 《江淮法治》2011,(4):32-33
他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政坛明星,转眼却成了“阶下囚”,成为国内首个因股市内幕交易而获刑的副厅级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7.
人物     
胡舒立:当理想遇到现实在3月底、4月初的股市跌荡中,《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成为舆论的焦点人物。在亿万股民、不少媒体和学者对政府"救市"的呼唤声中,在"救还是不救"的激烈争论中,胡舒立发表文章《何必讳言不救市》,以强悍的文风捍卫政府不应干预资本市场的信念,并指责呼吁救市者动机不纯。她的观点是:"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  相似文献   

8.
震荡中的A股     
赵晨熙 《法人》2015,(1):82-84
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近期上演了一出"神话":在经历了长达7年的"熊市"之后,迎来了短暂的"牛就市"行遭遇"情,1过山2月8日车"行突破情,9 3000点日下午,9日开盘后开盘后,股指,更就大}是冲上3100点。有人欢呼"牛市"来了。然而,欢呼声还未落地,A股幅跳水,全天沪指振幅逾8%,深指振幅近9%,当日,沪深两市共有170多只个股跌停。此后多天,股指一路震荡前行,截至12月16日收盘,又冲破了3000点。跌宕的股市"神话",让股民惊心不已,也让评论界躁动起来。针对这次是否真的牛市到来的论争在发酵,关于股市背后的操纵者以及监管问题的讨论也正如火如荼。如何让股市回归市场,促进中国股市的良性发展,或许是短时间内不会消停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住房的福利性分配到市场化运作,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引导和发展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以其政策之手不断地调控着房地产市场的走向,由此也就决定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市"特征。而在确认政府具有市场经济发展主导功能的同时,如何将政府干预纳入到法治的理性轨道,就成为经济法学必须要面对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垄断,近几年来不仅在国际上还是国内都是一个突出的议题。在以往的概念中垄断仅是商品市场的垄断,然而从今天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垄断在广义上也应该包括资本市场的垄断即垄断资本。我国的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中国商品市场将全面进入了以公共利益至上的促进有效全面竞争的时代,而我们的资本市场,却似乎因为资本的垄断掀起了对国民经济更猛烈的海啸,尤其突出的如股市。与股民手中的钱在不断进行增多和减少的更迭之时相比,正是大型券商、基金公司利润成数倍翻番的时候,这正是因为他们控制着股市中的垄断资本。此文将以股票市场的资本垄断为切入点试图将反垄断法引入一个新的适用领域,将反垄断的实质精神——公共利益之上运用于资本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商品市场领域,期待反垄断法能够为金融资本安全也带来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鲁宁 《法人》2005,(2):95-95
什么叫"阶段性稳定市场措施"——很简单,无非是再次举起"政策性救市"的"招魂幡"而已.国内股市,"计划"总是不如"变化".本月14日,证监会适才发布"即日起恢复新股发行"的公告,仅事隔三天,新一轮股市下跌犹如眼下东南亚的禽流  相似文献   

12.
祁斌 《法人》2007,(Z1)
股权分置改革必将对中国股市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使股市有了不同以往的新特点,也使股市的安全面临了新的挑战2006年,股市再度成为疯狂之源。在这一年里,中国股市重返牛市,创下了全年130%的巨大涨幅,股指已经扣开了3000点大关。这重新燃起了人们对股市的热情,一时间,满城尽是炒股族,各方资金像潮水般地涌入股市。伴随着市场的狂热,关于股市泡沫的争论再度在市场上流传。这场争论虽然只能由时间来裁判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许多学者都关注很多年,这个问题由于这几年的讨论,不管细节还是宏观上,大家都没有大的分歧,只是存在一些小的分歧。股权分置有几个问题到今天应该有一个澄清,首先是名词解释。什么是股权分置,应该有一个官方概念,这样大家谈论一个问题才不会走偏。股权分置从狭义地讲,聚焦在中国股市A股市场这个环节上不要扩散的话,股权分置是指因为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市场演变过程,有政府政策的干涉,以及市场各方对股市认识等等原因,在中国股市同一家上市公司内部出现了两类股票:非流通股与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是不同股不同价,权利差异很大、价格…  相似文献   

14.
王娜 《法人》2006,(2):31-32
新老划断.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所带来的压力.是中国资本市场在2006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可否认.是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让人们对股市重拾信心,让2006年在一片牛市的呼声中开始了它的使命。 2004年2月,政府充分认识到股市持续下跌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危害性,从中国股市的实际出发.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 3号.简称《国九条》),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纲领。在继《国九条》颁布14个月之后.2005年4月29日, 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4·29通知》).提出了对价并轨的改革思路.并启动了这场处于新兴尚未转轨时期的中国股市所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15.
王雪 《法制与社会》2013,(25):175-177
西方国家的规制理论是应市场失灵而产生,应政府失灵而改进,其基本路径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成为政府规制经济的正当理由,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会失灵。两者都会"失灵"的结果就是促使政府规制制度不断改进,以协调两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汉青 《法人》2008,(Z1)
在市场好的时候提高印花税率,而当市场不好的时候相应降低,这符合税收工具的使用方式,也符合政策调控经济的职能香港交易所主席夏佳理不久前表示,建议政府削减或取消目前1‰的印花税,以促进香港金融市场发展。这一建议引发了内地众多专家学者共鸣,他们纷纷呼吁内地股市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以重振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17.
暮宾 《法人》2007,(6):14-14
平抑股疯的最新手段表明,中国证监会已经不再依靠行政手段的力量,而是通过完善监管制度的方式让逐渐制度化的市场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发出股市风险警示事实上,政府针对股市出台调控政策早巳开始。为抑制流动性过剩,央行在过去十二个月已经七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并三次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此外,银监会查取银行  相似文献   

18.
叶檀 《法人》2008,(Z1)
要改变利益外流的局面,最好的方法是逐步放松国内对民间资本与民间投资的管制,使主要的财产性收入落到市场能人而不是权贵阶层的手中鼠年楼市迎来的是开门绿,股市依然不振,这表面上不说明什么问题。从金融角度而言,中国股市存在下行风险,通胀与人民币升值将打压人民币资产。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法治》2011,(8):40-40
汪建中成第一个被告人 经过两年多的等待.股民王某诉“股市黑嘴”汪建中、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操纵市场民事赔偿案日前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汪建中成为国内因市场操纵被提起民事赔偿案的第一个被告人。  相似文献   

20.
陈少英 《法学论坛》2005,20(1):75-80
在环境保护领域 ,市场失灵使政府干预成为必要 ;而政府干预也会失灵又需要干预政府。税法作为经济法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于一身 ;税法其实又是一个综合的领域 ,具有不同法律部门的功能。故税法既能干预市场 ,又能干预政府 ;既能解决市场失灵 ,又能解决政府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