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推动中华文明在网络中的传播。按照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三个层次探析传统文化网络传承发展的内容,即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和伦理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应有传承与发展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上认识论的杰出成果。将其从哲学命题转化成治国理政之政法实践上的“以和为贵”,并在法律理念和制度上予以谋划安排,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贤臣明君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本文从“天人合一”与“以和为贵”两者之关系契入,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起源、内涵、变迁和实践,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华法系中的制度体现,以和为贵之中国传统法律表述,如追求限讼、息讼乃至无讼的制度设计,礼法融合之法律精神,以及以和为贵的古代司法实践等,进行了阐述。指明了“天人合一”与“以和为贵”等民族理念,在当下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最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一个重点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在这些讲话中,他充分肯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吸收了学术理论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4.
陶文昭 《前线》2017,(9):37-4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我国"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一次创新升级,体现了系统创新、要素创新、价值创新;新发展理念强调整体性,是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要求全面贯彻、长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的一个标志性理论成果,是为世界贡献中国理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蕴含的独特智慧不仅为治国理政提供了借鉴参考,还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实力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了中国人的底气、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  相似文献   

7.
刘东超 《学习月刊》2014,(19):21-22
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党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这一传统,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其发扬光大。第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及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治理,价值观建设是文化治理的基础层面之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文化治理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4,(1):32-3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考察时特别指出,沂蒙精神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并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总书记的一番讲话,值得体味,发人深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堪称中华文明的血脉之源,而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贯穿其思想体系的全部。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思想滋养,坚持和弘扬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思维这一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推动了...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4,(11):33-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中国精神孕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这片土壤里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21,(9):34-37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活力既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遵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源于对中国共产党近70年执政经验的凝练与升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核心内容上凸显了“人民至上”的鲜明政治立场,要求我们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人民性思维,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坚持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伟大变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顾海良 《前线》2017,(2):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其中的重要意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为要紧的重大原则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而“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新发展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张丽 《求贤》2009,(2):19-20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深入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从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构建和谐单位,不仅是政工人员的任务,也是全社会面临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重要体现是对干部遴选、任命过程起主导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就要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在党员干部的培养和选拔问题上,加强"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党委推荐,人大选举"的我国干部选拔的路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员的党性和政治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思路,要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结合,要和提高党员自身素质结合,还要提高党员的政治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命题,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实现这一治国战略理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党内民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性,不遗余力地开发党内民主资源,以激发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研究社会转型中的新情况、解决体制转轨中的新问题的能力,努力构建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一、执政党党内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总是以思想、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为先导。当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驶到新的起点。科学发展观这一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传统政德是传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官德"范畴,它与传统医德、师德、工德等相关职业道德处于平行地位,却又担负着更加繁重的道德义务。政德,指的是一切从政者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其内容极其丰富,特别是"爱民保民"理念、"公正清廉"理念、"举贤任能"理念等,在历代治国理政中均发挥过无比重要的独特作用,到了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好好继承。  相似文献   

19.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科学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解决中国问题"方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征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在"创造些新的东西"方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将马克思主义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