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浅现象"揭示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同时也有助于分析我国历代文教中心的转移。从历史上看,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逐步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文教中心也随之逐步南移。文教中心的转移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作用使然,同样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清末,晚清重臣张之洞督鄂18年,推动了湖北武汉的政治经济军事近代化,也促成了文教近代化,构建了领先全国的文教体系,使湖北武汉一度成为全国的文教中心,并反过来推动了他的政治经济军事近代化事业,促成近代武汉崛起以及当前四大文教中心的地位。当前,继承张之洞的历史遗产,进一步夯实武汉当今全国四大文教中心之一的地位,并为湖北武汉乃至国家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仍是今日后继者们念兹在兹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15,(1)
<正>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民革湖北省委员会:湖北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抗战主力之一的新四军的诞生地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场,是战略相持阶段屏障西南大后方的前哨阵地。武汉在抗战初期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是全国抗日救亡的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武汉抗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建议:占传忠委员代表省民革发言  相似文献   

3.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早在3500年前,商朝在这里建有万国商城。至明末清初年,得长江、汉水交汇之利,武汉已形成了汉口、武昌、汉阳三足鼎立的格局,居民填溢,货物山积,商贾云集,为天下"四大名镇"之首。从古至今,武汉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蜚声中外。特别是在中国近代,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壮丽篇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重镇、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武汉人民,正以改革者的魄力和创新者的勇气,朝着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的钢铁、汽车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基地,建设成为金融、流通、运输、信息、科技五大聚散中心,建设成为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而豪迈前进。武汉有着"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布局中,居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亦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武汉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聚集力日益彰显,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能力大为增强。一个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圈在长江中游日渐形成、日益扩大。它包括黄冈、黄石、鄂州、孝感、天门、仙桃、潜江、  相似文献   

4.
《黄埔》2007,(3):62-62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为迎接革命发展,满足政治、军事人才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建校时全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0月2了日宣布成立,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生移往武昌就读,同时向全国招收新生。1927年1月,黄埔本校第五期炮兵、工兵科学生陆续到武昌学习。1月19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该分校在所有分校中规模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高峻 《政协天地》2011,(4):65-66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前,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但多数政府机构及军事委员会则迁至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全国军事、政治的中心。1938年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即以武汉为进占目标。由于6月8日中国军队在花园口黄河堤岸决口,黄水泛滥,阻止了日军南进的路线,于是,日军改沿长江两岸主攻、沿大别山北麓助攻,分兵五路会攻武汉。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和近代中国,武汉的经济、文化、社会地位都是很高的,宋明时期形成了“九省通衢”的兴盛。武汉作为当时中国的中心地位是当之无愧的。19世纪的武汉,在文教、军事、外贸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当时政府自上而下的发动、集中投资、地理优势、西方列强重点投资以及张之洞坚韧不拔的行政能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力 《前进论坛》2009,(8):55-56
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党派、团体的核心或重要机构先后迁至重庆。1939年1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南方局在重庆建立。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简称“解委会”,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日本对华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公共外交就成为重塑其在中国的形象、重新赢得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促使中国奉行符合日本利益的温和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员与文化交流、经济与文化援助、外向型的文化教育、对华宣传以及动漫外交等手段,对华公共外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其独特政治文化及国内右倾化思潮的影响,以及中日两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发展战略等方面矛盾的制肘,日本战后对华公共外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中国的政治中心由武汉转移到重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简称"解委会")负责人章伯钧、彭泽湘等和一批干部先后从武汉撤到重庆,在李子坝半山新村3号设立了中央联络点,设组织部、宣传部、联络部。半山新村为抗战时期新建的三栋小楼,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灾难日益频发,人道主义援助已成为增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外交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外人道主义援助也是中国对外和平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政治考量为主的  相似文献   

