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近3年全国法院审理的75起走私武器弹药入境案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走私武器弹药犯罪活动,在走私对象上以气枪和气枪枪弹为主,在走私方式上以随身携带入境为主,走私的地域性特征明显,利用互联网实施走私活动特点较为突出,走私的隐蔽性越来越强。在对走私武器弹药罪的司法适用上,对于同时走私武器和弹药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对于走私武器弹药后又出售的,应当按照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对于客观上实施了走私武器弹药的,推定其具有走私武器弹药的故意;对于水客的量刑,应摒弃当前过于从宽的政策,予以适度从严。在走私武器弹药活动的综合治理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国际区际合作,强化快递行业和网络经营者的责任,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走私犯罪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目前在国际范围日益猖獗。我国走私犯罪亦愈来愈严重,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针对走私犯罪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组建缉私警察队伍的决策,是非常英明的,它在严厉打击走私犯罪活动中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只要国家实施对外贸易管理,只要存在国内外市场差价,就必然会有走私现象的发生。关税水平越高,走私的规模就会越大。我国当前走私犯罪形势严峻,具体表现在犯罪质、量齐升。当前,走私犯罪的特点表现为,发案地相对集中;走私犯罪逐步向集团化、组织化方向发展;走私毒品犯罪居高不下,走私武器弹药犯罪大幅上升;资源性产品走私犯罪发展趋势值得警惕。走私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犯罪的数量、规模和能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单位走私犯罪案件会进一步增多;犯罪隐蔽性程度进一步提高;走私对象多样化。为此,要不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为打击走私犯罪提供锐利法律武器,始终保持对走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把走私犯罪对我国经济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跨国毒品犯罪的形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毒品走私已形成完备的走私路线和产、供、销网络,成为一个没有国界的全球性行业。对策:1.坚持堵源截流,疏压结合;2.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3.加强跨国毒品案件侦查;4.加强区域性禁毒执法合作;5.增加缉毒科技含量;6.完善禁毒立法;7.加强国际禁毒合作。  相似文献   

5.
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新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依据1997年刑法无法找到处罚根据,需要补充规定。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犯罪,走私嫌疑人在走私犯罪对象不明确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此罪,因为走私对象的特殊性,本罪可能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形成法条竞合。  相似文献   

6.
武装掩护走私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装掩护走私的含义 ;武装掩护走私中的“走私”行为要否独立成罪 ;武装掩护走私两种以上物品怎样定罪 ;走私武器、弹药罪怎样认定武装掩护走私 ;武装掩护走私与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福建沿海跨国性人口走私犯罪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趋严重的福建沿海人口走私犯罪引起了有关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人口走私的人员、组织结构、交易形式等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 ,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因此 ,必须进一步完善出入境管理法规 ,加强国际合作 ,在对人口走私犯罪活动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 ,对当地居民加以合理的疏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境外毒源地对我国渗透危害进一步加剧,跨国犯罪特别是边境走私运输毒品犯罪问题突显,各类毒品犯罪案件发案率逐年上升.在打击边境地区走私毒品犯罪过程中,公安边防部队作为一只特殊的武装力量,在口岸人货查缉、边境武装巡逻、情报线索搜集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有法律对其侦查手段、执法权限的严格控制使其在面对多样化的毒品犯罪行为时存在诸多困难.面对日益猖獗的走私毒品犯罪,应加强国际合作,在源头上遏制走私毒品犯罪,加大对走私毒品犯罪的堵源截流力度,突出重点,进一步有效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9.
由于刑法规定的不明确,围绕武装掩护走私,学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在厘清武装掩护走私的含义及认定的基础上,试图阐明这样几个问题:武装掩护走私不成立独立的罪名,而是各具体走私罪的从重处罚情节;武装掩护走私所掩护的是走私行为,而不要求是走私犯罪;必须严格区分武装掩护走私和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我们引进了许多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加速了我国的四化建设。但是,国内外的不法分子却趁我们对外开放之机,疯狂地进行走私文物犯罪活动,尤其是广东,去年以来,走私文物日趋严重,走私文物案件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均突破了同期历史最高记录。据统计去年上半年,全省海关、公安等部门共查获走私文物案件×××宗,查扣文物××××件,分别比前年同期增加73%和1.4倍。据  相似文献   