11.
陈予欢 《黄埔》2013,(2):103-106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和杰出领袖,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常务委员,他在黄埔军校工作一年多时间,曾经担负军校政治教育与训练重要职责,是中共早期最先懂得军事重要性的少数几位领导人之一,他对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仅次于周恩来,是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2.
董险峰 《北京观察》2005,(11):12-14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环渤海城市群位于太平洋西岸,是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位,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处于中国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重要地位.环渤海城市群以京津都市圈为龙头,腹地延伸至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山西、陕西、内蒙古乃至青海、外蒙古、朝鲜半岛等地区,它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将带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及东北振兴,并对解决中国经济南北差距具有独到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得到过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的大力援助。在纪念北伐战争誓师六十周年之际,回顾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在这期间为从军事上推进中国革命所作的重大贡献,对于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北伐战争的历史进程是十分有益的。加伦(1890—1938),本名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加伦是他在中国的化名),是苏联著名的军事、政治活动家,曾历任赤卫队参谋长、集团军副司令、远东共和国陆军部长和军委会主席、远东军总司令等要职。从1921年起,连续当选为全苏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4年8月,苏联政府应孙中山的请求,派加伦赴中国任广州革命政府的军事总顾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武汉市被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正式列入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计划。1997年7月,联合国技术援助示范性项目——“可持续武汉”正式启动,这一项目已纳入武汉市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行动之中。1998年4月,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社会发展处、人类居住中心、环境署国际环境技术中心官员参加的“’98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咨询大会”在武汉举行,就具体落实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资助的“武汉可持续发展管理项目”进行咨询论证。  相似文献   

15.
据匈牙利通讯社报道,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四月二十一日在匈牙利的一次讲话中说:要是中国领导人没有阻挠对越南人民斗争的援助的话,这种援助本来会更加有效。由于苏联同越南民主共和国没有共同的边界,向我们越南兄弟提供的援助只有通过中国领土才能到达他们的手中。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如下:马利诺夫斯基是一个撒谎者。中国从来没有阻挠过苏联援越物资过境。所有越南要求的、苏联交运的援越军用物资,中国方面都是优先地、迅速地、免费地转运给了越南。从一九六五年二月苏联提出要求通过中国向越南运送援助物资,到一九六五年年底止,中国共转运了苏联援越军用物资四万三千余吨。越南政府清楚这一点。苏联政府也  相似文献   

16.
说起黄埔军校,人们自然想到它在广州。其实武汉也办过黄埔军校,虽为分校,其规模一度与本校相当,这里也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孙中山先生首创的陆军军官学校穴后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校址在广州东郊的黄埔长洲岛上,一般人习称它为黄埔军校。东征时期,黄博军校两度在潮州办分校,后在南宁建分校。北伐军光复武汉后,又在长沙、武汉创办分校。在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和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的领导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穴后亦改称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继承和发扬了黄埔军校的革命传统,不仅成为当时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  相似文献   

17.
外援战略作为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经济双重功能。它不仅牵涉到我国与受援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而且还关乎“东西关系”、“南北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并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推动和谐世界构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向未来,根据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我国应运用战略平衡原则,优先开展周边援助,继续扩大对非援助,稳步开展与拉美国家的互利合作,高度重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积极参与多边援助,理性架构中国外援战略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举世瞩目的“武汉·中国光谷”已在东湖开发区拉开了大建设的帷幕,发展速度迅猛,态势良好。关山村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腹地,在今后5到10年,随着全村土地全部或大部分被征用,关山村将成为都市中的村庄。“武汉·中国光谷”的建成,使关山村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今后关山村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都要主动、自觉、高标准地纳入“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之中,努力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出好力,服好务。 根据“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发展的形势,关山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  相似文献   

19.
国际话语权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国际政治权力博弈中占据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先后经历了曲折构建、缓慢发展、稳步提升三个阶段,形成了包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根本遵循,加强对外援助、承担国际责任是道义基础,构建多边合作机制、开展主场外交是重要平台,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底线思维在内的演进逻辑。这种发展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国际话语权,但当代中国的发展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仍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展望未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必须增强中国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合理优化国际话语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20.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与围绕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的有机统一,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坚持推进部队全面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坚实基础和人才支持;坚持勇于改革创新与依法开展和指导政治工作的有机统一,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