11.
走私文物犯罪认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主要是结合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走私文物的不同情形,从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等几个方面着手,提出了认定此类案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毒品走私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并且表现出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其在走私毒品手段上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复杂化、暴力化、国际化特征,这就使得反毒品走私的难度加大,给海关侦查过程中证据的收集和认定带来了相当的困难。有鉴于此,有必要对走私毒品犯罪的证据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为刑事过程中追究这类走私犯罪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毒品走私案件的侦办是一个不断思考和发现的过程。以刑事技术为指导的侦查理论思维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是一种侦办毒品走私案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对于侦办复杂多变的毒品走私案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省内,海关缉私警察、地方公安机关及所属公安边防部队,在应对包括文物走私在内的文物违法犯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作手段更新、机制改革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总结了有益经验。建议借鉴缉私警察组建经验,扩大社会宣传的力度,尽快建成专职文物公安机构;着力改善缉私警察与地方公安部门、文物部门的关系,提高文物走私案件在缉私案件中的评价权重,更好发挥缉私警察的文物缉私核心作用;另外,建议扩大公安边防部门文物刑事案件办案权限,并在广东公安机关进行文物专职机构试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物大国,我国一直是文物犯罪的高发地。走私文物罪是文物犯罪的重要类型之一,其犯罪手段隐蔽,犯罪性质恶劣,造成的危害后果难以挽回。文物的独特价值决定其本身无法复制和仿制,文物一旦被偷运出国门,对我国文化遗产的损害不可估量。由于暴利驱动和犯罪方法的不断升级,走私文物犯罪集团作案手段的智能化和国际化,使得我国文物保护的任务日益艰巨。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强化管理、扩大宣传、密切国际合作等,寻求有效的防控文物犯罪、特别是预防走私文物行为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16.
手机信息的侦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涉案情况越来越多。手机信息具有电子性、精确性、动态性和可储存性等特点。在侦查中,手机信息中具有定人、定时、定位、定关系、定现时状态等作用。并具有证据价值。手机信息的侦查应用可以通过检查手机机身、话单分析、技术控制等多种方法实施。此外,绑架人质案件、贩毒案件、雇佣杀人案件、侵财类案件中手机信息的侦查各有侧重,更是侦查此类案件的重要侦查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海上走私犯罪侦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走私属于特定区域、特定对象的走私行为,走私运输工具先进,对抗性强,海上走私组织严密,呈现团伙化、集团化、国际化趋势,单线联系,走私路线复杂多变。缉私部门应注重情报经营,对查获走私船舶及时进行现场勘查及搜查取证,查明走私链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新月"地区毒品向我渗透活动日益加剧,从破获的案件看,其走私贩运毒品愈来愈显现出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对我国构成了极大威胁,使得国内毒品问题日益复杂,进而改变了全国禁毒格局.面对我国毗邻"金新月"毒源地的现实,堵源截流,加强国际禁毒合作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毒品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开展与中亚国家间的禁毒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是维护我国新疆地区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窝藏毒品罪为毒品犯罪分子隐匿直接罪证,给揭露、查缉毒品犯罪制造障碍。我国刑法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已对其开展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然而,由于刑事立法对窝藏毒品罪的罪状建构相对简略,加之与贩卖毒品罪等常见毒品犯罪相比,窝藏毒品罪发案率低、典型判例少导致研究深度不足,这些都极易引发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办理新类型案件时定罪量刑结果的混淆与失衡。  相似文献   

20.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中的"未经处理"只能解释为"未经刑事处罚",将非刑罚处置措施、行政责任或者其他法律责任视为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的处理方式是缺乏法律根据的。但是如此解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使得刑罚过于严厉、影响刑法用语的统一性等,但是对于这些问题,非刑法解释所能为之,只能够通过刑事立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